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探讨

2016-03-29 14:10于胜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毒蛾放蜂周氏



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探讨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属膜翅目小蜂总科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周氏啮小蜂属是杨忠歧教授等人在1985年调查美国白蛾天敌昆虫时发现,并于1989年记述发表的一个新属新种。

1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 1.1~1.5 mm。红褐色稍带光泽,但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触角各节褐黄色;上领、单眼褐红色;3对足及下领、下唇复合体均为污黄色;雄成虫体长1.4 mm左右,近黑色略带光泽,胸腹节色较淡,腹柄节、腹部第一节基部为淡黄褐色,触角及两分裂的唇基片黄褐色,足除基节色同触角外,其余各节均为污黄色。卵初产时白色,半透明,牡蛎形,长0.054~0.065 mm,大的一端宽0.021~0.033 mm。幼虫蛆形,无头无足,自由生活于寄主蛹内。蛹长1.2~1.7 mm,体白色,腹部收缩,体色逐渐由白色变为浅黄色,腹部微呈黑色。

1.2生物学特性。白蛾周氏啮小蜂1年可发生4~7代。以老熟幼虫在美国白蛾蛹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初成蜂羽化。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时,1个世代发育时间为15 d。白蛾周氏啮小蜂雌成虫在羽化后的当天即可产卵。既可咬破美国白蛾蛹体外的薄茧将卵产于蛹体上,也可找到美国白蛾的老熟幼虫,爬附于幼虫体上,用产卵器刺蜇寄主,注入毒液,促使其提前化蛹。

2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技术

2.1繁蜂寄主。白蛾周氏啮小蜂虽然在自然界中寄主的种类很多,不仅可寄生美国白蛾,还可寄生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天幕毛虫、榆毒蛾、舞毒蛾、侧柏毒蛾、杨雪毒蛾、银杏大蚕蛾、野蚕、柞蚕、亚洲玉米螟、菜粉蝶、卫茅巢蛾、国槐尺蛾、卫茅尺蛾、大袋蛾、杨扇舟蛾及桃剑纹夜蛾等多种昆虫的蛹,也可重寄生于寄生蝇的幼虫或蛹,但在大规模人工繁育生产中,以柞蚕蛹为寄主为好。主要是因为柞蚕蛹容易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个体大、繁殖系数高,且资源丰富,成本低,易于获得,能终年大量供应。

2.2寄主的处理。寄主的健康状况是繁蜂成败的关键,接蜂时必须剔除死亡、感病及不健康的蛹,只选用健康的柞蚕蛹作为繁育寄主。接蜂前,将柞蚕茧外面的浮丝剥去,首先在带有茧蒂的一侧削开一口,观察蛹的颅顶板。若颅顶板发白、且色泽新鲜则为健康蛹,如果颅顶板发黄或色泽发污,则为死蛹或不健康蛹。然后,再于茧的另一端削开一口,并用刀尖挑出柞蚕化蛹时的蜕皮。削茧时应掌握好下刀的深度,避免削到蛹体,两端的开口为直径1.5~1.8 cm的圆形或椭圆形。削好的茧既可直接用于接蜂,也可放回冷藏室贮藏备用。

3 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放蜂技术

3.1放蜂时期。白蛾周氏啮小蜂可以爬附在美国白蛾的老熟幼虫体上刺蛰,促其提前化蛹,然后产卵于美国白蛾蛹中,也可在美国白蛾蛹期直接在蛹体上产卵寄生。因此,放蜂防治的最佳时期是美国白蛾化蛹初期。

3.2放蜂时间。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进行,阴雨和大风天气放蜂效果差。放蜂时最好选择下午日落之前和日出之前,这一段时间气象因子较为稳定、无风、空气湿度较为适宜。如果放蜂量较大时,放蜂时间可选择在早晨5:00~9:00时,下午17:00~20:00进行。炎热的中午时段,不适合放蜂作业。

3.3放蜂方法。在美国白蛾发生的林中,如果树冠较低或树干上有细技条,可将小细枝折断,将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茧蛹从削口处挂在树枝上即可。如果树冠较高或树干上没有细枝条,则可用大头针将茧蛹固定在树干上。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可采用逐株放蜂,也可只在有美国白蛾发生的树上放蜂的方法。

4 结论

天敌防治不同于一般药物防治,白蛾周氏啮小蜂放蜂后具有在自然环境中多次繁殖、多次寄生的作用,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仅能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而且对其它害虫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收到“一虫多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刚柔.中国森林昆虫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张执中.森林昆虫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林业局于胜伟

猜你喜欢
毒蛾放蜂周氏
放蜂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提高樱桃坐果率措施有哪些
田间不同放蜂量防治玉米螟试验
池州学院研究中心简介: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中心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如何防治肾毒蛾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赤眼蜂不同放蜂量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