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思考

2016-03-28 21:53马秀华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11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网络高校

马秀华(吉林农业大学 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118)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思考

马秀华
(吉林农业大学 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本文以图书馆的信息化为主题展开对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的思考,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与发展的探析,提出了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还是结合图书馆在当下时代的适应性发展经验,以高校学生的学习与使用工具习惯为基础,深入讨论了信息服务的完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交流与关注,同时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随着科技创新与时代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形态开辟了新的领域,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出现,信息共享、网络购物等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存理念,尤其是信息的大量传输与浏览,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动力,在我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一部分地区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建设,并为读者提供了诸多快捷、便利化的服务.这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有助于知识复用水平的提升与全民素质的提升.

1 概述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主要是以网络环境为依托,利用信息这个载体,将服务范围、对象、内容、质量等进行了虚拟化表达,同时,通过相关的网络环境设计、服务的模式、体系与运行过程都会通过具体的页面,以独特的风格表达呈现给学生,而且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馆的服务信息量大,便于检索,有利于学生进行专门化的搜索,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达到对同一图书的感受的交流等等,这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光盘数据库、联机检索等智能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有效的提升了校内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通过独特的网页设置,可以实现虚拟的用户信息识别,而且专业性更强,针对性更强,尤其是对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的突破,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另外,这种服务模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灵活度更高,易于管理,容易突出热点、重点,服务速度快,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可进行更为自由的及时选择与浏览.从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及高校的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来看,起步晚,建设快,重点突出,规模庞大,但是,在质量方面,在数据的处理方面、在管理的思维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需要对其加强研究,深入讨论.

2 现状与发展分析

2.1 从功能性的角度分析

首先,从文献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方面分析以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大多高校集中于将图书馆的概况、规定、服务内容、新书、通知等动态信息进行报道.但是,从信息检索服务本身来看,它应该具备对于馆藏文献、数据库存资源的检索服务;通常情况下,有目录查询,其系统以联机或者网站模式进入,并以用户专用号进行查询,查询的内容有馆藏书刊、在线书目、期刊、用户状况以及预约、借阅、续借等服务.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集中于对传统模式的机械化,将借阅服务,查询服务等进行了电子化转型,而且增加了诸多及时的动态信息.在我国高校中,有的可以进行数据购买,有的则是以时间长短进行收费,还有的则是直接性的免费为学生服务,并且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特色化服务,同样,由于规模与实力的差异,不同的学校在资源方面差异也较为悬殊.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动与对接服务还未实现,资源的整合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在面向社会开放方面,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其次,在网络的虚拟咨询服务方面,可以提供诸多国外的一些大的站点,如大学、学样思想、科学技术等,为学生进行导航服务;而且网络虚拟咨询中,有FAQ服务、电子邮件、实时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及合作参考咨询服务等,这方面,以美国较为先进,而且我国的北大与清华也加入其中,为全球化的服务提供了诸多信息服务与参考咨询.

第三,近年来图书馆的数据光盘、录像、录间等等方面的资料增加,传统的纸质媒体不断再进行闲置,但是从目前来看,不会被这种电子类产品所取代;另一方面,出现了诸多网络媒体服务,尤其是以视频较多,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就建立了媒体资源查询系统、音频视频资料库、多媒体资料导航等等,可以单机阅览,也可以提供共享服务.第四,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的实现,远程教育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行业,图书馆用户通过链接与延伸即可以通过网络高校图书馆完成教育培训.以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化,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模式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还需继续探索这一发展方向,并对其体系化建设增加研究,利用系统论与控制论加大在线交互功能的研究,以及对于教学课件的制作等.

2.2 从制约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在构建模式上,信息的宣传力度不足,重点虽然突出,但是特色与个性化表达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广度与深度方面,态度不端正,只是仅仅将传统的模式进行了电子化的转换,如同新瓶装旧酒,结果是“换汤不换药”,如目录、分类、电子信息资源、动态信息服务等等,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非常小的改动,并未实现互联网思维的真正革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标准化程度不一,而且还有限制性因素,比如,哪些资料仅供内部参考,哪些资料只为教师阅读等等,在文献的编制方面,欠缺规范性,未能将转型当作一次完善化的过程,也未能利用这种网络化的转型对图书馆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一致性的整改等,而且对于整体的检查与核对也远远未能统一化处理,也就是说,并未在转型中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

其次,在导航方面,技术性不足,而且对于前沿性与创新成果的把握力度不足,尤其是在创新的方面,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的发现力不足,同时,在特色化的表现方面,内容的创新发展方面,等都有待提升,最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与转型,高校至今在设计方面,还未出现较有突破的贡献,尤其是在网页布局、合理表现方面,过于保守.

第三,在用户体验与个性化的表达方面,个性化服务提升,但个性化的表达却仍需填补,因为大多高校内的图书馆,不具备协助个人的网站建设,尤其是在这方面,经费问题、技术问题等存在制约.在评估方面,未能达到与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以及增加图书馆的利用价值,而且由于受传统的管理思维影响过大,固守性太强,所以,对于图书馆在当下的交流界面中的应用价值考虑不足,比如,对于一本书的阅读,用户与用户间的交流,与图书馆方的交流等有所欠缺,而且在图书的介绍方面,商业化的“语评”因素不断出现,这样对于图书馆的真正作用及价值的发展有所不利,还需要端正态度、认真反思,争取将图书馆的网络化搞好,并且让其功能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3 反思与提升策略

3.1 加强政府引导,以法律确保其发展

美国的网络化发展较早,也较快,从全球来看,其图书馆与信息的共享度最高,而且,美国政府对图书馆的管辖权进行了下放,并且通过项目化的经济资助与法律法规引导,使其图书馆各信息服务有了法律保障,而且在管理方面,灵活性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参与人员方面,教师、研究员、学生、出版社以及社会企业等,都有所参与,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与制度化建设、可操作性商榷,使得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与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在这方面,应该学习美国的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并通过立法的途径为其发展与公共化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3.2 更新服务理念,转变对图书馆的认识

首先,应该认识到网络化的思维与现代化的管理间的关系,并且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反思,争取打破僵局,从知识的管理角度,从知识作为工具的服务角度,从知识的复用角度等展开对图书馆的认知;其次,应该把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从教育发展大计与发展战略上进行细致思考,并且利用图书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化需求,以及信息时代下的公开性等使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构建与建设更为科学化,更加适应当下的人类生活习惯与对工具的使用习惯;第三,应该将图书馆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来进行处理,防止单一化的借书、看书、还书,应该借助这一信息平台的搭建,再构建起一个共享信息与交流信息的平台,使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通过专业性较强的平台,实现学术交流、思想交流与体验对接;第四,应该将高校内的图书馆进行延伸与拓展,从纵向、横向等进行具体深化,尽可能的分出层次与等级,通过编制由浅入深的目录以及信息安排,使学生在广度上增加知识的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究到事物的根底,如此有助于将信息化转变为对知识的深化,从而提升图书馆的价值,另外,还应该将其向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拓展,这样,有助于提升其参与度,而且利用这种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可以更好的将社会资源进行一些整合,有利于高校的发展与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3.3 增加技术挖掘,积极优化资源配置

在新的时代,坚持与时俱进,不囿于一隅.因此,应该尽可能的从技术上实行支持,校方应该加强对于硬件设置的支持,而且可以不拘一格的向社会聘用专业性的人才,利用技术达到对馆藏的优化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应该从高校本身出发,不断的进行技术挖掘,开拓创新,使学生的潜在能量得到释放;其次,应该利用计划与统计的方法,科学的对文献信息、利用率、拒借率、借阅率、等进行具体的记录与数据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后的结果编制出合理的文本数据,并且使其特色化;第三,可以通过上面所说的流通方面的统计与分析,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化的推测,并针对性的利用窗口工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与推介,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第四,培养专业的服务人才,并增加团队建设,提高网络化的信息服务质量.

3.4 多元化发展,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用户需求始终是图书馆网络信息化服务的第一动力,所以,应该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与统计,一是通过上面所说的浏览记录方面的数据分析,另一个则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模式,为用户的素质教育提供更为有利的服务,如专题讲座,如宣传、国外模式引进、个性化服务,特定用户教育等等,都是其多元发展的方向.其次,应该在网络信息服务的同时,提供完善的体系化评价制度,有助于使服务从开始到最终的完成有一个综合性的认知,而且通过考核与评估,可以为优化网络平台及资源管理等提供一些依据;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监督手段,可以提高用户的信任度等.

3.5 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发展

在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升级与优化方面,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并与国外的大学等进行合作项目;二是提高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建设;三是通过对我国高校的特色化定位与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进行调研,并通过对个性化的服务反思,帮助校方的优秀教师等进行个人网站的建设,以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并且以典型性带动普遍发展;四是在校内积极搭建起网络平台,使学生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可以畅所欲言,将自身的创造性的思考表达出来,并通过交流实现强化;五是在网络信息服务的体系化建设中,应该注重多方力量的联合,如企业、教师、学生、职工、社会人才等等,总之,多方用力,共谋发展,最主要的是通过国内的高校联合与图书馆的标准化网络信息建设,从而达到最终的一致性.

3.6 科学构建,以人为本

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构建与建设中,应该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相符合,而且应该遵行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将我国的“人本”思想与“人文”传统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认识到德育与才能并重,人格与思想并重;其次,应该科学构建,加强文献资料的建设工作,以突出重点,呈现特色为原则,在统一化的标准这定,将自身的特色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在图书馆的功能性表达方面、人文培养方面尽可能的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去化人的思想,增强人格教育,努力将树人与英才培养同步进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它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扩展,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了作为工具的技术性革命带来的知识改革,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有助于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当前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与电脑的习惯相融合,更有利于学习的便捷,而且随着普遍化的发展,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与空间,并且可以更有序的去实现现代化的图书馆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娟.对深化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114—115.

〔2〕李澄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4):32—34.

〔3〕佟燕华.慕课浪潮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8):69—70.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69-03

收稿日期:2016-02-14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网络高校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