浅议小学古诗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

2016-03-25 20:12柴霞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激趣拓展

柴霞

摘 要: 古诗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不少优秀的古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体味古代文豪的人生情怀,从而丰厚文化底蕴,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在古诗教学方面要紧紧抓住“激趣、悟意、拓展”这三个基本环节。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基本环节 激趣 悟意 拓展

古诗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李白、杜甫、苏轼等大诗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带给后人多少绵长的记忆和深深的震撼啊。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不少优秀的古诗,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体味古代文豪的人生情怀,从而提高文化底蕴,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怎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懂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方面要紧紧抓住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一、激趣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根据不同的古诗意境,巧妙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激趣导入,一定会使古诗教学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充满魅力。

一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导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生动的画面、美妙的声乐都可以让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状态,随着老师的引导走进古诗知识的殿堂。如教学《咏柳》时,我先用课件播放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碧绿的田野上,一边是清清的小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一边是纵横交错的农田,麦苗绿油油的,河边一排刚刚抽出嫩芽的杨柳,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稍远处还星星点点地开着些油菜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并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言介绍诗人贺知章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及写作的目的。当我把静止的内容用动态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沉醉其中,个个惊叹不已,因为他们大多生长在城市,很少目睹乡村的美景,乐得手舞足蹈,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无形中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火花也点燃了。强有力的课堂气氛感染和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这样就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通过画图导入学习。大部分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如学习《山行》这首诗,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境界,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描写了什么?(高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中于一幅画面上的?让学生在脑海中浮动出一幅多彩的秋色图,接着让学生动手把脑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火红……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比较,讨论,说说自己的创意。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可以从中得到美的愉悦。

三是运用典故做好铺垫。小学生的好奇心都十分强烈,如果在古诗课堂中插入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典故,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转化为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七步诗》时,可以在释题时和学生讲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这小小的故事,将诗的内容和诗人所处的年代、诗人的情感相联系,引人入胜,学生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过来,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诱导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效应,就很容易进入诗的主题。

二、悟意

古诗具有文言词语多、意义浓缩性强的特点。由于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古诗的历史背景缺乏认识,因而对古诗诗理、诗情的体会与感悟自然就成为古诗教学的难点。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激情被点燃之后,要对诗的内容、意境进行学习研读,通常情况下,我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窦桂梅老师曾说:“阅读是理解,阅读更是发现。”阅读离不开字词的正音,读音不准,易混淆歧义,又谈何读通句子呢?读不通顺,理解、发现那更是空谈。所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如《泊船瓜洲》一诗,必须读准“泊、重、间、还”多音字及其他字词在诗句中的音节,如果读不准,很容易引起歧义,对诗意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2.研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古诗的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在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引下,通过文本自学提纲自读自悟,勾画批注。此时,教师是导演,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典型问题,及时点拨、诱导,努力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质量。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我首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题,弄懂“送”、“使”、“安西”之意,明白王维送朋友元二出使到安西,然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安西荒凉的境界,同时给予旁白,从而为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奠定坚实的基础。继而让学生抓住“浥”、“阳关”、“故人”等词语,经老师合理引导点拨,很快理解诗句意思。

3.诵读古诗,读中悟情。诗歌具有三美特点,即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甚至吟唱等,从形式多样的诵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吟诵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三、拓展

在古诗教学时,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通过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借说话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1.展开联想,体会古诗的情感美。扣住古诗词中的实词,调动生活经验,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示的景观,是审美教育不容忽视的。《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诗篇。“明月寄相思”的“月落”,那几声揪人心扉的乌鸦的“惊啼”,已然成了我们遥思故里、漂泊他乡惊魂的“化音”。那几点被江霜渲染得愈加昏黄的“渔火”,透过弥漫的寒气让人稍稍感到“家”的温馨,抚慰着那颗饱受羁旅之苦的心灵,同时也勾起多少游子“思归”的心怀。冷月、孤舟、渔火,何其落寞、凄清、幽渺,声声啼鸦,阵阵钟声,似乎是从生命的最深处,一下一下撩拨着诗人与读者的心弦。我们透过那涤荡千年的寒山寺的钟声,夜深人静时分在心底吟咏此帧小诗,分明可以从每个字符中捕捉到散发传递着时代久远的生命情感信息。古诗词中能传情致意,供我们想象各种景观的实词真是不胜枚举,充分调动这些词语提供我们驱使,展现诗歌的意境,美便成为能感知的“真景”。

2.改写创新,再现古诗的故事美。在古诗教学中,我常设计将古诗改写成一个个小故事,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的习作,使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最高境界。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使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广阔的意想,艺术形象得到再造与扩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既再现古诗词中的田园美、人情美,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较好地把握激趣、悟意、拓展这三个基本环节,就能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充满兴趣,轻松达到入其境、悟其神、会其意的目的,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这样古诗教学会魅力无穷,情趣盎然。

参考文献:

[1]郭莹.激趣读文明意赏境——古诗词教法尝试.小学语文教学,2011(08).

[2]杨红艳.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文学教育(下),2008(11).

[3]汤银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4]毕庆.古诗文学习四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3).

猜你喜欢
激趣拓展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激趣 导思 引探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