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皮甜瓜新品种‘众云18’春大棚高品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30 03:45张国臣张玉林
中国瓜菜 2016年6期
关键词:拱棚有机肥大棚

张国臣,张玉林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发展中心 河南开封 475101)

‘众云18’属绿色网纹厚皮甜瓜新品种,近年来在河南多地开展了栽培示范。开封市祥符区2014—2015年在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引进栽培2年,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

1 品种特性

株型紧凑,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发育期38 d左右,果实长椭圆形,单瓜质量2 kg左右,果皮绿色,表面覆均匀密网,果肉橘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左右,品质上等,极耐储运,适宜春季大棚栽培。

2 高品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1 高品质栽培技术模式

采取大棚+地膜+滴灌栽培方式,施足优质有机肥,有机肥占总施肥量90%以上,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优化群体密度,中低位留瓜,以质留瓜定产;规范管理,产出含糖量高、风味浓郁、口感爽脆、外观鲜美的高品质商品厚皮甜瓜。6月上旬收获第1茬瓜,单瓜质量0.8~1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6月下旬收获第2茬瓜,单瓜质量为1~1.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8%。每667 m2产量约3 000 kg,产值3万余元。

2.2 简约化高效生产管理及经营模式

大棚+地膜栽培,比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减少用工50%以上;使用肥水一体化滴灌设施,肥水管理减少用工70%~80%;采用氯吡脲喷花保果比人工授粉减少用工50%以上;农户自育优质壮苗,比购置商品苗每667 m2节本增效1 000元。采用以上模式,2人可管理0.4~0.5 hm2生产田,生产高档商品厚皮甜瓜,精品包装,定位城市高端消费群体(超市),每kg销价12~14元,当季产值可达18万~20万元,成本折合约4万~5万元,实现效益14万~15万元。

3 大棚选址及设施要求

选择近5~7年未种过瓜类、未发生根结线虫危害的大棚;新建大棚除满足此条件外,选址以村庄南部较好,且地势高,水源、水质条件好,远离交通主干线约100 m,大棚方位为南北走向。大棚以无柱钢结构最优,土壤以沙壤土最佳。农户小规模生产可自配压力罐,配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滴头间距50 cm,规模化生产可统一规划配套。

4 培育健壮大苗

促早上市,可选用10 cm×10 cm×12 cm营养钵,培育5~6片真叶壮苗,苗龄35~40 d。

4.1 营养土及有机肥料准备

因有机肥在低温季节不易充分腐熟,营养土配制及田间所用有机肥料应在年前9—10月份准备完成。在1月份,将配好的营养土及腐熟的有机肥露天摊开10~15 d,冻死残留害虫。床土可就地取材,选用大田耕层熟土,沙壤土要适配粘壤土调成中壤土,以防移栽时散坨。土壤与有机肥的比例为6∶4;有机肥料通常选用鸡粪(猪粪)与牛粪,其比例为1∶3~4。有机肥与土壤进行混合过筛,每m3营养土配入1~1.5 kg18%过磷酸钙。营养土装钵前留取10%营养土混配杀菌剂作盖种用,按1 m2使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10 g计。

4.2 确定适宜的育苗时间

豫东地区育苗时间为1月下旬,3~5 d内为晴天时播种。

4.3 选定适宜的育苗方式

方式1:根据生产规模自建微型日光温室育苗,微型日光温室+小拱棚+地膜,或微型日光温室+地膜+地热线。方式2:4膜1苫育苗——大棚+中拱棚+草苫(棉毡)+小拱棚+地膜。方式3:3膜1苫育苗——大棚+中拱棚+草苫(棉毡)+地膜+地热线。1月中旬,在大棚中部滕茬40~50 m2,搭建中拱棚,宽2.8 m,内设2个1.2 m宽的小拱棚。床畦地面整平,营养钵用营养土装平,待播。

4.4 浸种催芽

浸种前选晴天中午晒种3 h,采用55℃热水进行温汤浸种后,滤去秕子,搓洗种皮。然后用拧浄水分的湿纱布,分层包裹种芽,放在25~30℃环境中催芽,25~30 h后检查发芽情况,待芽长2~3 mm时停止催芽,放在10℃的环境中待播。

4.5 播种

浸种时,开始密闭大棚与拱棚2~3 d,提高地温。然后对床畦灌水,采取渗灌方法渗透营养钵,一般床畦放水量达到营养钵2/3高度即可。渗灌后,钵内营养土平面低于上口1~1.5 cm较好,浇水3~4 h后即可播种。播时按芽长分批播种,芽长较短者播在床畦南端。播种穴深约0.5 cm,种芽向下,覆盖1 cm厚的营养药土,并轻按压。播后根据育苗方式加覆盖物。做到钵平,覆土厚薄一致。

4.6 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小拱棚气温控制在35℃左右,夜间20℃以上,播后30 h检查出苗情况,16:00揭开地膜查看,子叶露土60%~70%时将地膜除去,大棚小放风,至拱棚内苗床气温降至18~20℃时关闭风口,下半夜气温保持12~13℃。齐苗至真叶展出,白天 22~25℃,上半夜 16~18℃,下半夜 12~13℃,下半夜气温高于14℃,易形成高脚苗。真叶展出后,白天 22~30℃,上半夜 16~20℃,下半夜 15~17℃。定植前1周,逐渐加大放风量炼苗以适应棚环境。

5 适时定植

5.1 合理确定定植时间

豫东地区,大棚+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时间常年在3月上旬,根据当年冬春气候特点灵活调整,以3~5 d内10 cm地温稳定14℃以上时定植。

5.2 施肥、整地、做畦起垄、定植

每667 m2施腐熟的优质畜禽粪(鸡猪粪)8~10 m3,多元微生物肥料 5~10 kg,普撒后深耕 25~30 cm,旋耕1~2遍。南北向起垄,垄高约22 cm,小垄距55~60 cm,大垄距75~80 cm,株距50 cm左右,每667 m2定植2 000株左右。要求定植前1周将垄做好,覆地膜闭棚提温;并在棚中间留1畦,用棚膜衬底做一温水池,定植时每穴浇温水500 g;选晴天定植;定植前1 d,使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 000倍+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 000~5 000倍淋浇瓜苗,每株约浇药液量25 g,预防根际病害、蚜虫、粉虱等害虫。定植后3~5 d,将垄面整平实,然后铺好滴灌带,覆黑色地膜或双色地膜。

6 定植后的管理

6.1 整枝、吊蔓、保瓜、留瓜及吊瓜

采取单蔓整枝,在植株6~7片叶期,及时用尼龙绳吊蔓。第1茬瓜,保留7~8节侧蔓坐瓜,7节以前不留侧蔓。上午花开放时及时用坐瓜灵喷花,11时前完成喷花。坐瓜后在瓜前留2~3片叶摘心,幼瓜至鸡蛋大小时,选留1个瓜形椭园、端正、瓜柄粗壮的幼瓜,摘除其余幼瓜,及时吊瓜。第2茬瓜,摘除第9~10节侧蔓,保留11~12节侧蔓坐瓜,择优选一。第2茬瓜选留后,及时摘除留瓜节位以上的侧蔓,22节打顶,顶端留2个侧蔓,每蔓留5~6片叶摘心,平行绑缚于顶层钢丝上,以增加营养面积。第1茬瓜采收后摘除其下老叶。

6.2 温湿度及水肥管理

6.2.1 温度调控 早春3月份,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节温湿度。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上午气温回升快,中午前后易造成高温伤害,要逐渐加大放风量,维持适温区间;5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第1茬瓜成熟期和第2茬瓜膨大并进期,光照强、气温高,应加强昼夜通风管理,温度及土壤湿度管理要首先满足第1茬瓜高品质要求。缓苗前白天27~30℃,夜间20℃左右;缓苗后通风降温,花前白天25~30℃,夜间15℃左右;开花至留瓜期白天27~30℃,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白天27~30℃,夜间15℃;成熟期白天28~30℃,夜间12~15℃。

6.2.2 水肥管理 缓苗期土壤湿度75%~80%,伸蔓期60%为宜,开花坐果期60%~70%,果实膨大期75%~80%,果实成熟期55%~60%。定植后第2天开启滴灌设施,约25~30 min渗透到垄底即可;在每茬瓜膨大前中期15 d内水肥一体化滴灌2次,每次滴施全水溶腐植酸液肥(含螯合态中微量元素)10 kg+滴灌用硫酸钾型(高钾中氮)复合肥10 kg,根据肥料要求,经2次稀释后加入施肥罐。从第1茬瓜膨大中期开始喷施0.3%磷酸二氢钾,每5~7 d喷施1次,连喷3~4次。

6.3 病虫害防治

中后期注意预防蚜虫、白粉虱、潜叶蝇及细菌性病害,采取棚四周覆盖2 m高防虫网,棚内吊挂黄色粘虫板诱杀防治害虫。

6.4 适时采收

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剪留T型瓜柄,放置阴凉处,分级,包装上市。一般10:00—11:00前采收可保鲜脆品质。

猜你喜欢
拱棚有机肥大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