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鳝苗挑选技术“四看两捏一闻”

2016-03-28 17:47魏志宇朱代宏吴广斌杜俊杰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黄鳝网箱苗种

○魏志宇 朱代宏 吴广斌 杜俊杰



野生鳝苗挑选技术“四看两捏一闻”

○魏志宇朱代宏吴广斌杜俊杰

2015年,湖北省黄鳝产量达17.21万吨,鳝鳅产业成为继小龙虾、河蟹之后的第三个“百亿元”产业。近年来,湖北省共建成了57个共计2万亩的黄鳝规模化养殖基地,网箱养鳝面积达到74万亩,共计448万口网箱,黄鳝养殖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黄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湖北省通过农业全产业链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渔业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总结推广黄鳝高效养殖技术模式,研发的“二年段网箱养鳝”技术每亩可产黄鳝1800kg左右,按照每亩投入280kg鳝苗计算,普通网箱养殖黄鳝的成本约2.8万元,纯利润在1.5万元左右;而“二年段网箱养鳝”的成本共为4.5万元左右,两年的纯利润在4万元左右。

目前湖北地区黄鳝养殖95%以上是网箱养殖。网箱养鳝具有机动灵活、不占耕地,基建投资省,周期短,效益显著等优点,已成为我省水产养殖户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首选项目。由于黄鳝是典型的由雌转雄性逆转生物,其人工批量繁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也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许多养殖户在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他所谓优质苗种,经过笔者在荆门沙洋地区实地考证,是野外收集的野生苗种,目前湖北省网箱养鳝的苗种的主要来源是捕捞的野生苗种。

随着十几年来不断的捕捞野生苗种,野生苗种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放苗的成活率。黄鳝种苗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鳝养殖的产量。种苗好坏,对黄鳝产量的影响要占到70%以上。好的种苗,抗病力强,吃食多,生长快。如果种苗不健康,一遇风吹草动,就会不吃食,上草,甚至死亡。比如在投苗后,水质稍微变差,有问题的黄鳝种苗就会减少食量,出现上草行为,一遇天气突变,这些种苗也会出问题。为了让广大黄鳝养殖户鉴别优劣种苗,提高黄鳝野生苗种进箱成活率,促进渔民增收致富,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简单的野生苗种选择技术——“四看两捏一闻”,供大家参考。

一、四看:

一看色:黄鳝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两种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选择体色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的鳝种,剔除体色青灰、有病有伤和规格过大的鳝种。

二看钻:当黄鳝苗种贩子运苗到养殖户的基地后,体质差的种苗,会浮在水面肚皮朝上,或者浮在水中,游动不活泼。而体质好的苗种会极力朝水底钻。有部分因运输而昏头是钻不下去的。把这些钻不下去的先捡走,将盛苗种的塑料箱安静放置10分钟,如果不断有昏头的黄鳝苗种出现,就说明种苗极可能是凌晨野外用药下笼捕的鳝种,之后高密度运输并挤压了较长时间,有内脏受损的情况出现,这种不肯钻的黄鳝苗种不能要,一旦放入网箱后极容易出现全部死亡。

三看站:体质差的种苗,整个黄鳝苗种塑料箱内的苗种相当一部分竖立在一起,象站桩一样,实际上是僵硬痉挛的状态,这样的黄鳝苗种90%以上会在24小时内会死亡。这种现象的黄鳝种苗有可能是半夜在野外电捕的鳝种,再经过暂养和多环节储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有内脏受伤的情况出现,这种站苗不能要,一旦放入网箱后基本不会成活。

四看吐:野生的黄鳝苗种刚收上来,黄鳝会将食物呕吐出来,如蚯蚓、小泥鳅、虾等。黄鳝苗种贩子为了避免氨氮超标,黄鳝苗种死亡,采取多次换水的方式调节运输箱内的水质,如果换水多次了,就看不到黄鳝吐食了。就说明运输箱内的黄鳝苗种运输时间有点长了。越是新鲜的种苗,箱里的粪便越多。如果可以看很多象蚯蚓粪便一样的粪便,那就是运输时间短,体质好的种苗,成活率高。

二、两捏:

一捏滑:轻捏运输箱内的野生黄鳝苗种的中段,体液丰富,非常滑溜就说明运输过程温度、水质控制的好,运输时间不长,而且没有长时间挤压缠绕。

二捏硬:把运输箱内的黄鳝苗种先拿起来观察,轻捏黄鳝中段和尾段,如果僵硬,说明运输时间长,黄鳝已经开始高度紧张而僵硬;如果黄鳝发抖,说明应激反映强烈,体质大幅下降;如果过软,说明已经度过了僵硬期,运输挤压时间更长,苗种成活率会很低。

三、一闻:

闻味道:黄鳝刚收上来的时候,水一定是浑的。时间长了,通过多次换水,里面的水会逐步变清。这时候,黄鳝种苗就时间有点长了。如果水发臭,一定是翻箱鱼,千万不能要。

(通联:43007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黄鳝网箱苗种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黄鳝料占全国的70%,今年特种料将激增40%,看这家企业如何再造辉煌?
抠黄鳝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怎样避免网箱养鱼患“营养不良”症
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