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学热点研究

2016-03-29 10:27孙银龙
传播与版权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利法数据分析

孙银龙



专利法学热点研究

孙银龙

[摘 要]CLSCI期刊是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16种法学类重点核心期刊,此期刊每年收录与专利法相关的优质论文,该论文的内容代表了专利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前沿性理论研究。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专利法的研究趋势,将专利法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了CLSCI的专利法论文数据,并深入剖析其内容,明晰专利法的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专利法;数据分析;热点评析

[作 者] 孙银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一、引言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大幅提高,其中专利在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激励创业创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我国专利法的研究动态,笔者以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16种法学类重点核心期刊(CLSCI)①全称“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译为“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目前CLSCI仅指《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等15种重要刊物,外加中国法学创新网的“刊海纵览”栏目的《政治与法律》。发表的知识产权法学成果和“2011—2014年知识产权法学研究趋势分析”为根据撰写2015年度年终热点评析。笔者在统计数据和分析热点评析时运用了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以及基本的归纳法,得出2015年度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共45篇,而2011—2014年在CLSCI上发表的知识产权法学论文总量仅分别为52篇、55篇、42篇、63篇。当然知识产权法学论文主要包括著作权法论文、商标权法论文、专利权法论文以及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论文四部分,本文侧重于专利法数据和热点分析。

二、专利法数据分析

2015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的16种CLSCI法学期刊发表知识产权法论文45篇,其中,涉及专利法内容的论文共9篇,占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发表总量的20%,仅次于著作权法。

在专利法论文数量上,中国法学创新网16种CLSCI法学期刊于2011—2014年发表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分别为5篇、9篇、4篇、13篇,②本数据参见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的“2014年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热点评析”,http://www.iprcn.com/IL_Zxjs_Show.aspx?News_ PI=5355。相较2014年的13篇专利法论文,2015年的专利法论文数量明显下降,分析数据可知,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呈现“一低一高、大小年发展态势”。

在专利法占知识产权法论文总量的比重上,中国法学创新网16种CLSCI法学期刊于2011—2014年发表专利法论文的数量分别占当年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发表总量的9.6%、16.7%、9.5%和20.6%,③本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的“2014年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热点评析”推算得出的结果,参见http://www.iprcn.com/IL_Zxjs_ Show.aspx?News_PI=5355。从数据结果可知,2015年专利法占知识产权法论文总量的20%明显高于前三年专利法论文所占比重,但略微低于2014年专利法论文所占比重。

从2011—2015年的专利法数据统计来看,专利法论文发表数量和所占知识产权论文总量的比例时高时低,但平均每年发表8篇专利法论文,所占比例均在15.28%。

三、专利法学研究热点及评述

2015年涉及专利法内容的CLSCI论文共计9篇,具体如下:湖南大学法学院王晓晔的《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法学院蒋舸的《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惩罚性赔偿”之非惩罚性》、德国慕尼黑大学魏立舟的《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从“橘皮书标准”到“华为诉中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王先林的《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罗娇的《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内涵、费率与适用》、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李黎明的《专利侵权法定赔偿中的主体特征和产业属性研究——基于2002—2010年专利侵权案件的实证分析》、中南大学法学院刘强的《自我复制专利侵权问题研究——以3D打印等自我复制技术为视角》、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宁立志和周围的合作作品《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以及《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探究》,仔细研究9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便知,2015年度的专利法论文以热点案例和司法动态为导向,关注焦点相对密集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明显,主要集中在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的关系、专利侵权的认定以及赔偿方式和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用率。

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和专利法文章的内容归纳其特点:

(一)以热点案例为视角,研究领域学科交叉

研读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我们发现此年度的文章多以热点案例为视角,深入剖析案例争议焦点,将复杂案例的疑难点与专利法的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既解决公司或企业的实际难题,亦推动理论知识的应用化,如以华为公司诉中兴案为例解析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以华为诉IDC案为例研究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等等。

当然,这些案例大多发生于公司企业之间,且该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与国际化的专利知识接轨,同时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如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交叉、专利法与著作权法的交叉、专利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交叉等等,体现了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学科交叉特点,同时彰显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性。

(二)标准必要专利与反垄断法备受瞩目

如上所言,2015年度的专利法文章学科交叉明显,以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交叉最受瞩目。如王晓晔在《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诉讼问题研究》文中论述,标准必要专利与一般专利相比具有特殊性,必要专利权人在其专利许可市场占支配地位,权利人收取过高的专利许可费或者请求法院制止专利侵权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因此协调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院显得尤为重要。魏立舟在《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法规制——从“橘皮书标准”到“华为诉中兴”》文中梳理标准必要专利情形下反垄断抗辩在欧盟以及德国司法体系的历史演变,同时对反垄断抗辩的成立要件进行了重构,提出了“五步骤+三保留”的规则。王先林在《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文中提出了在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合理性分析。

为了确保专利权人继续参与标准的制定,又要确保标准实施者能够使用该标准,罗娇在《论标准必要专利诉讼的“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内涵、费率与适用》一文设定了FRAND许可费率的计算方式,同时说明FRAND许可与强制许可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间的关系及程序衔接问题。宁立志和周围在其合作的《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文中提出,为了避免延展性许可费条款被滥用并对市场竞争造成实质性损害,对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内在法律机理进行剖析,以明确延展性许可费条款的合理适用界限、违法特征以及规制手段。

(三)关注司法动态,引入新的赔偿机制

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方面,我国一直遵循补偿性赔偿原则,但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7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5条引入了新的惩罚性赔偿机制,针对惩罚机制的惩罚性以及惩罚的计算方法,学者和专家们各抒己见。

蒋舸在《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惩罚性赔偿”之非惩罚性》一文,指出著作权法与专利法应引入加重赔偿,但不应追求惩罚目的,“惩罚性赔偿”的术语在创新规则体系中有误导性。诚然,在著作权与专利法领域,加重赔偿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案中的完全补偿,特殊情况下也可追求宏观层面的最佳预防,但不应超出预防之需追求非功利的惩罚效果。加重赔偿之“非惩罚性”能够缓解其与填平原则的冲突,有助于降低主观要件给损害赔偿带来的不确定性。李黎明的《专利侵权法定赔偿中的主体特征和产业属性研究——基于2002—2010年专利侵权案件的实证分析》一文则根据不同产业区分的特征,设计了多种赔偿计算方法。

(四)恒久焦点问题之专利侵权认定

为了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我国建立了专利法的保护制度,但要区分哪些属于侵权行为,哪些属于抗辩事由,因此专利侵权的认定和抗辩事由一直属于专利法的焦点问题。

在专利侵权认定方面,如刘强以3D打印等自我复制技术为视角,在《自我复制的专利侵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3D打印等技术领域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当在专利权用尽规则中适用“制造和使用”二分法,将自我复制视为制造行为并认定其构成专利侵权,以满足专利权人合理的利益预期。

在专利侵权的抗辩事由上,宁立志和周围合作的《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探究》一文揭露:设置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的初衷旨在鼓励科学研究和发明,但是我国现行《专利法》对非营利性实施专利条款的规定尚不完善,因此我国应针对非营利性实施专利行为的正负效应以及法律要素等内容做进一步解析,建立一套清晰、可操作的适用标准。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015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的16种CLSCI法学期刊知识产权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剖析发现,专利法的研究在注重永恒焦点话题的同时,也在关注其他方向,如国际化视野、理论结合的分析方法等。

我国专利法现阶段还处于不完善状态,但为了能够使得我国专利法越来越科学和完善,我国应在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方面,强化理论实践分析,用体系化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案例难题;另一方面,放眼国际化,积极借鉴域外国家在专利法方面的科学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或者合理做法,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利法数据分析
美国新专利法下的“现有技术”(上)
Fintech可专利性初探——兼议《专利法》第2条修改
当然许可期间专利侵权救济探讨——兼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3条第3款
专利侵权行政执法的边界——兼论《专利法》第四次修改
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谈专利法中的分案申请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