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态势

2016-03-25 00:41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亲民党蓝营蓝绿

如何判断台湾这次大选结果与蓝绿基本盘的变动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所谓的“泛蓝阵营”再次出现分裂选举,亲民党的宋楚瑜又一次参加大选,并与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民国党主席徐欣莹合作,加上一系列新兴政党参加“不分区立委”选举及争取政党票,对于判断泛蓝基本盘增加了新的变数与难度。是以国民党候选人的得票数或国民党“立委”选举的政党得票数作为泛蓝基本盘?还是以“朱玄配”与“宋莹配”得票数合计作为泛蓝基本盘?甚或以“立委”选举的偏蓝政党得票数作为泛蓝基本盘?不同算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与含义。准确、合理估计泛蓝或蓝营基本盘,对认识台湾政治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蓝绿概念基础上提出“非绿阵营”或“非绿基本盘”概念,更能准确解释台湾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态势。

过去涉台学界对台湾“蓝绿基本盘”的普遍认识是“蓝大绿小”,而且总体上呈现“蓝消绿涨”的动态变化过程,大致从早期的约7:3逐步演变到6:4、再到后来的5.5:4.5。2016年初这次选举结果,朱立伦得票数为381.3万张,得票率为31.1%;蔡英文的得票数与得票率分别为689.5万与56.1%;蓝绿得票率之比为31:56,按百分比换算后和蓝绿之比约为36:64。

然而,此次选举的“宋莹配”得票数是否应视为蓝营选票?是判断蓝营基本盘的关键之一。对于亲民党是否还属于蓝营,近年来在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台湾主流媒体与许多人仍视亲民党为泛蓝阵营,但国民党内部人士与不少学者却认为亲民党已“弃蓝投绿”或“橘子变绿”,不再属于蓝营。亲民党宋楚瑜与民国党主席徐欣莹合计得票为157.7万张,如果全部视为蓝营选票,则泛蓝得票总数达到539万票,蓝绿政治板块变为44:56。不过,就“宋莹配”的政党属性与支持民众看,不应当视为蓝营选民,至少不能全部视为蓝营选民。支持宋与徐的选民,应是既不喜欢民进党、也不喜欢国民党(代表本蓝)的选民,应属于“非蓝非绿”选民。因此,笔者提出台湾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一个新概念,即“非绿阵营”或“非绿基本盘”。

“非绿阵营”是指不支持绿营的政党、团体、组织及其选民,主要包括了深蓝(中华统一促进党)、正蓝(新党)、本蓝(国民党)、浅蓝(民国党、军工教联盟党、信心希望联盟党)、橘蓝(亲民党)、无蓝(无党团结联盟党)等。“非绿阵营”概念的提出与台湾整个社会的发展脉络是一致的。近年台湾整个社会有“绿化”趋势,即绿营势力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支持绿营或担忧绿营执政的“非绿阵营”群体,但却不是一个团结、有组织的有机整体,而是分散的、属于不同政党与组织。在“非绿阵营”内部可再分为“蓝营”与“非蓝非绿阵营”,其中亲民党与无党团结联盟党等可属于“非蓝非绿阵营”。

目前台湾有250多个政党,但有一定影响的政党不多。参加本次“立委”选举的政党有26个,其中18个政党参加“不分区立委”选举,争取政党票。其中,属于绿营的政党包括了民进党、时代力量党、绿党- 社会民主党联盟、台湾团结联盟党、自由台湾党、台湾独立党与大爱宪改联盟党等7个政党。泛绿政党“立委”选举政党得票数为682万,与蔡英文的得票数689万相差不大(但民进党政党票只有537万票,比蔡英文得票数少了152万),表明绿营内部虽然存在不同政党,但在支持蔡英文、对抗国民党问题上高度团结,结成战略同盟,形成一致对外的泛绿联盟。

争取政党票的另外11个政党属于“非绿阵营”,包括了国民党、亲民党、民国党、新党、中华统一促进党、军工教联盟党、信心希望联盟党、树党、健保免费连线党、和平鸽联盟党、无党团结联盟党,合计得票数为536.4万票,可称为“非绿基本盘”。如此一来,“绿营基本盘”与“非绿营基本盘”之比约为56:44。如果将未投票的计算在“非绿基本盘”之内,则台湾“绿营基本盘”与“非绿营基本盘”实力对比较接近。其中,可将政治立场比较接近的国民党、新党、中华统一促进党、军工教联盟党与信心希望联盟党等5个政党视为蓝营,其得票数为413万票,可作为“蓝营基本盘”。以此计算,“绿营基本盘”与“蓝营基本盘”之比约为56:34(在按百分比换算之后为62:38)。进行这样更为精细的分类与分析,有助于深刻、正确了解台湾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态势。需要注意与观察的是,台湾政治本土化在发展,国民党进一步本土化也不可避免,预示着蓝的成色在持续改变,深蓝发展受到挤压,浅蓝将成为主流,甚至未来有可能转变为“非蓝非绿”的态势。数十年之后,台湾政治结构可能不再是蓝绿之分,而是“绿营”与“非绿营”或“绿与非绿”之分。

猜你喜欢
亲民党蓝营蓝绿
女性灵动风采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