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转型战略及思考

2016-03-29 10:27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考转型

方 琪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转型战略及思考

方 琪

[摘 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是湖北地区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是一家以党报为核心,拥有报刊、网站、出版机构、发行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战略进行分析,并对其旗下主要产业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转型之路进行思考,阐释其在转型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以期为其他新闻传媒集团的转型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转型;思考

[作 者] 方琪,武汉理工大学。

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概况

《湖北日报》创刊于1949年7月,是全国发展态势最好的报纸媒介之一。2001年7月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是湖北首家报业集团。2007年4月,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现有总资产67亿多元,是全国首个拥有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报纸和期刊的“双百万”集团。目前,集团拥有7个百万级媒体,报刊期发量1300多万份,日均新媒体受众3000多万人,是湖北最大的新闻信息平台和外界了解湖北的重要信息窗口。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自成立以来,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扩展自己的产业,注重产业链的整合和重构,培育雄厚的企业实力,实现集团综合实力不断扩大、品牌格局不断扩大。

二、产业转型战略

(一)立足核心资源,扩大优势竞争力

当前,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传媒产业转型的一条常用之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不例外。许多传媒企业虽然进行多元化产业重构,但是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转型效果一般,在转型过程中出现其他产业夭折,或者扩展的产业喧宾夺主,反而削弱传媒集团原有的优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强化自身核心的竞争力,将优势转化为最强竞争力,并且在与其他产业融合过程中善于突出自身优势,减少转型风险。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牌优势。《湖北日报》创办时间久,党报的性质使得它具有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公信力。其旗下报纸《楚天都市报》是湖北省内发行量最高的都市报,旗下《特别关注》因其具有有内涵且独到的文章而备受欢迎,在湖北地区知名度很高。这些长期积累下的资源构成其品牌优势,使得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湖北地区乃至中部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二是传播渠道优势。经过多年传播渠道的建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报纸、杂志、新媒体、户外等多种媒体种类,完善了全媒体产业链,多种传播渠道决定其传播上的优势。

(二)完善印刷、发行业务等产业链下游环节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完善纸质出版产业链,在做好内容的同时,兼顾下游印刷及发行的产业。

楚天印务总公司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湖北日报》等集团报的印刷,以及《参考消息》等20余种外地报纸的代印工作,承担集团《特别关注》等书刊的印刷任务,同时对外承印《渔业致富指南》等期刊,与多个高校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楚天印务公司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的印刷企业之一。

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专业化的报刊营销公司。公司以报刊发行为主业,同时利用其独特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优质的服务和品牌优势开展快递、DM直投、快速消费品营销、废旧报刊回收等经营业务。自从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成立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各个报刊的发行、配送都由楚天刊发总公司承担。由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负责发行、配送业务可操作度高、方便市场反馈、缩短报纸投递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节省了资金,使得资金回笼变得快捷。

当今,电子商务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物流服务也在飞速发展。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利用自己网点多的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无疑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新增值点。2010年发行总公司获得“楚天快递”经营许可证。在2012年,“楚天快递中心”成立,开展直邮服务。

(三)产业的横向多元化

除了在主要的报刊产业链上转型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注重多元化战略,在酒店业、酒业、房地产、旅游业等产业均有涉足。

湖北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全力塑造“楚天都市”系列品牌,共开发项目近10个,遍及武汉三镇和省内二线城市,是中部传媒界成功扎根房地产市场的开拓者和领军者。湖北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房地产开发上不以量取胜,而是采取小而精的战略,主要项目选在二三线城市,避开了武汉市区房地产开发竞争激烈的状况。虽然其只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但是却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全力开拓自己的产业链。湖北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阶段正在筹划成立策划咨询公司、园艺工程公司、贸易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以形成完整的地产开发产业链,进而迈入湖北房地产公司第一方阵。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利用旗下《大武汉》的刊号资源和专业经验,与湖北省内旅游景点合作,向旅游业渗入,协助华信集团开展旅游项目,创办《豫风楚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对旅游业渗入主要表现为软渗透,基本策略就是找到一个可以出硬件并且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宣传渠道优势,加速旅游地信息传播。

(四)新媒体转型战略

在互联网时代,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于传媒产业更是如此。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媒集团不得不进行新媒体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避免被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开展了长期的新媒体转型。

2008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腾讯集团合作创办了“大楚网”,依托腾讯集团QQ传播的优势,为湖北人民提供新鲜资讯。受到“大楚网”的鼓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更加积极地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201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成立新媒体集团,在组织架构上保证集团互联网转型。笔者以手机客户端“i楚天”为例,简要阐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与新媒体融合中“新闻+服务”的模式。

“i楚天”于2014年6月12日正式上线,是《楚天都市报》研发的应用于地区的资讯和生活服务型手机应用软件,主要传递本地的民生新闻、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设置有“新闻”“爱购”“社区”“我(个人)”四大板块,涵盖了当日新闻、本地生活在线消费、人气论坛随身互动、无线商业营销创新等。在“新闻”这一主版块下面细分了很多子版块,包括“最头条”“最武汉”“最活动”“体育频道”“健康频道”“大学生活”“快乐孕”“奢侈品”等18个版块,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点击自己感兴趣的版块,阅读更加省心省力。“新闻”版块的设立是专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爱购”版块的设立是“新闻+购物”的融合,“购物”版块还定期推送团购信息、土特产购买信息,扩大自己的种类,力求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社区”版块的设立是“新闻+娱乐”的体现,在“社区”中,用户可以在留言板留言聊天,也可以阅读小编定期推送有趣的奇闻逸事,并留言与小编互动。

(五)部门整合、组织架构改革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内部也经过一系列的部门整合和结构重组。首先整合了资金管理部门,集中集团财务处理权力,资金调度、收益分配等财政大权集中到总部,实行财权统一。此外,整理集团财务业务到一个组织系统中,统一报账、工资发放等。在2001年将技术部单独设立,更新系统、重装机房,以便技术部有能力承担集团中所有新闻的采编及后期制作,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运行。2012年成立新媒体集团,在组织架构上来保障集团的互联网转型。

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转型战略的思考

(一)坚持内容过硬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转型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内容过硬,强化深度报道。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金字招牌是《湖北日报》,作为省级党报,《湖北日报》一直在内容上下功夫,加强主动策划意识,注重深度报道。比如,连续三年推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型系列报道,发布《风起中三角》《逐梦第四极》《澎湃中国心》等,成功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

坚持报道内容真实可靠、报道有深度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直以来坚守的原则,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得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品牌价值越来越高。

(二)加强与媒体深度融合

与媒体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全媒体战略是长期发展方向。在互联网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有“大楚网”“荆楚网”;手机客户端有“i楚天”“楚天神码”等;微博上也开通相关账号;在微信建设方面,不仅建设了旗下各种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也利用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制作推广其他微信公众号,“如武汉公安”微信公众号,让市民在手机上就能办理户政、交通、出入境等100余项审批事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技术上帮助制作的微信公众号都是以“便民”为出发点,体现了一个以党报为核心的传媒集团的人文关怀。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媒体的融合不是内容上的复制粘贴,而是利用技术加强内容的视觉效果,利用平台增加各种服务,并让这些服务成为新的价值增长点。

(三)资本运作何去何从

由于股市波动不稳,证监会发言人多次表示,证监会有意创业板禁止借壳上市。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上市方式正是采取借壳上市的方式,从2007年开始多次与国药科技协商,达成合作意向,步入上市融资的道路。“借壳上市”是新闻出版集团上市的常用方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均是通过借壳上市登陆A股市场,上市筹资可能成为新闻传媒集团未来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如何实现上市融资,为接下来的发展注入资金动力确实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丽芸,刘瞳,杨亚中.新媒体客户端:传统纸媒数字化发展的新途径.新闻传播[J].新闻传播,2013(8).

[3]杨兼.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思考——以《楚天都市报》的转型为例[J].媒体时代,2011(6).

[4]郭全中.从单一传媒业到多元化文化产业结构——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产业转型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5).

[5]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J].现代传播,2004(2).

猜你喜欢
思考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