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2016-03-28 05:01薛定刚
城市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地区贫困户

薛定刚



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薛定刚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旅游精准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采取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开发方式。要想真正实现旅游精准扶贫,一定要从识别旅游精准扶贫项目资源、建设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健全和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实现旅游扶贫对象精准、方案精准、路径精准,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

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体制;区域规划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根据不同贫困地区人民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对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准管理,从而实现治贫的效果,和以往的扶贫形式有所不同。旅游精准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众、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开发方式。[1]但是,在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本文试对旅游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和路径进行分析。

一、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

自从我国出台精准扶贫的政策之后,为了达到精准扶贫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产业精准扶贫政策。旅游精准扶贫是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由此可见,旅游精准扶贫是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实现的,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以及贫困人口的情况,采取高效的方法和对策对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准管理,从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的目标。[2]更具体一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利用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明确该地区是否可以利用旅游业来进行扶贫,确定应该应用哪种形式的旅游项目、谁是旅游扶贫的重点对象。第二,经过有效识别之后,对旅游扶贫的对象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主要包括帮扶什么、谁来帮扶、怎样帮扶等。第三,在旅游精准扶贫中,还要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的有效性,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真扶贫、扶真贫的目标。

二、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

(一)精准识别中存在的难点

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是最关键的一步,其意义是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识别,在精准识别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难点:第一,规模排斥。从“两项制度衔接”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衔接的对象主要是以县为单位,进而实行规模控制。更具体一点,贫困人口的规模不是依靠科学的精准识别识别出来的,而是通过省级扶贫部门的测算从上到下分配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地方所获得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资料有可能和实际的情况不相符。通过调查显示,经过测算出来的结果,贫困村的数量明显比实际情况中的数量要少,因此,在精准识别中出现了规模排斥的现象;第二,区域排斥。在2013年正式启动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指出要推动各个区域的共同发展。但是在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政策中,将一部分的贫困村或者是贫困户排斥在外。比如,为了实现集中连片,只能照顾到一些贫困区和非贫困区,那些没有连片的贫困区就被排除在外。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显示出集中连片扶贫的效果,经常以非贫困区或者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地区当作整合的基础,这样更是将大量贫困区排除在外,从而出现区域排斥的现象。

(二)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难点

通过调查相关地区的扶贫机制,发现投入扶贫资金之后,只有一部分的资金直接用在贫困户的扶贫方面,这就说明,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在精准帮扶中仍然受到排斥,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需求排斥。因为贫困村、户在贫困的表现、根源以及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实施精准帮扶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帮扶。[1]但是在实际的旅游帮扶工作中,很难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根据其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旅游扶贫措施。在实施帮扶措施时,通常是为其提供一部分生产资料、修建部分房屋,或者是给予部分资金,甚至有时候只提供一些日常的用品而已。但是贫困户更关心的是能否加入旅游产业链,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持续的创收活动。另外,在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帮扶活动时往往仅在原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提供帮助,并没有为贫困村、户引入市场经营主体,搭建旅游精准扶贫平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真正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当地贫困村、贫困户带来更多更好更切实际的旅游经济发展机会,从而出现了需求排斥。第二,模式排斥。在实施帮扶过程中,大部分还是比较注重对传统的种养殖业的帮扶,通常不会针对贫困村、户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区域地位来采取措施。事实上,旅游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业,旅游精准扶贫应关注贫困村、户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从事较低附加值的农业转变为从事中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将当地的特色产品,变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脱贫的开发式、产业化扶贫方式。在“十二五扶贫计划”以及“十年扶贫纲要”中,都明确指出了要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作为帮扶贫困户的新兴产业,但是因为模式的排斥,贫困村、户仅仅简单地对传统产业进行开发、调整,很难实现脱贫的目标。

三、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

(一)识别旅游精准扶贫的项目资源

旅游精准扶贫要依靠贫困地区的资源来实现,其中主要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潜力来选择合适的旅游发展项目,利用旅游精准扶贫的形式,来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能力,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资源是实行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条件,更是贫困地区实行旅游扶贫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资源的容量和质量,尤其是旅游资源的潜力,是旅游精准扶贫能够顺利实现的基础。旅游精准扶贫能否实现还与该地区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周边的旅游发展情况以及旅游资源是否规划科学合理等因素有关。所以,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时,要保证旅游扶贫项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利用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和古朴自然的生态、文化,以建设区域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发展,丰富业态,完备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发挥贫困地区的旅游优势,利用大产业、大环境以及大市场形式促进旅游帮扶项目的发展。另外,要注重挖掘贫困地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以及养生度假价值,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适当采用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养生度假型、创业就业型以及产业融合型等模式,提高贫困地区的旅游价值,建设旅游精准帮扶项目。

(二)建设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

在实施贫困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时,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进而提高贫困地区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政府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应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及交通、水利等有关农业、农村建设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拿出一部分进行整合,设立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统一部署安排,完善旅游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设施的建设。另外,还应该按照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以及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扩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渠。再者,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应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引入到国家能够支持的产业政策范围内,比如服务业、扶贫工作以及节能减排等工作给予相应的优惠配套。另外,还要鼓励高校、企业等参与到贫困地区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中,积极实现旅游精准扶贫和社会发展的一体化。通过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建设,给非政府组织创造参与的机会,让非政府组织能够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工作中,进而推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总之,旅游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旅游产业政策的调整必须要和其他政策互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三)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体制

从我国目前的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体制来看,还没有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旅游精准扶贫的开发项目,只是由其他的部门来分担职责,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分开化管理,进而导致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体制出现重复、不规范以及工作分层等情况,给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限制了对旅游精准扶贫资源的整合。所以,要按照实际的需求,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旅游精准扶贫管理体制。

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健全和完善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管理体制的关键,因此,应该积极加强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旅游精准扶贫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防止出现违法的行为。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对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使各个部门坚守自己的岗位,确保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的实行。[4]比如,扶贫部门主要负责拟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评估扶贫的效果,并且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旅游部门主要负责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甄选、计划、建设以及管理等;财政部门是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发放和管理,确保资金能够安全使用。另外,还可以根据需求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督小组或者是工作机构,将各个部门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效果,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实现脱贫的目标。

旅游精准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众、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开发方式。对于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可以从识别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资源、建设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健全和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旅游扶贫对象精准、方案精准、路径精准,最终达到旅游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金早. 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 [EB/OL]. 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5-11/06/content_36997814.htm.[2015-11-06].

[2] 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4(6): 78-81.

[3] 邓小海. 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昆明: 云南大学, 2015.

[4] 刘清荣, 刘忠林. 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老区建设, 2015(20): 14-16.

(责任编校:贺常颖)

Study on Tourism for Correct Improvement of Poverty

XUE Dinggang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Zhangjiajie, Zhangjiajie Municipality, Hunan 427000, China)

Tourism for correct improving poverty is certain resource and location of tourism. The market infrastructure in poor areas measures to address poverty through developing tourism. To really achieve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accurate project must travel from the recogni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poverty tourism, which improves and perfects the precise travel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to achiev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precise and to have an effect on poverty reduction.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management system

F 323.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1.008

2096-059X(2016)01–0036–03

2015-11-20

薛定刚(1977-),男,湖南张家界人,讲师,硕土,主要从事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地区贫困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