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市对汉江及水库增殖放流后的 调查

2016-03-28 14:31冯祖稳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宜城市水产局鳙鱼

○冯祖稳

湖北宜城市对汉江及水库增殖放流后的 调查

○冯祖稳

无论是什么样的水产品,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何在索取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保护好水生生物资源?近几年,宜城市大力气推进在宜城市汉江水域进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汉江水生生物量不断增长,已取得成效。笔者认为只有科学推进增殖放流活动有序化、常态化,才能真正实现“宜城江河湖库年年有鱼”的目标。

一、“十二五”期间70多亿尾苗种放流汉江水域

近几年,常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或听到关于增殖放流的报道。宜城市水产局每年都会选择春季把合适的鱼种放流汉江水域,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加入到这一公益事业的队伍中。

“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持合理的捕捞量与渔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护了一些珍稀濒危水生物种。”水产局局长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问题越来越关注。“十一五”开始,宜城市水产局就在全襄阳地区持续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进入“十二五”,更是加大放流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措资金300万元,在主要汉江段和流域放流具有本土特色的淡水经济物种和珍稀物种40多种70多亿尾(粒、只)2014年以来,襄阳市水产局组织开展了“百姓富、生态美”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活动在财政资金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创新投入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发动企业和个人募捐,加大投入,扩大放流规模,仅2014和2015年两年间通过生态补偿金和企业个人捐赠等形式,共筹措资金400万元,占全部投入经费的60%以上。

多年来的增殖放流效果如何呢?“十二五”期间,宜城市组织水产技术部门重点对汉江大水面、大型水库莺河一水库鲢、鳙鱼放流情况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

——有效消减氮磷,改善生态环境。

对在汉江段开阔流域开展的鲢、鳙鱼增殖放流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回捕率为15%,通过回捕而完成的氮、磷年消除量分别为0.353吨和0.074吨;而在相对封闭的莺河一水库,回捕率较高,达到27%,氮磷消除量甚至可达到14.819吨和4.415吨。可见,增殖放流对于水域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大宗物种资源呈明显恢复趋势。

近几年该市一些大宗放流品种有较明显的恢复,如大黄鱼、对虾、鲷科鱼类等品种资源。据社会调查显示,目前在城区水面段有捕到大黄鱼,在流水镇码头也有发现大黄鱼种群;虾类捕捞产量由2010年的约0.55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0.8万吨。根据该市开展的大黄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大黄鱼资源量相当丰富,尤其是在夏秋两季。8月至10月,大黄鱼占总渔获物重量在30%以上最高可超过50%。

——实现增殖增效,经济效益明显。

增殖放流在增加水域生物数量的同时,经济效益也较为明显,对渔民增产增收有明显的正面作用。根据对城区水域段渔民捕捞情况调查,鲢鱼和鳙鱼的投入产出比约为0.65∶1;而莺河一水库的鲢、鳙鱼投入产出比可达到0.6∶1,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窑湾开展的鲷科鱼类增殖放流评估结果显示,鲷科鱼类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0.42∶1,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为发展钓鱼基地提供场所。

增殖放流的物种大多为经济物种,不仅是渔民也是垂钓者的重要捕捞对象。例如窑湾的黑鲷、真鲷和黄鳍鲷等鲷科鱼类都是周边渔民以及垂钓爱好者的重要垂钓对象,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恢复鲷科鱼类的种群资源,为当地发展钓鱼基地,发展渔业经济提供资源基础。

二、将增殖放流这项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应该唤起全社会的水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宜城市水产局认为,这项事业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渔业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常态化的科学增殖放流机制。水产部门建议:

一是将每年的6月6日“放鱼日”常态化。号召社会各界在这一天组织开展“江河湖水库年年有鱼”增殖放流活动,扩大增殖放流的社会影响,提高公众的水域生物资源保护意识。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目前宜城市每年的增殖放流经费除了积极发动企业个人捐赠资金和利用企业的部分生态补偿金外,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维持现有的每年30万(粒)的放流规模,资金缺口很大。建议各级财政能够配套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水域前期调查、后期评估专题研究等,以保证增殖放流这项社会公益活动能持续常态化推进。

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为了规范和引导社会公众合理确定不同水域增殖放流功能定位及主要适宜放流物种、数量,建议相关部门支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科学增殖放流有序化、常态化提供技术支撑。

(通联:441400,湖北省宜城市水务局手机:13774152601)

猜你喜欢
宜城市水产局鳙鱼
宜城市稻茬麦抗涝播种方式试验示范
湖北省宜城市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三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
洪湖市水产局被评为“出彩单位”
小拱棚养虾成为滨城区养殖结构调整的 新亮点
十堰市水产局在禁渔期 开 展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高唐县畜牧水产局开展2017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深水钓鲢鳙鱼的优越性
选对钓点钓鲢鳙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调查与研究——以宜城市城市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