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3-28 10:19张敏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马克思价值

张敏

摘要:人文关怀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作为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现代性的话题,始终贯彻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当中。马克思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命遭遇的深刻剖析,无不体现着其内蕴的人文风格和人文精神,尤其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面对人们生存价值的缺失,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

关键词:马克思;人文关怀;价值

一、“人文关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已经越来越成为哲学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学者对人文关怀作出了探讨。“所谓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人文精神”。①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为主体的思想,它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为前提,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②可见,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人文关怀亦是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关注、探讨和解答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人类自身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人文关怀

马克思人文关怀建立在西方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但却超越了西方的人文精神。无论是马克思在职业的选择上要为人类解放事业和人类自身的完美而奋斗,还是在他留下的大量著作中,无不内蕴着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追求。马克思人文关怀饱含丰富的意蕴,从“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出发,在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对“人的本质”的揭示,揭示了劳动者的现实处境,表达了追求人类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宗旨。

二、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弘扬人的主体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标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从“现实的人”这一立场出发来看待人的解放的问题,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哲学紧紧围绕着现实中的人来开展,他既不赞成历史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生活条件来谈主体活动,也不赞成经验论者离开人的社会特性来谈人的本性。马克思把能动性和现实性统一于“现实的人”这个主体之中,使之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又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

(二)探究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曾作出明确阐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是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是如此,人的本质的异化亦是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变质了、异化的劳动,这种异化的劳动使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正是人与人之间异化的表现。

(三)追求人类自由解放

人类自由的解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马克思早期就投入到政治自由的斗争中去,马克思通过揭露市民社会中人的自由的普遍现象,确立了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思想,而人类自由解放的最终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人类自由解放的社会,但决不是空想和不可实现的。共产主义的构想是在对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对未来的美好的预测,这无疑表达了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人类自由的彻底解放的呼吁。

三、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理论价值

1.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正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精神内涵的层次更强,针对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等方面提出的指导思想更明确,更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总之,马克思人文精神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简短凝练的24个字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美好社会,培育具有道德规范的公民,这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人文关怀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马克思人文关怀所倡导的个性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的实践意义

1.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个阶层齐心合力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时候要增大对社会中的人的关注,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效率与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扶持

正确认识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支持人。要关心和扶持弱势群体就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医疗机制、教育机制和住房机制。政府要加强对就业的引导,鼓励自主创业,完善再就业的教育培训制度。在教育机制方面,要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房价居高不下,住房紧张和困难的问题,要严控经济适用房的标准和再交易。另外在情感上要尊重弱势群体,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理解领会其处境和苦衷,用人道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抚慰。

3.有助于建构现代人文精神

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中国人精神困惑的现象十分严重。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够指引着人们构建现代人文精神。自由、平等、民主、建立在公正基础上的法制、价值自律等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彰显。为此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规范市场秩序尤其是文化市场,以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再者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人们健康的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的政治环境。此外还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

注解:

①崔艾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文关怀》,《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8期。

②李春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扬》,《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曾磊.马克思人文精神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J].人民论坛,2012(26).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马克思价值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