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2016-03-28 15:20谢丽丽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创新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谢丽丽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谢丽丽

摘要:自媒体传播内容的随意性、传播方式的裂变性、传播对象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迅捷性等特点给高校学生思想、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监控失灵、舆论引导乏力、教育主体缺位、受众判断迷乱致使其陷入新的困境。只有着力创新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创新网络引导方式方法、加强网络宣传教育骨干力量培养、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充斥了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但自媒体传播内容的随意性、传播方式的裂变性、传播对象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迅捷性等特征给高校学生思想、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这既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也对原有相对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当前,只有着力创新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创新网络引导方式方法、加强网络宣传教育骨干力量培养、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自媒体的特征

自媒体(We Media)一词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人在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的 “We Media”研究报告中做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自媒体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传播内容的随意性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微博、微信、SNS等自媒体平台获得快速发展,每个人都手握“麦克风”,每个“草根”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利用互联网表达自我。比如腾讯微博、新浪博客、微信易信等所有提供自媒体服务的网站上,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利用申请到的客户终端,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信息发布都有幕后的“把关人”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不同的是:自媒体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低门槛,使得网民在相对自由的条件下,能够随心所欲地发表信息,信息内容的形式、真实性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可信度也随之大打折扣。

(二)传播方式的裂变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米尔格兰姆教授的“六度分割”理论,他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2]在自媒体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自媒体是相互套叠的。因此传播的方式也由过去的“点对面”变为“点对点”,呈裂变式发散。如:A发微博,关注他的人B、C就会看到,B和C转发之后,微博又会被各自的粉丝看到并转发,就像是核物理中的裂变反应。一条信息从理论上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因此,自媒体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信息一旦发布,便通过不同人群的自媒体终端迅速在网络空间被评论、转发、扩散,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增大。

(三)传播对象的交互性

首先,从自媒体的传播对象来看,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普通大众既是受众,又是传播主体;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每个传播者在发布自己动态的同时,还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分享。其次,双向化的信息交流模式,主要体现在用户与网络服务器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网站与网站之间信息的双向化交流都可以得到实现。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人们可以更加迅速便捷的通过手机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成为众人的围观、评论、参与的主题。因而,在自媒体环境下,传播对象与传播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双向交流,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四)传播速度的迅捷性

传统媒体发布的内容受制作周期、发行时间和制作设备的影响较大。与之相反,自媒体用户的信息发布则基本不会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制约,尤其是智能手机越来越先进、越普及的今天,发布内容从制作到发布,借助高速无线网络,已经实现了“秒发”,其传播速度的迅捷、高效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自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决定了自媒体在将信息迅捷、高效的传播给受众的同时,受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反馈信息传播的效果,实现受众与自媒体之间零距离的交流。

二、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困境

现如今,以微信、微博、SNS为代表的自媒体媒介已经走入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遇和平台。但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原有的相对单纯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网络监控失灵

网络监控失灵是高校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网络监管机制,对于网络监管工作,由于人力物力限制,很多高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媒介赋予了信息发布者较高的话语权,消息一旦发布,就会被迅速传播开来。大学生每天都会通过这些媒介获取大量信息,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其中夹杂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从而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当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突发事件在网上通过“群聊”“互相评论”等方式进行讨论时,容易引发“从众”“起哄”等效应。这些行为的发生是非常迅速的,带来的效应往往是难以预估的。由于微博、微信等工具没有实行实名制,所以高校管理部门也无法对于“微信息”的传播给予及时监控和引导。当学校有关部门收到一些负面舆论消息时,网络上已经四处传开。

(二)舆论引导乏力

舆论引导乏力是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又一困境。一是部分高校领导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不能熟练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操作技术,能应用各种自媒体媒介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缺乏对学生自媒体使用情况的了解及最新思想动态的关注,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也很难做出迅速科学的研判,更谈不上网上“回应”的引导性、针对性、实效性了。二是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网络法制、道德、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缺少形成健康、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的氛围。学生对日常的网络行为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和安全意识。例如QQ和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经常使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泄露个人隐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教育主体缺位

在现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络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形式多样的自媒体网络教育平台,更是缺乏“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3]的宣传教育队伍。即使少数高校配备了专门的人力来从事自媒体平台建设,但大多是为了应付落实上级相关文件要求,配备的人员缺乏相应的网络宣传、网络互动、网络评论、网络引导能力,现有的自媒体网络教育平台往往只是单向的“人-机”交流模式,缺乏自媒体该有的生动性与互动性,网络教育主体缺位现象明显。实践表明,在自媒体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生活的今天,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网络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力量。当然网络教育主体也应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才能与自媒体等网络时代的变化要求相适应。一般来说,网络教育主体一是应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面对繁芜复杂的网络信息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警觉性、预见性;二是应有优良的信息素养,在各种网络信息交叉渗透中善于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善于调节信息创作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具有高尚的信息道德;三是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知识底蕴,充实的思想内涵、人格魅力,在网络教育过程中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四)受众判断迷乱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都对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逐渐通过网络蔓延到高校校园。加之自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缺乏相应监管,导致自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中也充斥着文化垃圾、不良信息。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些甚至是和教育者所表达的意思完全背道而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微博、微信传递的海量信息,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判断,如何做出选择,应该采纳谁的观点?对此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存在疑惑和混乱。不少大学生对待网上虚假、色情、赌毒、暴力等信息没有正确的辨别和认知能力,其自身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而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学生走上违纪违法的歧途。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松过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渗透,在多元思潮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非常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样的情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三、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建设校园官方自媒体主平台是基础。“目前高校的主流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自媒体中尚处于比较尴尬的‘失语’状态。”[4]因而当务之急是高校应建立官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官方的微博、微信平台,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综合性于一体的高校主流自媒体网络平台。实时更新校园新闻、动态、通知、公告等信息,利用自媒体平台实现政务公开,主动发布学生广泛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等,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桥梁。使校园自媒体网络切实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新家园。在建立自媒体主平台的基础上,创新网络教育个性化建设。

一是创新个性化板块设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自媒体平台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通过主题新颖、引领风尚、贴近实际、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平台,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二是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个性化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品质。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自媒体手段建立开放的网络空间,与大学生实时互动,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际和学生的“共性需求”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就学生某一方面的需求向学校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名师、专家和优秀学生“约稿”,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点滴的关注、教育与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网络引导方式方法

一是强化底线意识,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在大学生中加强网络法制、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理性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底线,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积极营造绿色、清朗的网络环境氛围。高校可以将微博、微信平台与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纪建设、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等联系起来,利用微博平台宣传优秀学风班、学风优秀个人的事迹,适度公布一些学风较差的班集体和个人,给予学生强大的舆论约束力。

二是强化协同配合意识,营造“校生合一”的自媒体舆论场,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注重专业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协同配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内涵丰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熟悉网络特点规律的专业人员和学生“意见领袖”相结合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建成协调配合、快速高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校园网整体舆情动态,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群体性问题、苗头性问题,主动撰写贴文,进行正面引导,吸引学生点击浏览和评论跟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三是强化典型示范意识,致力提高内容创作质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及时宣传教育改革重大事件,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大力弘扬真善美师生典型,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唱响主旋律,向社会展示良好形象,向师生传播正能量。在内容创作方面应致力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坚持教育效果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打造校园自媒体品牌栏目,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三)加强网络宣传教育骨干力量培养

一是着力培育一批自媒体网络平台管理、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是关键。培育一批专业化的高校网络宣传教育骨干力量已成为当前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要设置专人专岗进行自媒体平台管理工作,并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同时对校园自媒体平台管理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形势政策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网络评论能力、网络宣传能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作用。一方面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充分认识到自媒体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掌握、积极研究、充分利用自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媒介素养能力的培训,不断提升思政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培养既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又能把握思政工作基本规律的核心队伍,以顺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需求,实现“网上”和“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5]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利用各种自媒体媒介,从而培养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媒体媒介资源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高校是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资水平建设,帮助大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等途径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是培养提高大学生适应自媒体特点的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大学生了解自媒体写作特征,掌握自媒体信息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对自媒体网络媒介科学合理的使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是培养大学生有效使用话语权的能力。自媒体媒介也是当代大学生对新闻、时事、公共事件阐述观点、行使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在通过自媒体向社会公众行使话语权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承担对受众和社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更加充分、有效的实现话语权。同时大学生自身的网络活动能力和媒介素养决定了大学生行使话语权的有效程度。

三是培养大学生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自媒体交往无疑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自媒体工具给大学生提供了网络社交、信息交流、休闲娱乐、情感慰藉的平台,同时这种网络远程互动交往也带来了信息虚假、交往安全、时间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网上人际关系,如何借助自媒体正确表达自我,网络交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都是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能力。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网上社会交往的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培养网络社交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网上健康交往、自信交往、和谐交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拓展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小龙,沈强.自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7):106.

[2]姜东旭.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与价值功能[J].中国市场,2014(48):8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教育部网.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510/t20151013_212978.html

[4]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5]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

责任编辑:李应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3-0094-04

作者简介:谢丽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szzgjh1-2-2016-29);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536);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科研项目(YJQ-2011-29)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工作创新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