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处头不晕”说开去

2016-03-26 08:24■文/阚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泥瓦匠舒尔茨定力

■文/阚 平



由“高处头不晕”说开去

■文/阚 平

曾任前联邦德国总理的舒尔茨是泥瓦匠出身。一位记者曾采访他:“做国家元首与当泥瓦匠有什么异同?”舒尔茨回答:“二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此言一出,众皆愕然。舒尔茨的独到见解值得品味,也值得我们深思警醒。

舒尔茨的回答的确出语不凡,富有哲理。“高处头不晕”,语言简洁,道理浅显,却一语中的,既摆脱了名与利的羁绊,又跳出了权与钱的窠臼。每一名领导干部都是普通人,都会被人情世故、事态环境所影响,若想“出淤泥而不染”,就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既要有能力,更要有定力。许多贪官,脚下的位置高了,手中的权力大了,他们原本清醒的头脑却变晕了,原本干净的双手却变脏了,没有干出大事业,却栽了大跟头。

老子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对于党员干部,如果说做到“万无一失”是一种能力,那么懂得“一失万无”,便是一种境界。还有人讲:“科学家做实验,99次失败,1次成功,就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党的干部,99次做对了,1次失足,也会身败名裂。”这个99次和1次的辩证法,真切地反映了党员干部的特殊性和现实性。客观地讲,领导干部身居高位,一方面很容易成为拉拢腐蚀和“围猎”的对象,另一方面又可能遭遇严格监管的“高原反应”。如何践行“三严三实”,既是领导干部需要面对的现实考验,也是必须自觉修为的境界。

一位位落马“大老虎”的深刻教训再时刻警醒我们,任何人都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越是职务高、权力大,越要先受教育,自觉地把理论武装和思想改造作为终生课题,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强固信仰之基,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事事谨记。职务再高,也高不过党和人民;权力再大,也大不过党纪国法。白居易在诗中写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纷繁的诱惑再炽烈,只要心有定力就不会溃坝;即便监督缺位,只要战胜“心魔”就不会逾越底线。

“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领导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越要有“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的定力,懂得“一失万无”是境界,不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不忘初心,一尘不染,努力做到位高不自恃、权重不谋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技厅)

猜你喜欢
泥瓦匠舒尔茨定力
何为定力?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曾在里根政府担任国务卿的乔治·舒尔茨逝世,享年100岁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吕德安(Lv Dean)
想念泥瓦匠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好玩的古人
冬·发心
泥瓦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