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成效、问题及建议

2016-03-27 16:33石佑华江苏省如东县土肥站2264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如东县垦区沿海地区

石佑华 (江苏省如东县土肥站 226400)

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成效、问题及建议

石佑华 (江苏省如东县土肥站 226400)

为进一步推进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的改良利用工作,在总结近10年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土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老化损毁、投入不足、改良培肥积极性不高、疏于利用与管理等,并依此提出了推进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的建议。

盐土改良利用;问题;建议;沿海地区;如东县

如东县是江苏省农业、海洋、滩涂大县,总面积1 872 km2,总人口103万人;现辖14个镇、1个农业开发区;拥有耕地面积10.8万hm2、海岸线106 km、滩涂面积6.93万hm2,其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如东县沿海地区先后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等几个主要利用阶段,通过滩涂围垦,一方面新增和补充了农业用地,另一方面保证了港口建设和工业用地,有力促进了如东经济发展。据统计,建国以来,如东县先后进行了24次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围垦总面积达3.86万hm2,其中农业用地面积达2.54万hm2。因此,对盐土的改良利用就成为了如东县土地利用的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推进如东县沿海地区的盐土改良利用工作,在总结近10年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土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推进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的建议。

1 近10年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情况

据统计,2003~2013年如东县滩涂围垦面积达1.45万hm2,其中作为补充耕地的近0.4万hm2,主要分布在大豫镇东凌垦区、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掘苴垦区和栟茶镇方凌垦区。土壤属滨海盐土,质地较砂;由于成土时间较短,加上长期海水浸渍,表层土熟化程度较低,板结紧实,自然植被较少(主要是盐蒿),土壤结构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全盐含量高;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5 g/kg,水溶性盐含量≥10 g/kg,种植作物难以正常立苗。

针对东凌、掘苴、方凌等新垦区土壤盐、砂、板、瘦的现状,如东县土肥站主动与新垦区土地租用企业联系,并根据新垦区土壤实情,进行了盐土改良利用。具体措施为:(1)配套完善田间排灌设施,并做好沟、渠、涵、闸、堤、坝的水土保持,防止因土壤受冲刷而产生淤积和坍塌。(2)搞好局部土地平整。(3)种植田菁等耐盐养地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田菁鲜草埋青或秸秆还田,抑盐、隔盐、培肥一举多得。(4)推广秸秆还田、增施畜禽粪肥等有机肥、配方施肥,不断培肥地力。(5)栽植耐盐树种,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1.1 东凌垦区

2007年1月开始围垦,8月竣工,围垦面积约2 066.67 hm2,新增耕地面积1 576.87 hm2,2007年6月开发建设,10月通过验收,2012年11月交由大豫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2007年底开始租给江苏森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目前,已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的面积达533.33 hm2,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常规作物及田菁、竹柳、白刺等耐盐作物,部分田块已被用于挖池养殖或轮作休耕。

1.2 掘苴垦区

2008年12月开始围垦,2009年11月竣工,围垦面积2 253.33 hm2,新增耕地面积1 211.48 hm2,2008年11月开发建设,2009年3月通过验收,2013年11月交由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属地管理,2010年开始租给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目前,已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的面积达266.67 hm2,种植小麦等常规作物及田菁等耐盐作物,部分田块已被用于挖池养殖或轮作休耕。

1.3 方凌垦区

2009年10月开始围垦,2010年3月竣工,围垦面积489.47 hm2,新增耕地面积385.862 hm2,2010年开发建设,2011年11月通过验收,2013年1月交由栟茶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2011年租给如东裕隆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目前,已进行盐土改良利用的面积达200 hm2,种植小麦、油菜、大豆、玉米、水稻等常规作物及田菁等耐盐作物,部分田块经批准已被用于设施农业轮作休耕。

2 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垦区基础设施老化,缺乏资金投入

全县滩涂围垦作为农业用地的新老垦区面积约2.54万hm2,但其基础设施因当时设计标准低及后续维护缺少资金投入,普遍存在排灌功能不配套、设施老化或淤积坍塌,已损毁报废或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垦区农业的发展,亟需进行改造。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需建成一定规模连片项目区、拉长农业产业链并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要求,在垦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中,每667 m2需投入3 000~5 000元,如是新围垦区,则每667 m2基础设施需投入10 000元以上,而目前江苏省对滩涂围垦改造、建设项目,每667 m2财政投资910元、县级财政配套300元,远远不能满足垦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作为滩涂围垦形成的新增或补充耕地的滨海盐土暂不具有生产能力,亟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此外,受淡水灌溉条件及耕地用途限制,一般不可采用快而有效的水改措施,只能依靠自然降水及常规措施进行改良,而经营主体因耗时长、投入大、见效慢,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即使投入也很有限。

2.2 缺乏规划,疏于利用与管理

目前,如东县滩涂围垦补充耕地重围轻改,甚至长期荒废,耕地占优补劣行为客观存在。同时,如东县沿海地区不少农户乱占滩涂围垦补充的耕地,有的甚至在已改良熟化的耕地上开挖虾池、蟹池等进行水产养殖,加重了土壤盐渍化,增加了盐土改良难度。

3 推进如东县沿海地区盐土改良利用的建议

3.1 开展补充盐土耕地质量监测

在新增盐土面积较大的沿海地区,设立1~2个补充盐土耕地质量监测点,按《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要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以及时掌握土壤盐分、养分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适用的盐土改良培肥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2 开展盐土改良培肥工程及生物、农业等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引进工作

沿海新垦区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低、土壤结构性差、水土流失严重,经开发整理后,虽然沟、渠、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硬件较为配套,但地力建设没有跟上,需要及时试验、引进工程、生物、农业等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培肥,一旦试验成功,应尽快示范、推广,加速盐土改良培肥,提高耕地质量。

3.3 加强新围补充耕地的保护与管理

落实硬件设施及耕地管护责任,及时修复老化及已损坏的设施,坚决制止围而不改、改而不用、违法用地等行为。做好水产养殖区域规划,尽量在沿海海堤内不适宜耕种的区域建养殖池,严禁在围垦后已改良熟化的耕地上开挖虾池、蟹池。对废弃或闲置的虾池、蟹池,要责令虾农、蟹农及时进行复垦整理、改良利用,从而提高对废弃或闲置虾池、蟹池的利用率。

3.4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围垦补充耕地沟、渠、路、桥、涵、闸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耕地质量监测、改良培肥及后续管理等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本着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所需资金按国家及江苏省规定的比例,从土地出让金中足额提取使用。

2016-06-24

猜你喜欢
如东县垦区沿海地区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一把荷叶伞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