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研究

2016-03-29 15:42李宏德
甘肃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

李宏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子管理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对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研究

李宏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子管理站,甘肃定西743000)

笔者总结了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农村;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思考

在农业结构转型跨越式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面前,“三农”工作在农村工作中发展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工作应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种植业的规模化和区域特色农业品牌的创建能力。近年来,农村地区把种植业作为“富民强农”的支柱产业,按照“提升规模,扩大面积;提升品质,扩充良种;提升品牌,扩大市场;提升加工,扩大贮藏”的“四提四扩”总体思路,扩规模、建基地、引良种、扶龙头、活流通、扩贮藏。不断加大种植业开发力度,为推进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立足资源优势,产量质量并举,增产增收并重”的原则,在加大“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发力度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优化区域结构、发挥比较优势上。一是在农业生产布局上,以市场为引导,依靠政府推动,促进主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向最适宜区和优势产区集中,打破大而全、小而散,自给自足的传统种植模式。二是在专业化生产上,加快专业村发展步伐,促进专业生产分工。三是在规模生产上,扩大马铃薯特别是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特别是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建成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面上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是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

在农村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以科技为动力,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一是加大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力度,把品种改良和提高品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优质高产品种明显增加。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力度,建立管理机构,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组建市场信息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正规化管理轨道。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行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技术服务相配套,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举办科技示范样板,大力推广农业旱地和水田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把农业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促进农业质量和效益提高。

(三)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带动力量

近几年,农村地区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采取搞好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发挥区域优势;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加工转化;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推进“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突出推进马铃薯产业化、药材产业化发展。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经营。二是重点培育和扶持了马铃薯、辣椒、豆制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三是着力抓了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从而使广大农民在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带动下,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积极主动地调整农业结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产品结构优化。

(四)加大投入力度,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为了积极稳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引导和扶持的力度。首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典型,充分给予肯定,鼓励扶持发展,并总结推广,大力宣传,指导面上工作,用典型示范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其次,制定政策和扶持措施,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办法对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给予扶持。还通过“种子工程”建设,建立优质药材、农作物品种繁殖基地等,为农民调整结构和生产提供服务。农村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在政府引导、服务和政策的推动下,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农业抗旱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一是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就农村地区来说,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比较效益低下,难以提高种植业的综合效益。二是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规模经营没有形成气候。目前,许多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在产业分布、选择优良品种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的结合点还把握不够,“一村一品”等专业化政策实施还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农村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但又缺少人才。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力素质较低。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造成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农村中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二是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基层干部中,还有许多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他们文化偏低,不善于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沟通、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上来;部分镇、村干部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对策

(一)抓农业产业化,在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上有新突破

发展种植业规模化,对推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认真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现龙头企业的带动。二是当地政府部门要提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三是建立与企业连接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不贪多、求大、求全,抓精品、抓亮点。同时积极寻找市场,开拓市场,让基地真正成为增加农业收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四是积极发掘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及时转变观念,走出“政府包揽市场”的误区,发展经纪人队伍,搞好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农民在产业化过程中真正得到更大的利益,达到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加速农村地区种植业产业化进程。五是加快农村市场建设,重点是加快农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把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作为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产品的认证上有新突破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热点,它不仅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还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于推进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积极抓好质量安全的标准、检测、认证、推广、监督和信息六大体系建设。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检测作为工作重点,力争有较大突破,争取有农产品或基地得到认定。

(三)抓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和基地建设是新阶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农村地区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推广机构转变推广模式的需要,也是应对农范带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编辑:张琼琼)

F326.1

A

1673-9019(2016)02-00-0

2016-01-06

李宏德(1990-),男,甘肃定西人,主要从事马铃薯良种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统产业化之路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