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贮藏期病害及常用保鲜技术

2016-03-28 21:04郭娟华陈建华贺少华
现代园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黑腐病病部水渍

郭娟华,王 菲,陈建华,贺少华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农业局,江西九江 332000)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常用保鲜技术

郭娟华,王 菲,陈建华,贺少华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农业局,江西九江 332000)

简述了江西省柑桔贮藏期常见贮藏期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概括了我省常用的柑桔保鲜技术,以期为果农贮藏柑桔提供技术指导。

柑桔;贮藏期病害;保鲜技术

江西是我国柑桔主要产区,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提升,柑桔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创新高,但由于柑桔在贮藏期间常因贮藏方法不当,导致多种采后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大面积腐烂,一般腐烂率可达20%~50%,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柑桔贮藏期间易发多发的几种采后真菌病害,列举了几种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的柑桔贮藏保鲜方法,有效减少因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

1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发生规律

真菌侵染是导致柑桔果实采后严重腐烂的主要原因。病原真菌(菌丝或分生孢子)可通过果实上的自然通道(皮孔、气孔等)直接侵入果实,或通过采收、采后处理不当造成的伤口间接侵入而引起腐烂。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酸腐病、黑腐病等。

1.1 柑桔青霉病、绿霉病

危害贮藏期柑桔果实最严重的病害,也是发生最早的病害,其引发的腐果数占贮藏期总腐果数的80%左右[1],这2个病害发生过程和症状都很相似,最初在果面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并迅速扩展,病部果皮软腐、易破裂,最后在病斑表面长出白色菌丝并迅速形成青色或绿色霉层。两者的差别是青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窄霉层青色,而绿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宽霉层绿色。这2种病害经常同时出现,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1~2周[2]。

1.2 柑桔蒂腐病

在多雨、潮湿的产区或年份发生较多,主要发生在柑桔贮藏后期。病原菌开始从果蒂入侵,并沿果心向下发展侵染,直至整个果心全部腐烂。蒂腐病又分为黑色蒂腐病和褐色蒂腐病2种,前者病部初期呈淡褐色,周围呈水渍状环带,随后逐渐向果顶蔓延,病部变软、流汁,种子和果肉变为黑绿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果可成为黑色僵果。后者病部开始为水渍状,色暗淡无光泽,后逐渐变为褐色,病部边缘呈波纹状,内部果肉腐烂,当病斑扩展到果实的1/3~1/2时,果肉腐烂流出黄色液汁,有恶臭[2]。

1.3 柑桔黑腐病

柑桔黑腐病是宽皮柑桔类果实在贮藏中、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有时甜橙类果实也会发生。属于在果园内带菌,到贮藏期间发生的一种病害类型。病菌一般从成熟度高的果实脐部或蒂部的伤口表皮入侵,发病在果实内部开始,并逐步向果面发展,最初症状是果蒂变黑,果面出现一个中心呈黑色稍带凹陷的病斑,边缘不规则。此时若将果实剖开,可发现果实中柱已变成黑褐色然后软烂,长出了黑绿色的绒状霉丝,病部种子易与果肉分离。此病有采收愈迟,发病愈重的趋势。

1.4 柑桔酸腐病

主要发生在柑桔贮藏中、后期,其病原菌一般从果实蒂部或果皮伤口侵入,病部首先发软,变色呈水渍状,易压破,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病部迅速扩大,侵及全果,致使果实腐烂变形,产生酸臭味,并长出白色、致密的薄霉层,最后成为一堆溃不成形的胶粘物。

不同柑桔品种采后病害发生的情况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橙类果实主要以青、绿霉病为主;宽皮柑桔类则以青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为主;柠檬类以酸腐病和黑腐病发生较严重。

2 柑桔常用保鲜技术

2.1 山区水冷自然通风库保鲜法

山区水冷自然通风库保鲜法是由安远县首创用于脐橙保鲜,利用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湿度大、冬暖夏凉,有利通风换气等特征,在秋初春末温度较高时节,对仓库屋顶瓦面喷山泉水,达到控温调湿效果,可保持库内平均温度在7℃左右,湿度达90%~100%。果实贮藏期可延长至次年4月底,比其它类型贮藏保鲜库烂果率减少4%~5%,且果品转色自然,色泽鲜艳,果实品质保存较好。

2.2 机械冷藏保鲜法

机械冷藏保鲜法是利用机械的办法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柑桔贮藏。在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甜橙类贮藏温度一般为1~3℃,宽皮柑桔类低温耐受力较差,一般应控制在7~12℃以上。机械冷库贮藏柑桔时,还要注意每天换气,补充O2,排出过多的CO2,通常使CO2不超过1%,O2不低于17%。

2.3 留树保鲜法

留树保鲜法是指可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生物制品等措施,将成熟的果实留树,达到延迟采收和保鲜的目的。选择树龄在8年生以上,树势强壮且无病虫害的柑桔园作为留树保鲜对象[3],品种原则上尽量选择中晚熟或晚熟品种,选择无病无伤果的树冠中下部和内膛的果,留果量不超过70%。在果实着色初期开始喷施浓度为20mg/kg的2,4-D+10mg/kg的“九二0”+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此后间隔25~30天喷施1次,持续喷施3次左右,可有效减少留树储藏果实的脱落。一般以留树贮藏2~3个月为宜,采收过迟,果实枯水、含糖量减少、品质下降、腐果和落果严重。

2.4 药剂保鲜法

药剂保鲜法主要是采用低毒或无毒的化学杀菌剂、防腐保鲜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水果进行熏蒸、喷洒或浸泡等防腐处理,直接杀死或者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目前柑桔类水果的常用保鲜剂有苯并咪唑类、咪唑类、双胍盐类等,可选择百可得5g+扑霉灵5mL+2,4-D 2~3g兑水 10~15kg,可处理柑桔果实500~600kg,保鲜时间长达120天。处理方法是在柑桔果实采收后1天内,用药剂浸果1分钟,取出晾干入库保存即可。

药剂保鲜法具有设备投资小、节能降耗、使用成本低和简便易行等优势,非常适合现场作业,是我省使用最广泛的柑桔保鲜方法之一,并常与其他保鲜方法配合使用,大大减少了柑桔贮藏期间烂果数量。

(收稿:2016-08-22)

[1]吕庆徐志德夏金初.柑桔贮藏期病害及药剂防腐保鲜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0,04:44-45.

[2]余健.柑桔贮藏病害及防腐保鲜[J].云南农业科技,2007,06:50-52.

[3]何仁华.柑橘留树贮藏的技术要点[J].果农之友,2008,02:37.

猜你喜欢
黑腐病病部水渍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擦玻璃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我帮妈妈擦镜子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渍
外科日间病部运行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