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

2016-03-28 20:59张声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耳穴贴压原发性高血压针刺

张声亮

【摘 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针刺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缓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针刺;耳穴贴压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84-01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经流行病学显示[1],国内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为中轻度高血压。因此,控制血压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损伤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高血压以经络穴位学说为基础,经刺激经络穴位,起到调节相应脏腑、血气作用。笔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8±4.6)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4.2±1.6)年。1级高血压患者19例,2级23例;舒张压97~106mmHg,平均舒张压(101.36±7.38)mmHg,收缩压136~164mmHg,平均收缩压(150.36±11.85)mmHg。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4±4.8)岁;病程5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4.7±1.8)年;1级高血压患者16例,2级26例;舒张压95~109mmHg,平均舒张压(102.58±7.43)mmHg,收缩压137~167mmHg,平均收缩压(149.75±11.68)mmHg;根据WHO制定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均为1~2级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2级高血压患者;18~80岁;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近期服用其他药物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治疗,每日早晨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94073;10mg*30s;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30mg,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配合针刺疗法。耳穴贴压:取耳穴主穴为神门、降压沟、对屏尖、交感、耳背心、肝脾、肾,以0.5cm×0.5cm耳穴专用橡皮膏贴压王不留行籽于穴位处,对以上穴位进行交替按摩,致穴位处红透发热为止,按摩力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间隔4h按压1次,按压5d后换另外一侧耳穴按压。针刺疗法:取主穴为太溪、内关、太冲,针刺后做捻转提插,泻太冲补太溪,平补平泻内关,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估。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进行测定,以此判断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眩晕、头痛、胸闷等症状评估[3],每项共3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2分症状明显,3分症状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为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形成的心血管综合征,若未及时控制血压水平,则可能出现血管及心脏功能、结构变化,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对该症治疗需要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控制血压波动,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损伤。以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使用西药控制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虽然具有一定降压作用,但是长期服药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学者发现[4],中医在高血压控制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以通过穴位疗法起到调节机体各功能区作用。

有学者研究显示[5],人体四肢、五脏六腑在耳廓上形成相应穴位,经刺激穴位能对神经、呼吸及心血管系统起到调节作用。随着生理学、解剖学的不断发展,较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耳穴进行了研究,经证实,耳廓上具有神经支配及神经分布。本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耳穴贴压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耳穴贴压及针刺能起到显著的血压调控作用,稳定血压水平,避免因血压波动造成的血管损伤,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将高血压归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以阴虚阳亢为病理基础,痰、火、风、虚等致使气血升降失调,通过针刺疗法刺激相应穴位,可起到平衡阴阳、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之效。有学者认为[6],平稳降压能保护心脑血管,减少血压波动过大所致的脏器损伤。而耳穴贴压配合针刺疗法可经过调节机体脏腑之气,起到控制血压水平作用,确保治疗安全性。

综上,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缓解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玲,吴华慧,于江宏,等.耳穴贴压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26-1327.

[2]谢承敏,丁霞.耳穴食疗法对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115-4117.

[3]王玲,吴华慧,于江宏,等.耳穴贴压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26-1327.

[4]陈宇清,邵瑛.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6):966-967.

[5]曾小香,周歆,何冠蘅,等.任脉特定经穴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63例[J].中国针灸,2013,33(7):661-662.

[6]赵吉华,朱静娟.耳穴埋豆和涌泉穴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8):1337-1338.

(收稿日期:2015.12.09)

猜你喜欢
耳穴贴压原发性高血压针刺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