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舆情危机的应对研究综述

2016-03-28 10:03史慧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史慧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都处在巨大的转型时期,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情危机的处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新媒体不断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这就使得网络已经成为群众意愿最常态的表达方式,成为做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社会舆情最主要的表现阵地就是网络。但是在网络上发生的舆情极易成为虚假的新闻和失真的信息,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社会舆情的主要特点,加强自身建设,采取有效的社会舆情危机处理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分析社会舆情,促进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保证社会建设进程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社会舆情;网络舆情;舆情危机;应对措施

社会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由于舆情本质上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一个政党要想稳定执政、顺利执政、持续执政,形成有利于执政的良好环境和坚实基础,就必须关注社会舆情,重视社会舆情的引导,正确、高效地处理社会舆情,并从积极的行政行为中高效地分析和正确有效地制定政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随时出现的舆情危机深深地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一、关于舆情定义的研究

刘海燕(2015)通过媒体语言研究的角度方向指出:舆情的概念源自传播学,语言舆情研究是语言研究中的新兴课题。语言舆情是一个新兴术语,从收集的材料看,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舆情研究中心自2009年年发行的《语言文字舆情与动态》内部资料,是较早使用这个术语的文献。李宇明(2009)为《母语·文章·教育》作序的标题为《公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资源》的一文,是较早关于公民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资源及管理、国家语言能力的论述,对后来的语言舆情研究和语情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1]

丁璐(2013)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舆情的解释是群众的意见和态度。但是政府所面对的舆情更加复杂,不仅仅是汇集群众的意见态度。我国学者王来华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张兆辉、郭子健认为,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社会生产和民众蕴含的知识和智力等社会客观情况;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和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政治态度,即舆情就是社情民意。”

王来华(2007)指出“舆情危机”是针对某一特殊刺激事项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较广的舆情,在一个相对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潮的“潮头”直接扑向事项刺激方(通常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刺激事项(通常为某项政策或决策等),并在一个社区或更大范围内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最终,与事项刺激方或事项本身形成激烈的认识或观点对抗。如果事项刺激方在此时尚不能正确应对,“舆情危机”就可能立即或很快变成一场既包含观点冲突也包含行动冲突的群体性突发事件。[2]

陆杨(2012)介绍了舆情并进一步指出了网络舆情。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顾名思义是反映在网络上的社会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的直接映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各种事件的刺激,产生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以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的所有集合。[3]

刘文滔(2013)给出相应概念指出: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4]

二、关于我国社会舆情特征的研究

陈波(2006)指出:改革开放使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日益宽松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生活内容丰富了,利益诉求多样化了,“舆论不一”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社会舆情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分析研究社会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是建立社会舆情预警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并指出新形势下社会舆情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多元发展,价值取向多样;阶层分化明显、利益诉求多样;网络舆情兴起,传播渠道多样。[5]

向珺(2014)指出:近年社会舆情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0后”成为全新一代群体;网络反腐出现了类型多样化、起因复杂化、举报实名化和查处快速化等诸多新特色;意见领袖影响舆情,构成呈现多元气象;网民心态趋于复杂,负面情绪扩散严重;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司法案件的舆论热点迅增;“最美人物”凸显正能量,促进社会良善需制度支持;民族主义情绪有所上升,核心诉求实为民生问题;法人官方微博正在崛起,官民互动趋势日益开阔。[6]

卢梅春(2015)主要研究了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社会舆情危机,指出:受国际社会形势的影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社会转型加快,社会改革加深,社会舆情随之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看似微小事件的爆发(如贵州的瓮安事件和甘肃的陇南事件等),却形成了影响广大而且性质恶劣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新常态下,我国社会舆情危机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社会舆情危害政府形象,质疑政府公信力;社会舆情传导速度快,影响面广;社会舆情利益诉求无规律性,非法化。[7]

杨永军、张彩霞(2012)通过研究社会舆情的传播效应指出了社会舆情在传播过程中的五个效应特点。包括:聚合效应,又称为累积效应,是指某些物质被多次吸收进入生物体后产生蓄积、累加作用的现象。关联效应,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任何一个很小的能量或事件都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或者使本不相干的事物因某个间接环节或事件联系在一起而形成重大的社会舆情。从众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传染效应,能破坏集体内部环境或因素的相对稳定性,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或变动过程。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8]

季丹、谢耘耕(2014)指出:近十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舆情无论是在传播种类、传播形态还是在传播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舆情的传播更加复杂动态化,其传播效果也更加多样化,大到自然灾害,小至个人言行不当等舆情事件的传播所引发的社会效应日趋明显。[9]

杨兴坤、廖嵘、熊炎(2015)主要研究了虚拟社会中的舆情特征,指出虚拟社会,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非现实的网络空间中开展各种活动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的生成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使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社会主体生存也分化为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虚拟社会的舆情主要是网络舆情或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交织。由于虚拟社会具有空间和身份虚拟性、跨时空性、高度开放、自由交互等特点,虚拟社会的舆情也相应呈现新的特点。其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较强的突发性、极强的聚焦性、明显的叠加性、极大的盲从性、一定的阶段性。[10]

三、关于政府舆情危机应对措施的研究

刘彬、房建(2012)在研究了近年来政府在各类事件中应对舆情危机的各种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对策。他们指出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还有待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相互交流,全面发展,借鉴学习;第二,决策科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第三,问策于民,借助公关工作“一箭双雕”;第四,信息公开,开设政府微博;第五,积极引导,重视舆论领袖的作用;第六,加强监管,明确网络舆情传播的责任机制。在这六条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政府应对舆情危机,不是简简单单的靠一些措施就能去解决的,需要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善,需要全民素质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确实也要反思其行为,应对舆情危机,任重而道远。[11]

王来华(2007)通过对厦门PX项目事件的研究,指出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首先是对大量和集中出现的、与事项刺激方尖锐对立的、良莠齐现的舆情信息的种种处理,但是,光处理有关的信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实施针对舆情所反映的中心内容,即事项本身和事项刺激后果的处理。预防和应对“舆情危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敏锐发现和整理有关的舆情信息;其二,正确甄别筛选;其三,开展动态的跟踪;其四,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其五,形成定期的分析制度。[12]

孙永杰(2013)通过研究突发公共事件,为提高我国政府管理突发事件舆情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完善政府管理突发事件舆情预警机制,包括制定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急预案、构建垂直的政府管理舆情预警体系、建立横向的舆情预警组织机构等;第二,完善政府管理突发事件舆情的信息发布对策,包括明确舆情管理中信息发布的形式和原则、实现舆情管理中信息发布的效果、提高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技巧等;第三,完善政府管理突发事件舆情的媒体应对策略,包括迅速组织新闻通稿、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建立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第四,完善政府管理突发事件舆情的群众沟通策略,包括畅通舆情管理中群众沟通渠道、舆情管理中博取公众支持、做好舆情管理善后工作等;第五,舆情管理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包括加大力度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舆情管理中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调机制等。高风险社会,突发公共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带来的舆怡不容忽视,尤作为政府工作者,怎样管理好突发公共舆情尤其重要。[13]

四、结语

总之政府在应对社会舆情危机时,应该高度重视长期规划和短期公关,凡是想通过投机取巧来化解公关危机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不可取的。政府要想真正预防、化解舆情危机,就应当准确把握舆情的主要特点,加强自身建设,正确运用处理社会舆情危机的有效方法,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注解:

①佘绍敏:《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4)

②梁洁、方付建、王国华、岑家峰:《官员舆情危机事件应对方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2(11)

③郭俊杰:《公共突发事件中县级政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④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7)

⑤方付建、王国华:《涉官事件中的网民态度倾向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2)

⑥李纲:《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参考文献:

[1]刘海燕:《语言舆情研究走向探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2]王来华:《政府如何应对“舆情危机”》,《决策》,2007年

[3]陆杨:《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11月

[4]刘文滔:《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舆情危机》,《党政建设》,2013年4月

[5]陈波:《谈社会舆情预警机制》,《公共行政》,2006年10月

[6]向珺:《社会舆情监管态势和应对策略》,《郑州大学专业硕士学术论文》,2014年5月

[7]卢梅春:《社会舆情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应对研究》,《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3月第1期

[8]杨永军、张彩霞:《社会舆情的传播效应探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9]季丹、谢耘耕:《社会舆情传播特征的区域差异研究》,《情报杂志》,2014年1月第1期

[10]杨兴坤、廖嵘、熊炎:《虚拟社会的舆情风险防治》,《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4月第4期

[11]刘彬、房建《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5月

[12]王来华:《政府如何应对“舆情危机”》,《决策》,2007年

[13]孙永杰:《政府管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