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下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策略

2016-03-29 02:01刘思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前景策略

刘思博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新政策下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策略

刘思博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摘要]普惠性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也是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保障、二转变、三评比”的策略,旨在推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普惠性幼儿园;前景;策略

目前,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中,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不仅能够促进学前教育公平,而且能够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证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1普惠性幼儿园的含义及特点

根据字意来看,“普惠性”具有普及性、优惠性的特点。冯晓霞指出:“普惠性幼儿园是指包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在内的,以多数家庭能够接受的价格,并且面向社会大众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1]。丁秀棠指出:“普惠性幼儿园是指让所有儿童在自愿的基础上都能有机会接受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2]。概括起来,普惠性幼儿园须满足以下条件:价格能为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接受;教育质量有所保证,需达到同类公办园水平且避免“小学化”倾向;具有非歧视性,能够接纳发展困难儿童,即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幼儿家庭距周边普惠性幼儿园的距离不得超标;接受相关政策支持、财政投入。

根据以上分析,普惠性幼儿园的特点主要有:第一,费用低、质量高。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以公益、优惠为基础,幼儿园的入园价格一定是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的。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府财政投入需要完全满足他们的学前教育费用支出。但是在普惠性学前教育这一层面,这一点是无法成立的。普惠性幼儿园不仅价格低廉,教育质量也是一个重点。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质量不合格的幼儿园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要保证对幼儿的教育质量,满足学前儿童在适龄阶段接受合适的教育。第二,资金足、资源优。普惠性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投入占主要部分。财政投入越充足,学前教育的普惠制发展就会越好。普惠性幼儿园的良好发展同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前阶段一定是困难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广大人民共同努力,将普惠性幼儿园推向一个稳定阶段。在保证学前儿童有园上的基础上,优化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第三,广覆盖、保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一社区一园或服务半径1.5公里一园”,并且保证每5000人口规划建设1所规模至少为6~8个标准班的幼儿园;每10000人口规划建设1所规模至少为12~15个标准班的幼儿园。由此可见,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面一定要广,要保证社区、城镇、乡村周边学前儿童都能有园上,同时价格合理,让周边普通家庭也能上得起。

2普惠性幼儿园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都处于“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尴尬状态。如今二孩政策的开放,将使我国幼儿园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度上升,学前教育将面临新一轮的压力。2016年“两会”,有代表、委员提出:“三年内将新增900万儿童在幼儿园就读”;全国人大代表杨晓霞也表示,“望具有‘普惠’性质的幼儿园能够多建”。可见,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与发展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近几年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进程来看,多数地区在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将重担交在了政府的肩上,而无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投资的幼儿园可能会出于盈利目的,导致幼儿园学费偏高,普通家庭难以承担。从社会现象角度来讲,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比较突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亟需解决;教育质量不达标以及教学设备不健全等也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王春英指出:随着父母进城务工人员的激增,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也是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3]。近来年,幼儿园的收费和入园问题一直是各地幼儿家长关心的话题[4]。在收费方面,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只对幼儿园的明显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收费标准却没有统一的规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学费虽然不高,但有的要收取数万元的“择园费”。

还有一些民办幼儿园园长不了解幼教法规和幼教基本规律,日常教学活动缺乏计划与科学性,没有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主;还有一部分民办幼儿园过于公利化,小学化倾向严重。特别是在农村,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较低。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幼儿园园舍建设存在着两种极端现象,即极缺和奢侈[5]。我国还有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还没有建立幼儿园,即使有也非常破旧,不能满足幼儿园的正常学习活动。

3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处于逐步上升阶段,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明显呈现两极化,一种质量较高,环境较好,财务资金充足,但举办者过度在意盈利水平,导致一些普通家庭承担不起幼儿园的学费;另一种则质量严重不达标,财务资金不足,达不到幼儿教育的良好效果。相比之下,普惠性公办园教学质量以及财务资金都是依靠政府补助,具备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费相对不高,但想要进入这样的公办幼儿园很难。除此以外,政府财政投入很难覆盖到偏远地区以及城市周边地区,这些地区还亟需有关部门付出更大的精力去支持。

学前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把关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在满足幼儿园数量的同时,幼儿园教师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呼吁社会力量共同发展,为幼儿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进修机会;明确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合理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医疗与养老保险等,以此来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为幼儿教师提供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使他们在付出的同时看到回报。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高低。同时,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又反作用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健全的普惠性幼儿园能够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幼儿教师队伍培养更加优秀的幼儿教师。

4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策略

4.1保障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幼儿数量以及最基本的日常支出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两大难题——入园难和入园贵。入园难主要集中在入好园难。幼儿家长普遍关心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问题,在择园方面主要考虑幼儿能学到哪些知识、参加哪些类型的活动以及接触到什么环境。但优质幼儿园数量较少,并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所以导致入好园难。入园贵主要指幼儿园学费较高,普通家庭很难支付得起,迫使一些幼儿家庭选择了质量不高的小型民办幼儿园。长此以往,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幼儿园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是幼儿的学费,学费较高也是幼儿园日常开销导致的。如果幼儿园日常开销全部由幼儿家长来承担,那么学费一定很高,这时就需要政府的帮助。为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幼儿数量,让幼儿家长承担少部分的学费,这样能够保证普惠性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及教学质量。

4.2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观念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政府要把握主要权利,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有最终的决策权,将其它权责下放到各个地区。同时建立和落实财政申报机制,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基金,将财政投入与权利下放到各级管理部门,但要用好这笔资金,学前教育的经费来源就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接受各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落实财政申报机制。各地区学前教育部门将财政投入上报给政府,由政府紧紧把关,最终决定各项财政投入的使用。发展好普惠性幼儿园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普惠性幼儿园的公益性特点,设立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公益基金,让广大社会团体参与进来。政府还可以减免税收,允许具有普惠性质的幼儿园优先发展。

其次,要转变社会观念。根据普惠性幼儿园普遍性、优惠性等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普惠性幼儿园首先要保证最基本的幼儿教学质量,保证最基本的幼儿教师工资,保证最低的幼儿入园学费。部分幼儿家长否认普惠性幼儿园,认为其不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幼儿学习环境;一些幼儿园也不想转变成普惠性幼儿园,因为转变之后,幼儿园的盈利水平会下降。所以,想要发展好普惠性幼儿园,转变社会观念是重要方面之一。

4.3进行幼儿教师、幼儿园以及各地区之间评比

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要坚持奖惩制度,对优秀幼儿教师进行奖励。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具有阶段性,不同教师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具有差异性。基于此,要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分层分级别,针对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幼儿教师进行奖励。除此之外,对优秀幼儿园也要进行奖励,对发展先进、教师队伍优秀的幼儿园加大财政投入。幼儿园之间的评比要注意幼儿园的级别,城市幼儿园之间、社区幼儿园之间、农村幼儿园之间分别评比。政府可以对教师质量达到要求的普惠性幼儿园择优进行财政补助,借以补贴教师工资。由于各地区幼儿园办园水平、办园理念均有不同,在评比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全面因素,为评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5结语

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根据我国各地区实际情况,为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培训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更需要提供给未受过培训的在职幼儿教师职业培训的机会,争取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6]。以政府主导、各部门协调发展的机制,确保一系列发展计划可以坚决贯彻实行,优先考虑弱势地区、弱势人群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从而不断推动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5):4-6.

[2]丁秀棠.“普惠性”目标定位下民办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3(3):16-21.

[3]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0(5):7-8.

[4]秦旭芳,王默.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2(7):22-26.

[5]刘占兰.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是入园率的意义前提[J].学前教育研究,2010(5):9-10.

[6]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55.

[收稿日期]2016-03-26

[作者简介]刘思博(1991-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6-0112-03

猜你喜欢
前景策略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