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探讨

2016-03-29 10:27华祥州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

华祥州



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探讨

华祥州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兴起和推广,广播电视语言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对于广播电视语言,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其对电视新闻消息所起到的传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语言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功能性作用。基于此,对新媒体下的广播电视语言进行探究,就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媒体新格局的到来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语言;规划研究

[作 者] 华祥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大众媒体变革。进入21世纪,在科技的支撑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联合运用,使大众媒体衍生出了多种形式,促使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除了在技术上实现创新之外,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语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成为推动新媒体格局形成的助推力,为构筑传媒行业的新形态奠定了基础。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语言环境与语言环境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面向的是大众人群,所以,在具备一定的规范性特征之外,还要符合大众品读口味,以使传播的信息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具有时效性,主持人在将消息播报出去以后就无法收回,若因语言使用上的错误造成信息传播错误,那么将对观众产生误导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广播电视环境具有不可逆性。

广播电视传媒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消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信息内容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感染力,以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所以,广播电视语言环境还具有一定的表演成分,与普通的日常交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广播电视主持人播报新闻的时候,会有画面、音效等辅助内容渲染环境,以提升播放效果,因此,广播电视语言环境还是一个综合的艺术环境。

广泛来说,广播电视语言环境特征大致分为规范性、大众性、时效性、艺术性等。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语言受语言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如方言环境,其影响足以证明语言环境对播音主持的重要性,同样的也有部分的社会语言环境,如现行的流行语、网络流行新创语言等对播音主持也有着很深的影响。

二、新媒体现状

新媒体的出现给我国传媒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业发展态势。在新形势下,广播、报刊、电视、网站以及新媒体形成了融合之势,并在相互借鉴以及补充中寻求发展。无论是点对点的传媒传播,还是点对面的传媒传播,都需要有规范的诉求,以使传播具有时效性。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在满足规范的传播诉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网络传播的进行规律,以使传播媒介能够产生带动性的作用。

当前,我国传媒在遵从规范诉求的基础上,需要透过表面探寻新媒体的实质性问题,以使传统传媒与新媒体能够在市场环境下发挥应有的作用。传媒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变革中,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在语言形态和操作流程上进行了互补和融合,最终形成各自的特征。

三、当前语言环境下广播电视语言的延续与变化

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虽然各自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在相互融合和互补的基础上,也要分出主次。从日常传播媒体的社会效果上看,电视的信息传导效果相较其他传媒要明显,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主要以电视传媒为主,并结合网络视频资源,形成综合的媒介传播途径,也就是说,电视已不单纯是电视,在充分结合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信息传导功能。

(一)规范性要求更高

我国幅员广阔,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导致媒介传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情况下,规划广播电视语言就需要对地方方言电视节目的需求有一个确切地掌握,对播出的时长、时段等有一个详尽的安排,总体规划需要体现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经明确了我国广播电视的通用语言为基础用语,对于地方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由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使用地方方言或民族语言进行播报,这是规范媒体语言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1]。就广播电视传媒语言的规划而言,除了要贯彻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因语种、地区以及媒体等的不同,要求媒体语言具备自身的特点,以使语言规范能够更好地为媒体传播服务。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要不断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是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

(二)选择正确的语言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语言要较传统媒体语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与此同时,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工具的相互借鉴,使得广播电视语言更为新潮,有些词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社会流行语,甚至成为一个颇具时代感的媒体语言,长久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对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根据语言特点选择合适的使用环境

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媒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由来已久的,在媒介并存的环境中,媒介的作用还是有所区别的。新媒体的语言特点更具影响力、号召力,根据所要阐述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以使传播媒介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从目前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情况上看,媒体语言的通俗化表达方式似乎成为一种定性的表达习惯,这种表达习惯对于大众的迁就姿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播电视语言的发展,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必须革新。

四、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的要求及发展趋向

(一)要求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面临着整改问题,要求其与其他媒体语言能够融合和借鉴,以寻求新的生存点。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听众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传统广播电视要提升格调,探索出新的新闻增长点方式,以接受来自群众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

(二)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必须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改革创新的必然性。时代的发展,要求所有的行业必须紧跟步伐,否则就会被淘汰,同样,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在新时期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就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寻求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以实现自我更新和换代。

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对现代传媒形式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认为网络语言缺少规范性,所以,自我提高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规划过于笼统,没有明确的语言划分标准,致使广播电视的传媒功能受到了限制[2]。对此,广播电视行业要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引导广播电视进行科学的语言规划,并在缺少相应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加强与各媒体之间的语言融合。

五、对当前媒体语言的传播与运用思考

在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情况下,媒体语言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传统途径、运用形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语言是思想的外在体现,对于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要具有时代特征,所以,思维方式和表述形式要进行改变,并营造崭新的语言交流环境,以使广播电视语言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网络视频资源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更为便捷和迅速,而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传播也要体现这一特点,如此才能赢得人们的关注。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新媒体语言表述更为简明,直抒胸臆,且富有个性化,以使新闻消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但一些流行的新兴语言由于含义、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词多解的现象,导致语言表达上的含糊。如,“也是醉了”“给力”等,这些网络热词可以不分使用环境、态度等,单表达某种想法,若作为新媒体语言,虽然能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但却容易造成语言理解上的误区,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对此,要科学准确地使用大众传媒语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从而发挥出大众传媒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基于此,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学校应发挥示范作用,率先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和规范新词语,要发挥新媒体各级社团协会的网络自律作用,利用行业自律来促进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加大对公务员、教师、广播电视工作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业务培训,逐步对各类新媒体负责人和专业人员进行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法和通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培训。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新媒体面前需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融合过程中需要警醒,社会可以通过软控制引导来规避网络语言暴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在社会大语境中,提倡文明上网。

此外,在媒介变革和时代变革交相呼应的情况下,社会变革为语言变革提供了发展途径,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媒介合理地运用网络平台,从中汲取更多的可利用信息,以丰富广播电视语言内容,但要注意借鉴的标准以及利用的形式,以免发生上述不良情况。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确定客观和专业的信息沟通方式,以提升媒介语言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全新的互动化复合媒体中,语言的健康传播以及合理的演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语言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切实地加以规范和完善,以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语言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随着与传统媒介的不断融合,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为推动传媒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峻.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J].南方农机,2015(3):90-91.

[2]姜楠.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1):225-226.

[3]方贯创.广播电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1(1):99-99.

[4]王海燕.浅议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53-54.

[5]张政法,李晓华.广播电视语言作品艺术标准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4):81-82.

[6]李凤辉.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时尚意识的价值偏向[J].现代传播,2005(3):93-94.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