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化与人情化理念的民宿设计

2016-03-25 11:15高海伦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观海本土化民宿

高海伦

民宿是近来比较火热的一个话题,民宿设计自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此次舟山东极岛·青浜老村委民宿改造设计来说,“本土化”一词是项目与当地文化、景观等方面关系的前提,而“人情化”则是表达建筑师设计意图的关键所在,这之中关联着颇多富于匠心的策略与细节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文章叙述了此次改造设计如何在符合“本土化”的外在条件下,表达“人情化”的内在坚持。“本土化”与“人情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最终完成交汇。

笔者对此次舟山东极岛民宿改造设计着重关注的概括来讲就是“本土化”与“人情化”,前者是项目与当地关系的处理方式,后者是建筑师内在所着重坚持的。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舟山海岛民宿改造设计

1.背景

2015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组委会举办了2015年舟山群岛海岛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旨在促进舟山海洋新区建设,助推海洋旅游经济发展。同时,引入海岛民宿话题,以海洋休闲旅游文化为背景,积极推进海岛民宿的规划开发和建设。

2.民宿概念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本,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场所,其形态在世界各地环境与文化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3.海岛民宿设计

笔者认为此次舟山民宿设计对于促进舟山群岛旅游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向游客展示舟山文化,民宿提供的不仅仅是住宿的功能,它更是海岛文化的载体,起着向旅客展示海岛文化的作用。笔者希望此次设计的民宿能以一种亲切、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舟山的本土文化。

(1)舟山东极岛介绍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东海鱼仓”和“海鲜之都”之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现今已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市,亦是一座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

东极岛地理位置独特,地处舟山群岛最东端,位于东经122.4度,北纬30.1度之间。东至两兄弟屿接东海(12海里外为公海),南至黄大洋接洋鞍渔场,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渔场。东极诸岛远离舟山本岛,距沈家门45.5公里,陆域面积为11.7平方公里,拥有大小28个岛屿和108个岩礁。

(2)项目现状

青浜岛隶属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此次改造的项目为东极岛·青浜老村委,建筑建造年代不久,从南到北由三幢建筑连接而成,建筑面积约650㎡,建筑最高层数3层,非岛上传统的木结构与石材外墙的建筑。基地位于青浜岛海拔较高处,基地西南方即为大海,具有很好的观景视野 (见图1)。

本土化的建筑空间

1.本土设计

建筑设计大师崔愷先生曾经指出,“本土”的概念有三层涵义。其一是环境的概念,就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其二是文化的概念,就是生长于这片沃土之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它既代表古老文明,又呈现于现代生活。其三是空间的概念,就是建筑的地域性和场所感。崔愷先生还指出,本土设计不是乡土主义,主张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与倒退,建筑不是个人的作品,而应属于土地。在此次项目中,笔者所追求的正是在满足民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设计更多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供人以交流的空间,使民宿能更全面地向旅客展现出舟山东极岛的本土文化,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本土化的空间不仅仅反映先人的智慧与文化,更要反映今人的智慧与生活。本土化要适应地方客观条件,而不是包装上看似穿了本土的外衣。

讲到本土文化,自然得谈一下文化真实性。在旅游学的语境下,文化真实性是指旅游者能体验到的真实的地方文化。笔者认为这点非常重要,此次设计中所想体现的自然也是舟山东极岛真实的本土文化。

2.本土化的建筑空间在此次项目中的实现

吸引旅客观光的最大原因是当地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景观与文化,因此民宿设计需融入当地景观,体现当地文化。笔者希望通过此次民宿的改造设计,使建筑与舟山东极岛的景观融为一体,更进一步的则是希望通过建筑的介入使某些当地景观、文化中隐含的的物质得以显现出来。

在对项目进行改造设计前,笔者认真考察了当地建筑材料与构造,以及渔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等。当地传统建筑常采用石材作为外墙,为抵御海风建筑外墙常有480mm厚,内部结构则采用木结构,与浙江其他地方的民居在内部结构上类似(见图2)。而此次需要改造的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不久,主楼外墙采用480mm厚的石墙,建筑结构则为砖混结构。(见图3)

由于此次需改造的建筑并非地方传统建筑,改造的主要思路是,如何使建筑成为体现传统东极海岛民居氛围的民宿。

(1)立面改造

设计第一步便是去除建筑表面的水泥砂浆粉刷层,还以建筑石材外表的本真,展现出粗犷、朴实的一面。此外考虑到客房采光以及观景的需求,适度增加建筑南立面的窗户面积,并辅以木质格栅,在符合采光需求的基础上使建筑立面更为统一和谐。当然民宿氛围的塑造远远不止对立面的改造,更能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居住氛围、景观以及文化的是建筑的内部与外部空间改造。接下去的设计思路也正是设计难点便是思考如何从空间层面来反映东极岛的本土文化。

(2)院落空间改造

此次改造的建筑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具有一大一小两个庭院空间(见图4)。“有宅必有园”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从而形成一种典型的住宅类型——四合院。这种住宅模式最大的特点便是以空间院落为中心,而此院落是内向的、封闭的。由此可见,院落对于居住空间来讲自古就意义非凡。此次改造的建筑存在的院落自然成为设计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北面较大的院落中原有一棵女贞树,为了保存原建筑空间的生活痕迹,此树作为本土的物象之一得以保留。笔者做的仅仅是在场地东侧增加一条长廊,从而使原本稍显消极的院落空间变得更为积极,院落更具有空间感,同时也能更好地联系起南北的建筑。此外,在院落西侧结合建筑外墙与新加入的雨棚设计了一个半室外半室内的的吧台空间,以此将院落的功能性进一步提高(见图5、图6)。此院落的改造所体现的本土化建筑空间的地方便在于在保护场地原有的一些留有场地记忆的物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空间设计的手法与功能的适当补充来强化空间的本土化感受。此院落空间的改造便是立足本土的理性主义思考的结果。

(3)客房改造

住宿对于民宿来说无疑是最基本的功能,在客房空间设计时,总体思路仍然是从本土化的角度出发。大部分墙面和天花板选用当地常用的樟木,木材对时间相对敏感,具有与人相同的地方:自然性与温情性,因而十分适宜用于室内以给人温馨感。客房其中的一面墙体则保留建筑原有的石材,这种将石材以少量形式展示出来,是一种陌生化的过程,而正是这种陌生化使得石墙被注意,被人重新认识。原建筑窗面积对于客房来说显得太小,因而加大了窗面积,使更多的阳光能够洒进房间,照在石墙上。这里体现的本土化的建筑空间的地方在于通过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删减以强调本土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原本空间的不足之处。此外,在室内装饰方面,力求简洁,仅以具有当地特色渔绳作为装饰物置于石墙上,并在其他墙面上挂以当地的渔民画,以此直观地向旅客展示舟山的本土文化。(见图7)

人情化的建筑空间

1.建筑人情化

芬兰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指出,理性本身在现代建筑的初期并没有错,这一阶段已成过去。问题是理性化发展还不够深入,在最近的现代建筑阶段不是要反对理性主义倾向,而是要将理性的方法从技术领域转向人文和心理学领域。其本人设计建筑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人心理的要求,其次才是其作为建筑师个人的想法。

现代建筑的空间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特性,它往往可以集交往、休闲、娱乐、购物、教育、文体等于一体。人们往往在室内又希望得到室外的清风、阳光;在室外时又希望遮风挡雨;在公共场所又希望得到安宁……面对这种建筑空间的特性,建筑师应认真研究人的行为机能,以满足人的多义性功能要求为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考虑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与人情味的体现。

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曾经对建筑界发出过提问:“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目前,象征意义与视觉需求似乎已经成为建筑的使命,但笔者认为建筑最为重要的应是关乎的体验的空间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而这两点归纳起来便是建筑该具有的人情味,即人情化的建筑空间。

不管是阿尔瓦对于理性主义的定义还是现代空间多层次的特性,亦或是隈研吾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三点能通过建筑人情化来解决,建筑以人为本,对人、对自然展现一种亲切的态度,这样的建筑在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的同时达到与环境和谐发展。

2.人情化的建筑空间在此次项目中的实现

(1)公共空间改造

此次民宿改造设计除考虑旅客的住宿需求外,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也花了很大精力。笔者在北端主楼中设计了一个上下一共两层的书吧,此书吧空间上下两层互相贯通,上层为相对安静的阅读区,下层为更加开敞的休闲区,阳光能从上下两个维度洒入书吧,人们的交流也不止于一个平面内,而是增加到一个立体的空间内。此外书吧内种植适量绿色植物以增加自然情趣。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天花板采用当地木材,室内桌椅、书架等均选用木材,墙面则为体现本土文化的石材。整个空间设计以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们既希望待于室内休息、阅读又希望得到室外的清风、阳光;既希望得到公共空间又希望得到安宁的需求。书吧空间成为轻快、明亮又充满自然趣味的人情化的空间,游客能感受到的不是视觉上的富丽堂皇,而是浓浓人文气息与独特的文化(见图8)。

(2)观景空间改造

建筑不远处即为大海,原有建筑部分二层屋顶可上人,此处是极好的观海平台,但栏杆已破损。出于对游客观海心理的需求,笔者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观海空间。首先在南侧一层屋顶平台上加建一部钢结构楼梯,其次修缮二层屋顶平台的栏杆,最后再在北侧主楼最西面(即可观海的一面)设计一个观海的灰空间。三个观海处通过楼梯互相连通形成一个竖向层次丰富的观海空间。此外在建筑中设计了一条曲折的观海步道,步道时而处于室内,时而处于室外,以此增加空间趣味性。这样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观海空间想必会成为旅客愿意停留的场所,人与人在此观海空间中相遇、相识,出于人对观海的需求而设计的此类型空间,自然会成为一个人情化的空间。(见图9、图10)

结语

此次舟山东极岛民宿改造项目获得了2015舟山群岛海岛民宿创意设计大赛“民宿设计优秀奖”。此次设计是笔者对本土化与人情化的建筑空间的一种尝试与探索,需要指出的是本土化与人情化两者本身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上文所举的空间的例子也只是着重强调了其中一方面的特点,实为本土化与人情化兼而有之。

本文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本土化”和“人情化”,前者是笔者顺应建筑所处的客观环境而不断在设计中展现和表达的,后者是笔者基于人的感情需求而在设计中精心布局和引导的。两者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不断交叠缠绕,最终交汇于一体。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观海本土化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观海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你是民宿达人吗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谁在背后说你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