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听雨

2016-03-28 10:05宫凤华
散文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秋雨春雨儿童文学

乡村听雨

宫凤华

197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现任教于泰州市海陵区朱庄中心小学。199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读者》《意林》《散文百家》《思维与智慧》《散文诗》《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多篇。多篇作品被《儿童文学选刊》等杂志转载,并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选本,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寻常的日子里,我性喜徜徉在故乡的田塍陌头,与自然亲近,与原始交融,看夕阳的车辇渐渐驶远,听农人的吆喝悠远绵长。而雨天的景致更加荡人心魄、牵人情思。

喜欢听雨,听春雨的缠绵、夏雨的热烈、秋雨的清愁、冬雨的冷冽。乡村听雨,一场视觉的盛宴、心灵的大餐。在雨之清晨、落寞之黄昏或夜阑人静时,独倚窗前静静听雨,恣意地放飞心情,如天马行空般不受尘世的纷扰。

雨天独处书房,凭窗瞻望,远处的天光云影、田畴阡陌尽收眼底,原本孤寂的心忽生出一种豪迈浩荡之气,不禁想起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陆游“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的佳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一朵朵单瓣白梅,绽放着,凋谢着,慑人眼眸。院子里的月季花、太阳花、海棠花桂叶片亮绿,花色艳丽,张扬一股蓬勃之气。清脆的叮咚声,是雨在窗檐上舞蹈;轻柔的沙沙声,是雨与花、叶亲密接触的轻笑。雨是有灵性的,无时不在传递自己的情感。

雨透明,极富灵性,檐下雨滴声声,空洞久远,似珠玑落盘,又具钟磬丝弦之韵。透亮的雨线,像抽动的蚕丝,裏屋成茧,裏我成蛹。雨是一位丹青妙手,经她点染皴擦,远处芦苇菖蒲风情独蕴,曲水轻舟颠簸荡漾,庄禾野草摇曳生姿,村舍农居如烟若梦。

喜欢听雨,倾听那雨声有如天籁之音,时而轻柔如高山流水,琴瑟谐和;时而浓烈如惊涛拍岸,壮怀激烈;时而幽怨如秋风芦荻,凄婉萧疏;时而欢快如荷上蜻蜓,灵动轻捷;时而似鹿鸣幽谷,如泣如诉;时而似雁叫霜晨,嘹亮凄厉。

隔着雨帘,我依稀听到庄稼偷偷拔节的声响,听到它们情人般的梦呓。我听到庄户人高一声低一声的乡音土韵在庄稼的叶片间荡漾开来。乡村水土清淑,风气淳古。村人无凉薄之习,颇有君子风范。

雨中清凉,我常常投身于广袤的原野里,尽情享受微雨迷蒙中的舒爽和快乐,总是沉迷于自我的意绪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时的情形,悠美而凄凉。

听雨在文人雅士们看来是难得的享受,赵文听到的是“电光照雨不可尽,雾气满空凝有神”;苏轼听到的是“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柳永听到的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蒋捷听到的是“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你会走出现代生活的喧嚣和浮躁,重拾心底纯洁无瑕的感动。

梭罗在《瓦尔登河》里这样写他的听雨感受:“今天的绵绵细雨替我浇了豆畔,把我留在屋里。它并不令我感觉沉闷阴郁,反而对我有好处。我有好些愉快的时光,都是春雨或秋雨连绵时在屋内度过的。狂风怒号,大雨倾盆,淅沥不停,但是我心境一片宁静;黄昏早临,清夜加长,我的许多思考都在此时细加琢磨推敲。”

雨天里,我爱沉浸于自己的孤独里,如一尊佛,进入禅境。乡村远离尘嚣和纷扰的静美,以及安谧氛围中的古朴美,沁人心脾。我如一只小船,泊在一片宁静的水域里,泊在一首古典的诗词里。

张潮说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雨是冷煮的热茶,是将醉未醉的美酒。常常想起张爱玲笔下精细的描述: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雨脚渐稀,檐下雨滴也稀疏。俄倾,从灰色云层里,清淡的夕光照耀远处的田野、近处的树木,以及我的小窗。路上行人脚步声杂沓。一棵树干墨黑粗壮、枝叶斑驳密匝的老楝树上,几只秋蝉又开始了快乐的吟唱。

烟雨迷蒙中,我徜徉在潮润的乡间小路上,走进雨中沁骨的清凉里,穿过苍郁的杨树林,聆听劳动的欢歌,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撷拾小雨写在大地上的水灵灵的诗句。

猜你喜欢
秋雨春雨儿童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春雨
秋雨
春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记得告别时秋雨淅沥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秋雨的自述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