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问题冷思考的学术力作
——评《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

2016-03-30 15:2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金融危机危机

戴 德 铮  陈  跃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热问题冷思考的学术力作
——评《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

戴德铮1陈跃2

(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赵福浩博士通过多年潜心研究,撰写了《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选题、立论、框架、内容、方法上均有“使人眼睛一亮”的地方。具体分析,有四方面的优点和特点:

一、选题、立论与求真精神,值得首肯

2007年底美国金融危机刚刚出现,作者就敏锐地关注这一危机的蔓延及其影响,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来分析解读这场经济金融危机适逢其时。一方面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借鉴和启示,另一方面又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视角探讨美国的金融危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色。

作者为了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在研究现存的、能够收集到的其他论述美国金融危机的材料、著述的基础上,“尽力啃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特别对《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探讨。并且在专著中用一章的篇幅,介绍了相关思想。最后的结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理论”是“认识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的科学依据”,是“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理论指导”。

二、框架、内容与问题意识,呈现智慧

该专著的纲目设计有一突出特点和优点,就是有鲜明的针对性。一方面,针对当今人们对美国金融危机“最希望知道什么”,特别是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另一方面,针对学术界争论最集中、分歧最大的问题,尽量告诉读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该书对有关美国金融危机的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而有见地的介绍和评述。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性质、发生、发展、影响、结果,进行了实事求是、而又客观具体的叙述、判断。

该书对美国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到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危机;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危机、霸权主义扩展等的介绍,历程清晰,具有学术气息。

作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综合原因共同推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是美国超级垄断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导致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的结果。重要原因是有“规律”的因素,每隔5~10年,经济危机就会周期性的发生,新自由主义泛滥、经济全球化、美元霸权、金融财团作祟等因素,均起了重要作用。其直接原因是货币政策严重失误,超前消费生活方式恶性蔓延,金融衍生品极度膨胀,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缺陷与监管失败。作者对根本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的设计,展示了问题的方方面面,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又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要害。

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链条,该书也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表述: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是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率上升的原因是透支和超前消费,透支和超前消费盛行的原因是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加剧,贫富分化加剧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同历史上的大多数经济危机一样,也是一种生产相对过剩所导致的危机。只是这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次贷危机是由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难以销售引起的,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造成的后果。

该书对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狂飙”的“世界应对”,进行了宏观地评述。尤其对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等的“应对”进行了专题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各国的自我“救市”,基本面应该肯定。成功“合作救市”是这次“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一条国际经验,再次证明国际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并且行之有效。

三、见解、方法与创新思维,彰显功力

该书对马克思恩格斯虚拟资本、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系统探讨、梳理和综合。使之成为一个层次清楚、脉络清晰、便于掌握和运用的科学理论;使之成为该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这场危机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意图、工作、见解、成果,在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著作中似不多见,是创新性的努力。

该书通过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美元霸权、金融财团的掠夺深入考察,得出了别开生面的学术见解。所谓“别开生面”,即双启双承的见解。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美国国家更富(当然首先是美国垄断财团群体窜富),成为、并保持住了美国在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它们共同成为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扩展的各种祸源。新自由主义泛滥,成为了重要理论和政策祸源;经济全球化双刃剑行为,成为了重要信息和国际祸源;美元霸权战略与政策的长期推行,成为了经济泡沫、通货膨胀、次贷危机的祸源;美国金融财团的利己劣行,使得美国金融衍生品泛滥,金融欺诈行为猖獗,强取豪夺成风,成为了直接、主观、黑手祸源。另外,该书对次贷危机,对美国金融危机全球影响,对世界各主要大国为此的应对等,均有创新性结论。甚至对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借贷消费和金融衍生品泛滥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和利润率不断下降之间关系等的分析,也有独到见解。

该书在“析疑匡谬”方法的运用上下了真力气,取得了“一招鲜”的效果。作者决定写这篇大文章的时候,是美国金融危机刚刚冒头的时候,文章的杀青又恰逢这次危机的沉底后爬升。跟踪研究、廓清是非都需要毅力、力气。因为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各方面的认识存在太多的疑问,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判断分歧,要想按照自己学术的框架、思路,成就一本著作,析疑匡谬的任务艰巨。这本书涉及的每一概念、问题、过程、性质、实质、前因、后果、思潮、主义等,学术界均有不同的“声音”,必须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大量工作,而且需要贯穿到研究、成书的全过程。作者扎扎实实这么做了,所以批判意识、立论能力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该书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这次“世界应对”中,中国的正能量作为突出。针对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肆掠,2008年10月,中国政府及时、果断、正确的提出、实施了与科学发展观一致的方略、政策、措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为“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经济工作目标,把保增长的重点放在“促内需”和“调结构”上来,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与此同时,中国真心诚意帮助各国、特别是帮助美国成功“救市”,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内聚力、推动力、影响力。

总之,该书以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地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全过程,深入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影响、应对、趋势等,令人耳目一新,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现实感的作品。

[责任编辑:陈忻]

收稿日期:2015-10-04

作者简介:戴德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跃,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金融危机危机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