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白穗现象调查结果及防治方法

2016-03-28 20:41徐翠香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纹枯病药液麦田



麦田白穗现象调查结果及防治方法

淮阳县农牧局于2016年5月2~6日对全县麦田进行病虫害普查,部分麦田白穗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田块白穗率达5% ~10%,个别地块白穗率高达40%左右,以砂质土、两合土麦田发生为主。其中砂质土重于两合土,两合土重于淤土。经实地查看,确定为纹枯病、地下害虫等危害所致,同时对“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调查显示,纹枯病发生程度偏轻,基本无因纹枯病危害造成白穗现象,仅见零星的地下害虫危害所致的死亡植株,示范区纹枯病防控效果良好。全县小麦纹枯病总发生面积50万亩,其中偏重发生10万多亩,为偏重发生年份。

1 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特点

小麦纹枯病是淮阳县小麦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纲,丝核菌属。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属于典型的土传性真菌病害。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枯白穗等;其识别要点是发病初期在植株茎基部叶鞘上产生云纹状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受害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尖眼斑”,潮湿时叶鞘上可产生白色菌丝团和灰褐色菌核;后期感病植株易倒伏,严重者导致枯株白穗。

2 发生原因综合分析

2.1耕作制度。淮阳县多为小麦—玉米大面积连作的种植模式,秸秆还田量大、麦田旋耕播种、收割机械跨区作业等耕作措施,导致纹枯病等多种土传病害菌源不断积累,暴发危害的风险率较高。另外,今年小麦播种普遍偏早,播量大,冬前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加之近期阴雨天气较多,田间湿度大,适宜纹枯病病菌侵染,感病时间长,发病重。

2.2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养分供应充足,利于小麦生长,植株抗病菌侵染能力增强而发病较轻,反之,利于发病,病情较重。

2.3小麦种植品种布局。今年淮阳县小麦主栽品种为周麦系列、众麦系列、矮抗58、泛麦8号等,主栽品种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其综合抗病性较低。

2.4气象条件。由于受去年11月份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及去年11月下旬和今年1月下旬强降温天气的影响(月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0℃左右),部分麦田出现轻微冻害,全县小麦整体苗情较常年略偏差,抗逆能力减弱;而且部分田块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利于纹枯病病菌侵染;2月上旬,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株率扩展蔓延迅速,形成早春发病高峰;进入4月以后连续多日阴雨天气,且气温偏低,利于纹枯病再侵染,严重度急剧增长,病菌由病株表层向茎秆扩散,雨后骤晴加速重病株失水枯死,从而田间出现较多枯白穗。

2.5农民群众防治习惯

2.5.1重虫轻病。害虫危害可见,农民防治主动;而病害发生初期具有隐蔽性,农民看不见或认识不清,对病害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疏于防治,一般防治偏晚,防效低。

2.5.2重治轻防。主要是防治适期及方法掌握得不到位,如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病毒病、黑穗病以及地下害虫、蚜虫等,都需要在播种期采取药剂拌种,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锈病、白粉病采取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控制苗期发病,减少初侵染菌源,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否则等到大面积发生再防治,大大增加防治成本和劳动强度。

2.5.3药液量小。防治纹枯病要在小麦拔节之前选用对路药剂喷淋小麦茎基部,药液量不能少于每亩25 kg,但农户一般每亩用药液13 kg,药液施不到病处,防治效果差。

2.5.4生产条件制约。农村劳动力缺乏,施药技术落后,缺乏大中型植保施药机械,影响了防治效率和效果,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一大障碍。

3 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抗(耐)病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化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配方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不偏施氮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排水,防止田间郁闭,避免倒伏,减轻病害发生。

3.2化学防治

3.2.1种子包衣(拌种)。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 ml,或2.5%咯菌腈乳油20 ml,或3%苯醚甲环唑20 ml加2.5%咯菌腈10 ml,兑适量水均匀拌麦种10 kg。

3.2.2适期防治。抓住冬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和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返青至起身期)这两个最佳防治适期,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 ml或20%三唑酮乳油100 ml兑水50 kg,对准小麦茎基部均匀喷雾,间隔10~15 d再喷1次,连喷2~3次,同时可早控锈病和白粉病。喷雾时要注意适当加大用水量,使植株中下部充分着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466700河南省淮阳县临蔡镇人民政府徐翠香

猜你喜欢
纹枯病药液麦田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治斑秃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