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时刻上海消防官兵风采录

2016-03-27 12:18曹昱轶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港道口突击队

曹昱轶/文图

G20时刻上海消防官兵风采录

曹昱轶/文图

那么远,那么近。上海距离杭州市中心最近的距离是一百多公里,驶车大约一个多小时;上海和杭州是近邻,相隔一个道口便是沪浙两地。

扮演着“入杭守门员”的上海,从8月开始进入了“G20时间”。上海消防,作为城市常规却又有些不一样的部门在G20期间经历着这种变化。上海消防的官兵们成为了G20安保的主体,为了确保盛会顺利召开,他们开启了全周无休的工作状态……

出沪入杭的最后一道关口

G先锋突击队队员在道口为车辆排查隐患。

沪昆高速枫泾道口是出沪入杭的最后一道关口。

G20峰会安保部署开展后,松江区公安消防支队“G先锋突击队”奉命驻守在枫泾道口,严把消防安全关。突击队的骨干力量是松江消防支队大港中队的官兵,“G”代表着G20峰会和G6高速,也有“大港中队”和“急先锋”的意思。

8月,上海最热的那段时间里,大港中队副政治指导员冯迎芝和队员们每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挤在一个不足3平方米的小车厢里,贡献着自己的安保力量。

“指挥中心呼叫,发现可疑液体,消防来复检区检查……”

“指挥中心呼叫,第一安检口查到一罐白色固体,消防来一下……”

“指挥中心呼叫,服务区有垃圾被烟头点燃,消防赶紧来处置……”

每天,这样的电台呼叫从未间断,这也是冯迎芝每天的工作常态。接到电台呼叫,冯迎芝第一时间与队员们赶到现场。厚重的抢险救援服和空气呼吸器、超高温……没走几步,大家伙就已经浑身湿得通透。用战士们自己的话说,每天流的汗都可以把消防巡检车的水箱装满了!

大港中队特勤班班长朱晓晖,当兵已经15年了,参加过多次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G20安保,他又一次冲在了最前线。他说,能赶上这么大的安保任务,也是军旅生涯一份难得的记忆。

“地下隧道的灭火器不能用了!”“超市里墙式消火栓的水枪怎么少了?”“茶水室堆这么多纸盒起火危险!”这样的检查是朱晓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起初,协助防火参谋开展相关检查的时候,物业、业主、居民有点疑惑,“你们消防队不是搞灭火的嘛,还管这些?”有的对“灭火”的来管防火的事,很不屑,“纸盒子晚上会统一清掉的,白天哪里管得过来!”

朱晓晖面善,也比较健谈。这个时候,他就会同大家好好地聊。队友们管这个叫“畅聊法”。

“G20峰会你们知道吗?峰会现在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全世界目光都在这里。上海是世界知名城市,也是杭州的邻居,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为上海,更是为峰会,可不能有丝毫闪失。再说,大家居住的环境安全了也是为了大家好,谁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呢……”

就这样,在朱晓晖一次次冒着酷暑、不厌其烦的检查、沟通中,一处处消防隐患被整改!

朱晓晖干劲十足,但新兵们没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难免有厌战情绪。“道口熟悉,溜溜弯、随便转转就得了,多大点地,有什么熟悉的?”连日单调而枯燥的“六熟悉”,让战士小王有了看法。朱晓晖又得和他“唠叨唠叨”:“消防工作,不因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危险的发生总因为大意……”

态度上的严厉并没有掩盖朱晓晖内心对新战士的照顾。有时候为了让其他人多休息,朱晓晖就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对道口交通和收费站服务区进行排摸巡查,朱晓晖的脚上每天都踩着好几个水泡。看到朱班长一瘸一拐回到中队,小王心里的想法也就变了。

张海峰是上海消防总队最新招录的一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今年4月,张海峰被分配到大港中队。没过多久就赶上了G20峰会安保。于是,张海峰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安保。按照规定,政府专职消防员“做四休二”,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干好工作,就可以轮休。可是,张海峰不这么想。“以前老想着当兵,可是阴差阳错就是没如愿,现在好不容易进了消防队,可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虽说是位新兵,可张海峰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到突击队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全副武装参加了巡查。看到服务区有人吸烟,他就会立即上前制止;碰到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他能耐心地劝导,细致地讲解吸烟的危害性、危险性;要是哪个战友需要帮忙,不等言语,张海峰总是第一个伸出手来……

G20安保期间,张海峰一天在道口驻防,一天在队里执勤。遇上人手紧张的时候,经常是又要站岗值班,又要包干内务,可是他没有一句怨言。张海峰说:“虽然我们衣服的颜色不一样,但我们的工作热情是一样的!

猜你喜欢
大港道口突击队
《大港连云》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寻网红彩虹路访突击队英雄
泰兴市 党员突击队 战“疫”急先锋
东海县应急处置突击队 出击疫情防控“疫”线
利用站内联锁条件的几种特殊道口处理方案
列车接近道口通知电路的改进处理
“10亿吨”超级大港的“重量”——《世界首个“10亿吨”超级大港诞生》采写体会
关于DX11道口信号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