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生育期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试验总结

2016-03-27 20:12汝南县三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冯涛
河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播种期苗期花期

汝南县三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冯涛

小麦不同生育期用药剂防治病虫草害试验总结

汝南县三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冯涛

一、试验目的

在小麦的播种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生育期通过使用相应药剂,对小麦苗期病害及麦田杂草、中期病害、后期蚜虫等进行防治,调查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二、供试药剂

(一)播种期:每667m2用70%吡虫啉22.5g+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25g拌种。

(二)苗期:每667m2用5.8%麦喜10mL+20%氯氟吡氧乙酸30mL+56%二甲四氯30g。

(三)抽穗扬花期:每667m2用80%戊唑醇10g+4.5%高效氯氰菊酯50mL+1.8%阿维菌素30mL+丙酰芸薹素内酯5mL。

(四)灌浆成熟期:每667m2用10%吡虫啉40g+4.5%高效氯氰菊酯50mL。

三、试验地点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地点选在汝南县小麦种植较好且有代表性的三桥镇胡庄村面积1.33hm2。

四、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适宜小麦种植的黄棕壤土,pH值7.1,前茬作物为玉米。秋作物收获后,于9月26日用大型拖拉机对地块进行翻耕,耕前每667m2施复合肥40kg,尿素10kg,耕后耙平待播。

五、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大区试验法,不设重复,选择面积1.33hm2,试验区内留667m2不施药,作为对照。播种时间是10月16日,每667m2播量10kg,品种为偃育898。

六、试验步骤

根据试验要求,在小麦播种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按照供试药剂所列顺序及每667m2用药量,严格配制好对应面积的用药量,第1次按拌种方法进行拌种,其余各次根据施药时间,分别用3WX-280H自走式旱田作物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喷雾施药。

七、调查方法

(一)在小麦出苗5天后,10 月24日采取3点取样法,每点查1m长调查基本苗数,出苗30天后,11月21日调查纹枯病及地下害虫等对麦苗的危害情况,计算拌种剂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根据麦苗长势、草龄及天气情况,于2月12日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前采取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m2,查杂草基数,药后15d左右采用同样方法调查杂草受药害情况,并计算防治效果。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于4月15日用供试药剂进行“一喷三防”,施药前仍采用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株,查看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情况,查看病株率和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施药后15d采用同样方法,再次调查以上病虫害的发展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在小麦灌浆期,于5月5日用供试药剂对小麦穗蚜进行防治,施药前采用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调查蚜虫基数,药后7d按药前调查方法再次调查蚜虫数量,并计算防效。调查情况详见附表。

(二)小麦收获前,于5月24日采用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m双行的株数,除以行距,计算亩穗数,然后从中拔出一丛,选择大、中、小皆有的10穗,计算穗粒数,收获晒干后称千粒重,计算出施药区与对照区小麦每667m2产量,然后对比,计算增产效果。

八、结论与评价

在小麦播种期、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分别用供试药剂防治小麦各个时期的病虫草害及后期小麦的增产效果,从附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小麦播种期、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施药,防病治虫除草效果都达到了很好效果,并且后期增产效果明显,每667m2增长17.3%,增产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猜你喜欢
播种期苗期花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