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教育管理与疏导作用
——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2016-03-28 18:32张国胤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情感艺术

张国胤(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教育管理与疏导作用
——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张国胤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文艺活动是高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体现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艺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教育管理与疏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文艺活动,现在高校的文艺活动开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是现在所有高校都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为范例从文艺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能够找到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艺活动审美教育大学生

当今,多元信息文化的相互渗透和高速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观.大学生的审美趣味都明显地表现出时代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并趋向功利化.以文艺活动为载体,能够强化大学生审美心理情感体验,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的文艺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完善的人格,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1 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笔者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现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同时负责所在学院的学生文艺活动.我深知文艺活动在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艺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大学生喜爱,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其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的生命个体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快速发展转型阶段,他们对自我文化结构和层次都有一个更高更快的要求.所以,仅仅学科内的知识已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情感诉求,尤其是像安徽理工大学这种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平时接触的都是理性的课程设置.这些学生就有着更强烈内心情绪需要体验,文艺活动就成了他们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大学生都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现代的高校应该是培养社会建设主力军,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输送各种人才的基地,当今高校都是“95”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可逆性强、心理不稳定、情绪转换快等特点.那么利用文艺活动营造、利用和把握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完整人格和健全心理的大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马斯洛在人的需求层次理论里面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需要.大学生同样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就会要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文艺活动正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这几个高层次的需要.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文艺活动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发泄自己精神上及体力上过剩的精力.同时还可以达到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自尊心的满足感,这些就直接构成了他们参加文艺活动的最原始动力.

第二,文艺活动能够满足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情感的需求.大学生处在人生重要的转型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各种变化和体验.当他们心里喜爱、崇敬、痛苦、郁闷的时候,无法用直接的书面或语言来抒发,这时,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这些情绪体验放在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中,这是大学生热爱文艺活动的另一原因.笔者通过走访安徽理工大学的学生,发现他们参加文艺活动往往是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抒发心中平时难以抒发的心理体验.

另外,大学生之所以踊跃参加文艺活动,是他们自己明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尤其是像安徽理工大学这种纯理工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学校里的人文气息和文艺氛围相对较为薄弱.学生大多时间是在实验室里与枯燥的数据打交道.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大学生情感心理的需要.而无论理科生和文科生其实在情感诉求和心理体验上基本都是一致的.通过参加文艺活动,是弥补情感世界的空白,实现情感诉求最好的途径.

文艺活动对于大学生先决情感的影响很大,尤其理工科院校文艺活动尤应掌握和运用积极的先决情感,避免消极先决情感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保驾护航,为学生学会专业知识增加驱动力.

2 文艺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作用

高校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教育引导、凝聚人心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中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的主要转型期,心理、性格都存在很强的可塑性及可逆转性.特别是当今多元信息文化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观.大学生的审美趣味都明显地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并趋向于功利化.特别是当今95后大学生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那么如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把大学生塑造一个具有健康心理、高情商的人群是一个重要且严重的课题.文艺活动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文艺活动的主要功效是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校园文艺活动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健康文明行为,自觉抵制不文明的低俗文化,积极向善,团结人心,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一出文艺活动需要参加的学生去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奉献、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文艺活动只是唱唱跳跳,和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安身立命无关,与专业知识无关.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这种思想表现得特别明显.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师生认为,理工科的学生需要的极其理性和精密的思维,而文艺活动中需要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足够的热情.两者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开展文艺活动会消耗学生太多的精力,使得他们很难安静地去面对学业.其实恰恰相反,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初就在主持北大时就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和“美育救国”的思想,那个时候他就认识到“审美”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不可替代性.文艺活动中带来的审美教育,让他们能够在求学和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当代年轻人,特别是现在这一批“95”后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没有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往往在遭受到一次失败打击后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过激行为.因为笔者是学艺术出身,我在大学及读研期间,从没有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绝不是巧合,更不可能是学艺术的学生没有遇到困难.艺术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自律性不强等缺点,但是这种积极的心态却是每个人都有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这种所谓的审美情感比较高,往往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有东西寄托情感,或者说有地方发泄负面情绪.关于文艺活动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学生会把握好尺度,他们决不会因为文艺活动耽误自己的学业目标.

另外,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而年青人又比较活泼好动.他们需要有其它的事情去打发自己过剩的精力.文艺活动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而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往往把大多的课余时间用在网络游戏、打牌等一些低级趣味的活动上.这样就使得高校里沉迷网络、逃课、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文艺活动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不仅可以起到审美教育作用,更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目标.

高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育人,育人必须是全方面的.扎实过硬的学业知识是硬实力,但是正确的三观、高尚的情操更是学生走上社会赖以生存的软实力.需要知道健全的人格才是在社会中立足的必备,不能仅仅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认为文艺活动的锻造和自己的学业以及就业毫无关系.

3 高校文艺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多数高校在开展文艺活动方面因为很多的原因,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是一个老牌的工科“一本”院校.该校的发展重点在科研、科技比赛等方面.不是说科技比赛不重要,但在这种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就显得被削弱.该校的审美教育基本通过两个渠道进行.第一是通过选修课.但学生选修课的目的是为拿学分,能够顺利毕业.这就导致选修课课程设置单一,人文课程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第二就是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但前文已赘述过像安理大这种纯理工科学校的学生对文艺活动直接参与度不够,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本专业的课业学习,再加上课业负担也相对较重,这就导致了学校会忽视对学生的审美培育.笔者在学院负责学生文艺工作,能够参加到文娱活动中来的一小部分学生基本都是自身的兴趣所致,或者是学院、辅导员老师要求参加,有一定专业背景和基础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安理大只有一个40人的风景园林专业是艺术类招生,而且仅有2013级这一届.那么像一些水平较高的文艺活动也就只有各种艺术团体的学生参加.这就违背了文艺活动大众化的初衷.文艺活动必须是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意义,没有较高的参与度,文艺活动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长此以往,文艺活动在一些学校里也就难成为了一种“鸡肋”.

通过调查和实际工作积累,笔者总结现在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校级专门的部门牵头举办的官方大型活动.这类文艺活动的特点是,资金充足,影响广泛,随着时间推移一般都会做成高校的品牌活动,比如安理大的迎新生晚会、舞蹈大赛,这类活动要求立意深远,对参与者的艺术方面的基础和素质要求比较高,没有艺术基础的学生很难参加.二是由各级学生的组织、社团或者某一个学院单独承办的文艺活动.比如安理大会不定期举办十佳歌手比赛、主持人大赛、书画大赛等,这类活动的特点是一年会举办很多次,类型较多,开展起来比较灵活,时间宽松自由,对举办场地和人员的要求也比较松,但这类比赛大多是依托学生组织承办,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会存在资金不足,组织不够严密、缺乏专业指导,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甚至因为缺乏资金和师资力量,只能翻来覆去的做表面的花架子工作,学生很难得到实质性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比赛学生获得的成绩往往会计入学院的年终考核.这样以来,这种文艺活动就变成了一种考试方式,变成了各个学院、系之间的年终考核评比.这样以来,只能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去参加,很多积极性很高但水平有限的学生就很难获得参加的机会.学生参与度就会大打折扣.换言之,就是为了做而做,而不是为了文艺活动本身的作用在弄.文艺活动就失去了他本身的审美教育作用和健康积极的意义.

4 如何正确高效地开展文艺活动

文艺活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那么文艺活动如何在高校中有效的开展呢?首先,必须要通过实践来体验.这是由审美的性质来决定的.文艺活动审美教育的功效必须要注重实践.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就是因为每个个体的情绪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理正在于此.参与度变高,内心的感受才会更强烈打个比方,在电视上看一场音乐表演,和自己亲身参与其中所带来的情绪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成为艺术上的一度创作者或者二度创作者.

其次,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要聘请更多的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这样以便可以开设更多具有人文和艺术背景的选修课,让学生能够在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更多的审美教育的课程选择.有了专业背景的教师,也能够在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实践中得到更专业的指导.不仅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够提高,学校开展的艺术活动也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学校也应该在举办艺术活动上给予更多的经费和政策的支持与倾斜,积极鼓励各种社团、学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第三,高校应该多举办纯粹的艺术活动.即不以考核为目的,甚至是取成绩排名的艺术活动.艺术想要发展就必须去行政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一些没有艺术基础和背景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内涵,在情感上得到更高层的启发,在理解和启发的同时,使得情感也得到升华,心灵也得到洗礼.塑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人格.这种教育效果不是教师单纯做思想工作上能够得到的.如果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那么所有的设想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所以,只有把艺术活动做成单纯的没有成绩考核的大“蛋糕”,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也才能把高校的文艺活动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5 结语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明天的主要希望,高校如何培养健康、成熟的人才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而文艺活动的开展是凝聚、教育、引导大学生的重要载体和手段.高校应该合理、正确、高效的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开展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文艺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作用.培养出一批灵魂美、仪态美、思想美、言语美、心灵美的新时代大学生.这样我们培育出来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明天,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宋志豪.以校园文艺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2011.4-30.

〔3〕万双.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高教前沿,2014(6):86-87.

〔4〕毕元玲王青桐罗晓倩.高校文艺活动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J].教育园地,2015(19):69-7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66-03

收稿日期:2016-03-30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情感艺术
昆明理工大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