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2016-03-27 20:12台前县农开办刘庆华
河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台前县饲养量羽绒

台前县农开办 刘庆华

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台前县农开办刘庆华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是一个滩区农业县,有耕地面积1.8万hm2,农业人口34万余人。常年种植小麦、玉米等常规作物。近年来,特色农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新亮点。

近年来,台前县委、县政府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确定畜牧养殖、羽绒加工、小麦生产三大主导产业,强力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全县现有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25家。2015年,新增河南中鹅实业有限公司、濮阳市鹏达羽绒有限公司等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一、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业集群

依据县情和实际,确立畜牧养殖、羽绒加工、小麦生产为台前县的三大主导产业。在畜牧养殖方面,重点扶持绿源牧业、雪牛乳业等龙头企业。绿源牧业以肉牛养殖为基础,又逐步发展了温棚双孢菇种植,2015年又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大型沼气池一座,实现了“种—养—沼”循环模式,为台前县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羽绒购销加工方面,重点扶持雪鸟羽绒厂等龙头企业。雪鸟羽绒是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集羽毛分拣、水洗及制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年加工处理水洗绒2 000t,年产各类服装150万件,年销售收入近亿元,完成利税1 000多万元。生产的“雪鸟牌”羽绒制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台前县羽绒产业迅猛发展,入住产业集聚区的羽绒企业有20余家,并规划建设了羽绒产业园,羽绒及制品加工业逐渐成为台前的一大特色产业,2015年,台前县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在小麦生产加工方面,以优质小麦生产为基础,发挥京九优势,构筑流通平台,打造台前品牌。重点扶持向荣面业、三星面粉等龙头企业。台前面粉已远销东三省,并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整合全县农业优势资源,规划培育了4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即以雪鸟集团为核心的羽绒产业集群,以河南雪牛集团为核心的乳业产业集群,以濮阳市绿源畜牧实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肉牛养殖产业集群,以台前县向荣面业和台前县三星面粉为核心的面粉产业集群。

二、建设生产基地,增强发展后劲

台前县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原则,建设生产基地。家禽饲养基地以夹河乡、后方乡为重点,家禽饲养量占全县饲养量的60%;小尾寒羊基地以沿黄滩区6乡为重点,饲养量占全县饲养量的65%;养猪基地以孙口、侯庙为重点,饲养量占全县饲养量的63%;养牛基地以侯庙、孙口、后方、吴坝为重点,饲养量占全县饲养量的68%。养殖基地的建设,对于绿源牧业、雪牛乳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打渔陈乡、马楼镇、后方乡为重点,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5%,保证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羽绒购销加工基地以清水河乡、孙口乡、城关镇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供销—加工一条龙。

三、完善市场体系,实现规模效益

(一)抓好市场网络建设

随着台前县羽绒购销加工和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孙口羽绒禽蛋交易市场日趋活跃,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重点抓好城关、后方、清水河、打渔陈等乡镇的农资市场建设,完善了侯庙、马楼、孙口、张书安四大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全县基本形成了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城关镇姜楼蔬菜批发市场,投资120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筑面积3 600m2,拥有摊位350个;城关镇长刘村批发市场,建筑面积5 000m2,拥有摊位300多个;孙口羽绒禽蛋批发市场,占地6.67hm2,容纳固定商户100多户,流动摊户400多户。

(二)立足优势,搞好商贸流通

利用京九铁路过境设站的优势,实施“利用大京九,发展大流通”的发展战略,以物流带人流,以流通促发展。以京九铁路台前站为依托,发挥京九优势,构筑流通平台。近年来,台前县多次组团参加国内大型的经贸洽谈活动,宣传了台前,开拓了市场,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1 748万元,利润总额15 539万元,上交税金1 457.1万元,带动农户25 000户。

猜你喜欢
台前县饲养量羽绒
灵感跃动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台前县
街头羽绒也时髦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台前建县40年
台前建县年40
台前县
羽绒棉没有绒
全国各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