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财政支持粮食生产项目实施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6-03-27 20:12方城县农业局包金桂孙兰明
河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粮田方城县高标准

方城县农业局 包金桂 孙兰明

方城县财政支持粮食生产项目实施存在问题及建议

方城县农业局包金桂孙兰明

方城县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执行以来,通过一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减灾能力,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为方城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县级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

由于方城县财政属于吃饭财政,而且是省级贫困县,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项目等财政支农项目都需县级财政配套,足额配套资金到位难度较大。

建议加大财政对农业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央财政对财政支农项目的补助标准,尽量减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比例。

二、财政负担较重

产粮大县奖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粮大县的财政压力,但资金规模有限,产粮大县财政负担依旧较重。就方城县而言,该县属于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一是主要用于解决教师的工资、绩效工资等;二是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公共卫生等的配套。县级落实民生配套资金每年达到9 000余万元,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可以说捉襟见肘。

建议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倾斜力度。

三、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不配套

河南省2012年启动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硬件建设依托的是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现代农业、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治等涉农建设项目,要求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

(一)存在的问题

1.参与建设部门多,规划设计标准不一,资金补助标准不一,建成后质量有高有低,有些项目建成后达不到上级要求的“田、林、路、渠、电”五网配套标准,需完善提高。例如:小农水项目每667m2投资944.8元,千亿斤粮食项目每667m2投资1494元,现代农业项目每667m2投资1025元,农综开发项目每667m2投资915元,国土整治项目每667m2投资1200元。而且所有建设项目在电力设计中,只设计低压线路没有高压线路。

2.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与部门之间的项目建设规划不衔接,高标准粮田建设不能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3.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完成建设任务项目3.47万hm2,上级要求2017年年底完成4.83万hm2的硬件建设任务项目,剩余的1.36万hm2建设任务项目支撑不明确。

4.没有工程建设维护经费,项目建成后管护难度大,甚至出现损毁现象,重建设,轻管理,不能保证长期、有效、稳定的发挥项目效益。根据调查,已建成的地埋管、机井、桥涵等在保质期之后一年内有3%~5%的损毁,路林有10%的损坏。

(二)建议

1.涉农基础建设项目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相衔接,一个部门负责,资金集中使用,形成合力,最大化发挥效益。

2.建议对原设计标准低、建设项目不全的给以配套完善,达到沟、路、渠、林、电“五网”配套标准。

3.建议按照10元/667m2标准将高标准粮田建设管护费用列入中央财政预算,由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具体负责,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和乡镇政府负担,确保已建成的设施得到管护。

四、倍增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县、乡政府和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对发挥区域优势,调整油料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发展壮大油脂加工龙头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油料作物产量的提高基本上仍然是建立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油料作物的优质高产品种较为单一、种植技术仍然比较传统、产量增加不明显,油料作物缺乏进一步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油脂加工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仍没有明显扭转。建议倍增计划奖励资金的分配使用由种植环节向进一步精深加工环节倾斜延伸。由于每年3月份落实粮油倍增计划,需要拨付种植资金,建议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促进粮油倍增计划实施。

五、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方面

该补贴对扩大方城县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激励农民提高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1.补贴种类多。粮食补贴的种类主要有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分花生、玉米、棉花、小麦),而且补贴标准不同。虽然每种补贴的意义不一样,但粮食补贴种类过多,发放成本高,而且不方便农户理解。

2.粮食补贴政策难以刺激种粮面积持续增加和粮食持续增产。在政策出台初期,粮食补贴政策的信号效应较为明显。但由于普惠制补贴方式缺乏边际激励效应,粮食补贴政策无法持续促使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从近几年调查情况来看,粮食补贴资金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甚至部分农民群众把补贴资金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

(二)建议

1.建立粮食补贴面积申报管理制度。以县为单位规划申报面积的办法,明确核实面积的主体及责任,将核实面积和发放资金的责任分离。建立粮食补贴面积核实管理制度,对改变农田粮食生产用途的,应严格退出粮食补贴范畴。

2.整合粮食补贴资金。将补贴资金分为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民难于理解,如果统称为粮食补贴,不作细分,简单明了,实际工作中也好把握。补贴采取一次性发放,在每年的11—12月将农民全年实际的粮食种植面积一次性统计,金额一次性计算,不仅减少农民领钱的次数,也可以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量,有利于基层干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

3.强化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投入。尽管最近两年粮食价格回升,补贴提高,但由于农资价格和人工工资增长较快,农业仍然处于弱势,效益低下,故种粮农民期盼着“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强化粮食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投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六、农业保险问题

(一)主要表现

1.定赔、理赔工作难。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赔付应根据灾害发生的价值计算,但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未来的产量、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都很困难。

2.道德风险防范难。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事先确定的预期收益,其标的农作物、畜牧养殖产品的生长、饲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管理、照料,因此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

(二)建议

1.加大宣传,使农业保险为农民所认知。增强保险部门深入农村宣传、服务的主动性,广泛发动,讲透意义作用,讲清险种条款,讲明责任利益,使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和参加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尽人皆知。

2.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将“三农”保险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做到“四公开”,即保险政策公开、参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

猜你喜欢
粮田方城县高标准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绝 地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方城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方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查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方城县
高标准粮田“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