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医学期刊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2016-03-29 10:27张巧莲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策发展

张巧莲



媒体融合时代医学期刊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张巧莲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手机、电视、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融入人们生活,给传统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医学专业期刊也面临重大改革与挑战,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医学期刊有更多发展机遇,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医学专业期刊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医学专业期刊;发展;对策

[作 者] 张巧莲,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新媒体也逐渐诞生,出版业也慢慢走向数字出版的道路,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出版方式已经很难存活,媒体联合出版的方式让医学期刊从传统向新媒体转变,也是医学专业期刊出版今后发展的必然路线。

一、医学专业期刊的发展现状

(一)出版速度

根据万方收录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医学专业期刊大概有986种。这些期刊的出版周期包括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在SCI中收录的医学期刊有164种,其中也包含了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从这些收录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期刊数量是相对较多的。

出版速度是论文发表速度的重要制约因素。在2004年时,就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医学期刊发表周期是9.53个月,科技期刊的发表周期是7.89个月,同国内的其他期刊相比,医学期刊的发表积压问题非常严重。论文发表是否及时与发表周期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内外科技成果的交流速度,关系到科技发展的优先程度。如果一篇学术价值非常高的论文未能及时公开发表,将会极大影响该论文的自身价值。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高速发展,开题检索以及调研时间也大大减少,当前最先进的发表系统显示,只要10分钟就能够完成一个开题检索。所以,出版速度在医学期刊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会直接影响知识产生效果。

(二)稿件的来源以及稿件质量

医学期刊中稿件质量是发展的生命源泉。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论文支持,医学期刊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要想走入世界学术领域将会难上加难。我国的药学期刊在以往都是来自于高校、医药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并无国外的投稿人员。再加上国内的学术界导向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优秀文章流至国外。优秀的学术论文外流原因有很多,政策导向是其关键因素。当然,除了国家的评价体系,我国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都有一套自行组织的评价体系,论文发表在其中也是重要指标。当前,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是有巨大的待遇差,由于政策导向原因致使我国的期刊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与本身水平较高的国外期刊相比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目前我国学术论文外流现象严重。以中国医药大学为例,发现的新化合物中发表的期刊论文有将近80%都流到国外的SCI期刊中。

(三)出版发行情况

与很多其他期刊相似,医学专业期刊面临经费紧张的情况,特别是高校或者研究院的编辑部都没有独立的经济核算权。编辑部产生的费用大都是由主办单位拨款,这些费用往往不足以满足编辑部的使用,要维持正常的出版发行具有一定困难。医学期刊的专业性非常强,读者范围较小并且相对集中,致使发行渠道窄、发行量普遍不高。当前网络普及的时代,对期刊的正常发行有巨大影响,用传统的发行方式发行量不断减少[1]。

(四)医学期刊语种问题

当前,我国的医学期刊中英文的信息量是极小的。在国际交流当中基本上都是通过英文,从国际收录医学论文情况上看,英文论文占总语种论文的86%,中文论文只占14%,除了英文论文外,日语是医学论文发表中最多的外文语种,其他的论文语种所占比例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大多数采用中文出版,对不懂中文的读者来说会产生阅读障碍,同时也会影响期刊的阅读率,限制国外医学稿件在我国期刊刊登的频率。虽然当前有很多医学期刊中有英文题目以及摘要,但书写的格式还是与国际检索相差很多,英文写作水平也相对薄弱,导致许多医学期刊无法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无法融入国际医学交流中。

(五)医学编辑专业人才匮乏

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办出高水平医学期刊的重中之重。编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对于期刊的质量来说具有巨大帮助。要打造出精品品牌的医学期刊编辑,就应当先培养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在当今的市场形势下,医学期刊的发展也应当顺应形势的发展,国内同时兼备丰富医学知识和扎实编辑理论的医学期刊编辑人才还是相对匮乏的。根据国家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一个编辑部的人员是需要5个编制的,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当前很多编辑部的人员都只有2—3人,根本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大多数的医学人才在毕业后都会选择投入专业工作中,很少会选择去编辑部工作,专业的编辑工作者在医学知识上又相对匮乏,严重影响了医学期刊发表的质量。

二、新媒体下医学期刊发展的优势和缺点

(一)新媒体下医学期刊发展的优势

新媒体下的医学期刊与传统医学期刊相比,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很多,形式也更加丰富。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医学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医学专业人员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就可以相互传递和获取信息知识。医学传统期刊的信息传递模式较为单一,会受到版面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主要靠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新媒体作用下的医学期刊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来分享信息,不仅内容丰富许多,也能够提高学者的求知欲望[2]。

(二)新媒体下医学期刊发展的缺点

新媒体环境下,虽然软件的开发利用给医学期刊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使摄影图片经过编辑加工后,图像真实性大大减弱,图像处理软件非常强大,可以把不同的照片通过处理融合在一张图像中,这样信息的真实性就大大减小,导致人们对信息的信任度降低。数字技术的发展虽然使得摄影图片的处理更加便利,图片以及视频都能够经过无痕修改,但是虚拟信息始终是无法让人们信服。医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要有真实的依据才能够采纳,如果信息存在很大的虚拟化,那么信息就算多完整多完美都是无法采纳的。新媒体时代中,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信息的内容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对医学研究的发展并无大帮助。此外,读者在阅读医学期刊时支付的价钱比起传统的阅读要贵很多,特别是要阅读全文时还需要另外支付费用,费用的增加也是读者所不能接受的。新媒体下的医学期刊是具有双面性的,并不是只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信息虚拟性加大、阅读费用增加等负面影响[3]。

三、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医学期刊发展策略

(一)加强网络化的管理

新媒体下的自由性非常强。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所以信息的著作权无法得到最好的保护。为了能够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信息的管理必须加强。新媒体时代下的医学期刊,能够通过数据库对医学期刊进行自动化管理,稿件在送审与签发等各个环节都经过很多人的手,都是需要通过网络运行。这个过程虽然速度极快,但是信息的安全性非常弱。网络信息的海量,加上读者无法辨别媒体的正规性,就容易出现非法转载发布等情况出现。其实这就是网络化管理不严谨导致的结果,所以必须要加强网络的严谨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作者合法权益。网络的管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通过现在期刊发表的实际情况,找出薄弱之处进行优化,对不正规的发表途径以及媒介设置阻碍,让医学期刊的发表只通过正规途径进行。要完成这个过程是需要通过各大期刊、政府部门以及管理管制部门共同进行。只有著作权达到保障,才能够保证该医学期刊作者获得最大认可,得到自己应得的荣誉。

(二)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

新媒体下的医学期刊发表是很难得到保障的,特别是在质量问题上。因为在网络中发表期刊审核较为不严谨,跟传统的审核步骤相比具备一定差距,审核制度不完善、审核草率等问题都将导致期刊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传统的审核制度相对严格。在网络上的审核只要是医学人员发表的文章,包括里面并没有值得采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出去,导致医学期刊的质量令人担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网络编辑部可以聘请权威性较高的医学专业专家来审核稿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发表的稿件一定要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审核可以经过多个环节,如需要通过多个权威学者肯定,并不是一个专家的肯定就立即采纳,最好是组合一个权威部门,对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严谨审核,达到要求的医学论文才发布到网络中去,给更多学者带来有价值的东西,避免浏览到没有价值又虚拟度强的文章。

(三)缩短发表周期

新媒体下的医学期刊发表时间性较长,主要是审核的稿件多、审核时间长,稿件回修的时间长,为了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编辑部的人员应当做出更大的努力,建立规范的审核流程。研究人员以及审稿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在稿件的审核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严谨、公平公正,保障有价值的医学论文能够及时发布到网络中去,让更多的学者阅读到有价值的文章。遇到认为不能发表的文章一定要做出分析,把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并给作者提出有效修改意见,记录好审核的意见,这样对缩短期刊发表周期有极大帮助[4]。总之,要缩短发表周期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先制定规范的审核、发表流程,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高效进行。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期刊事业发展也将逐步繁荣。只有转变老旧观念,推陈出新,树立营造医学期刊精品的思想,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为医学专业期刊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要使医学期刊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出版方式、出版速度、出版语种、提高编辑素质与质量等各方面入手。新媒体的出现对医学期刊起到双面性作用,不仅能够带来便利快速等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信息虚拟度加强等负面影响。传统医学期刊自身具备一定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传统与新媒体两个方面,将两个形式融合一起,让更具权威的医学期刊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去创建更加广阔的平台[5]。

【参考文献】

[1]钱欣平.开放存取及其为中国医学期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医学期刊研究,2014(4):664-666.

[2]李小凡.论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基于《收获》《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的案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7-69.

[3]万美,刘杨铭,吴海平,等.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的发展模式[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104-106.

[4]陈翔,王昌栋.24种药学期刊的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2):101-102.

[5]田中雨.我国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7-109.

猜你喜欢
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走,找对策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