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健康服务业呈现十大亮点

2016-03-29 11:10王建宏
当代县域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养四川省服务业

王建宏

2015年,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健康服务业实施方案》和《四川省2015年健康服务业重点工作安排》,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亮点纷呈。

亮点一 健全完善运行机制

确定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沈骥担任四川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祖芸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担任副主任,确定专职人员7人,负责健康服务业推进日常工作。

亮点二 完成《规划》编制

省发改委按要求完成《四川省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编制工作,并以省政府名义发文执行。《规划》明确了四川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一区两片三带”的发展空间布局,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和八条保障措施,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保障四川省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

亮点三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养老健康服务业工作收录项目483个,总投资2812.4亿元,其中健康服务业项目296个,投资额达1573.48亿元;医养结合项目104个,投资额达938.11亿元。同时,安排1.5亿元省财政专项资金,给予发展基本医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等领域的27个项目补助支持。

亮点四 夯实基本医疗服务

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同比增长1.2%,医疗卫生人员总量同比增长5.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分别同比增长3.1%、10.8%、6.5%;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为97.25%、97.58%。成立省级医联体10个、市级医联体40个,全省154个二级医院和1455个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

亮点五 中医药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全省拥有二级以上中医(民族医)医院173家,筛选22家中医院开展中老年病重点专科建设,56家县级中医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试点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国中药质量检测(南方)中心落户四川,建成国家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基地和四川首个阳光养生养老基地。

亮点六 积极推动医养融合

确定104个医养结合省级重点项,为其中的华西四医院生命有限者家庭-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示范区、自贡市康疗中心、广元市中医院医养结合养老示范点、攀枝花阳光康养度假区及成都市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提升5个项目给予省财政补助2000万元。省卫计委与省民政厅签订了《四川省医养融合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促进全省医养融合保障体系建设,全方位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亮点七 健康保险服务不断拓展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行业参与各项医保经办服务项目221项,服务人群926万人,提供赔付补偿金额4亿元。同时,泰康、太平等保险集团均计划在成都投资建设健康养老社区。

亮点八 探索“互联网+健康服务”

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家庭远程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成立一个省级互联网医疗管理指导中心和2个技术指导中心,建立家庭远程医疗备案、机构和医师CA认证、患者实名预约和就诊记录保存等四项制度,“健康四川”服务云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接入99家三级医院,导入7000万健康档案、4000万新农合和17028名医生信息,成功举办“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为13家本土创业公司引资约4亿元。

亮点九 建立完善了统计监测制度

建立了《四川省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制度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的范围是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的全部法人单位,对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进行统计和监测。

亮点十 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深化简政放权,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和地方审批权限,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在优化投融资环境的基础上,将健康服务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规划和城乡规划,优先保障。

2016年四川健康服务业发展将从八个方面强力推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依托投资基金,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医养融合;拓展商业保险,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培育体系,加快人才建设;完善运行体制,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统计监测,构建信息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政策。

猜你喜欢
医养四川省服务业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