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分析

2016-03-30 07:01于凤
大观 2016年2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

于凤

摘要: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日本的历史因素等造就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不仅体现在日本人民的性格上,而且还体现在日本本国的民族文化上。只有了解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才能真正了解日本和日本国民。本文将分析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本民族;民族矛盾

日本文化中民族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日本民族对文明的倡导以及国民的文明程度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国民具有很强的民族优越感;另一方面,日本民族的很多野蛮行径都是世人皆知的,日本国民经常会感到危机四伏。无论是日本本土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于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日本本土学者及国外学者对于日本文化中民族矛盾的研究

一般情况下,接受同一文化体系熏陶的人们会有文化以及性格上的共通性。但是日本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以及国民性格与东方文化的精髓大相径庭。在东方文化的大背景下,日本就像是一个凸起,显示出与其他东方民族极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着实令人费解。为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民族矛盾,日本本土学者以及国外学者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一层层地揭开日本文化中民族矛盾的神秘面纱。对日本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进行研究的国外学者当中,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尼迪克特在其所著的《菊与刀》当中,把菊和刀这两种实际物体精神化,深入分析了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性格当中既有喜欢斗勇的一面,也有谦虚温和的一面。日本人的内心中有自大傲慢的特质但是对待他人却又是礼貌有加的,日本人对待他人的态度经常是尊敬和服从的,但是却又不甘愿受人控制,除此之外,日本人的性格当中忠诚和诡诈共存,勇敢和怯懦同在。我国学者何洁婵在其所著的《从樱花透射日本的民族精神》中,以樱花为引分析日本的审美观以及武士道精神,并通过对日本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樱花以及武士道精神的分析,探究了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日本本土学者付清松写了《日本民族精神矛盾外因的成因探微》,在此文中付清松分析了日本民族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阶段,从日本历史中寻找日本民族性格的成因。

二、日本文化中的具体民族矛盾

(一)日本国民性格的两重性

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国民的性格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日本国民的性格当中常常有一些矛盾性的东西共存,因为日本国民性格中矛盾性内容的存在,有人开玩笑地说日本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民族。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多面性经常会让外国人感到疑惑,因为从日本国民的行为中很难理解人们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意图。日本国民性格的两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日本国民不仅十分重视礼仪而且十分崇尚礼仪,日本国民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呈现出彬彬有礼的姿态,日本国民在幼儿时期就会接受父母老师对他们进行的礼仪教育,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礼仪教育会影响日本国民的一生,在日本国民看来在与人相处时若不遵守礼仪规范就是对人的不尊重,因此日本人在与人初次见面时都会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也有不同度数的专业鞠躬礼,在与人交谈中日本人民习惯于用敬称,日本国民对礼仪的崇尚不仅表现于语言和肢体动作上,也表现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可以说日本人对于礼仪的崇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日本人在崇尚礼仪的同时,又崇尚武力,在集体或者自身的尊严和荣誉受到侵犯时日本人通常会以武力解决问题,日本国民尚武精神的形成,一方面是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历史中小民族只有尚武善武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日本人尚武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人们对武士道精神的推崇上,而且也体现在相扑等运动中。尚武与尚礼在日本国民的性格上得到了共存,很好地体现了日本国民性格的两重性。其次,集体性和个体性的共存是日本国民性格双重性的又一重要体现。日本国民在社会活动和团体活动中,通常会努力协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与团体中其他人的思想相同或相近,与欧美人士不同的是日本国民和日本团体并不强调个人主义,而是更加强调个体对于集体的依附。团结协作自然是一种社会进步需要的力量,但是过度的依附群体,过度统一的思想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又不完全统一。此外,在与国外交往交流时日本国民所表现出的并不是集体性,而是个体性,如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很紧密,但是日本并不完全地依附于美国,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日本人对于集体的高度依附性只限于国内事务,在对外事务中,日本国民非常强调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立场。再次,日本国民对于神力和人力同样推崇是日本国民性格两重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日本国民信奉神道教,他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并且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这样的信仰使日本国民崇尚神力,日本国民相信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只受神的安排,日本国民相信通过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可以让神感受人的意愿,因此日本国民对意志力非常重视,虽然日本国民非常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但是人们同样相信人自己必须刻苦努力才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这也构成了日本国民性格的两重性。

(二)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第一,日本人异常重视传统,但是日本却也具备进步性。日本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已经接近如痴如醉的地步,日本民族坚守着他们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艺术等方面,如在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减肥方式,减肥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语,然而日本民族对于相扑活动的热度却不受世界范围内减肥浪潮的影响,在日本传统体育竞技比赛相扑中,对峙的两个人都需要具有肥硕的身材,而且在相扑运动中,选手们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习惯,不仅生活规律与传统相扑选手的生活规律严格相似,而且选手们的衣着和配饰也严格以传统相扑比赛中对不同等级选手的要求相匹配,身处当代社会的日本国民们从未想过放弃这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又如日本的舞蹈也具有浓烈的传统舞蹈特征,日本传统的舞蹈是神道教舞蹈,在神道教的教义中不能够惊扰神灵,因此神道教舞蹈一般情况下动作幅度都不大,东方舞蹈虽然不像西方舞蹈那般狂热,但是在东方舞蹈中强调舒展身心,肢体动作不用拘束,然而日本舞蹈则需要舞者们压抑真实的感受,肢体动作必须收敛。虽然在一些文化形式上日本仍旧固守着传统,但是日本的教育事业却是非常发达的,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男子的识字比例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而女子的识字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五。除此之外,日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活方式,积极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国民生活的不断进步是日本文化中的一对民族矛盾。第二,儒学思想与功利主义在内容上是相互对立的,但是这两种矛盾的信仰和思想在日本文化中却是共存的。儒学起源于中国,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受到儒学文化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神道教的教义,在日本内部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儒家信仰。在儒家信仰的陶冶下,日本国民的禁欲思想和纲常化观念逐渐形成,然而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统治者鼓励与西方进行贸易交往,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借机传入日本,西方的功利思想对日本的儒家信仰产生了威胁,因此日本文化中既有儒学文化的内涵也有功利思想的影响,这两者相互矛盾的思想信念共存于日本文化当中。虽然矛盾的二者共存于日本文化当中,但是儒学文化和功利主义二者的力量不能够完全支撑起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中儒学思想与功利主义的矛盾性使得日本民众在对待家庭时,具有明显甚至是强烈的纲常色彩,家族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遵从着各自的等级,在社会交往和社会运行中日本国民却是利字当头。第三,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柔美飘逸、恬淡温和,武士是日本国民非常崇拜和尊重的人物,武士善武好斗、英勇刚毅,人们对于武士的喜爱程度与对樱花的喜爱程度大体上是相似的,樱花以柔美示人,武士以刚毅著称,截然相反的形象却得到日本国民一样的热爱,很多人很难理解这种现象,在日本人看来,当风吹过时绚烂的樱花漫天飞舞的景象是异常壮观的,与武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具有相通之处。

(三)日本文化中民族的劣根性

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导致了日本国民内心某种程度上的扭曲,注定了日本民族带有劣根性。日本国民的心理特质也导致了日本社会中军国主义之风盛行,日本文化中民族的劣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日本国民追求完美,希望把每一个细节都能处理的很好,能够让自身沉浸在美的氛围当中,然而日本国民对于美的追求已经变得过分偏执,很多时候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已经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导致日本社会中的暴力事件频发,不遵守道德底线地追求美,最先影响到的就是儿童。儿童本来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比较弱,在过度追求美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很容易滋生暴力倾向,日本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并且日本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所使用的残忍手段也不断“创新”,除此之外,日本社会中的黑社会组织非常庞大,而庞大的黑社会组织竟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可见日本社会中的黑暗力量正在不断扩张,恐怖的社会环境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其次,等级制度以及性别歧视导致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低,甚至是出现家庭暴力等问题。在日本文化当中,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丈夫为孩子服务,就算是才华非常出众的女人也躲不开服务丈夫、服务家庭的宿命,因此家庭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于男性。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男人们的工作压力很难得到释放,长期的生活压抑会造成变态心理,有一些男人也会在家中宣泄自己的压力,而女人通常会成为男人们宣泄压力的对象,就算是丈夫对妻子施虐,妻子也不能够反抗。

三、日本文化中民族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日本文化中民族矛盾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日本是典型的岛国,日本作为一个被海环绕的岛,岛上的耕地面积非常有限,日本所处的地壳板块活动比较活跃,导致日本境内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苛的自然环境使得日本国民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抵抗自然灾害,才能生存下来,也因此日本国民在活动中更加重视团结性和集体性。由于日本四周被海围绕,导致日本的民族迁徙只能在岛内进行,在岛内进行的民族迁徙不会让日本民族丢失过多的原有文化,同时也使日本国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排他性。日本独特的环海位置使得日本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受到影响,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较少,这就是为什么不论日本社会时代如何变迁,日本国民都会固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都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日本国民危机感的重要因素,日本四周的海水对于日本来说是一种威胁,如果海平面上升日本国民将会受到损害甚至整个日本民族都会灭亡,这是让日本国民充满危机感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日本耕地面积有限,如果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需要依靠进口,那么本国人民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日本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得日本国民有更多的机会来探索海洋的奥妙,帮助日本国民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海技术。

(二)日本历史因素的影响

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人们对于武士道的崇尚都与日本历史的发展密切相连。武士作为社会的一个阶层得到正式的确定和认可是在镰仓木府统治时期,自那个时候开始,武士精神在日本境内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武士精神之所以能够得到千百年的传承,一方面是因为武士道认为对待主君必须绝对服从绝对忠诚,名誉比生命更加重要,虽然后来武士阶层在社会上消失了但是武士精神在日本社会却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开始时武士精神和武士道得到人们的推崇,是因为武士道的精神符合统治者的利益,统治者支持武士阶层的发展,也支持武士精神的传扬。

四、结语

任何事情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不仅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历史等因素也导致了民族矛盾的产生,地理和自然因素不仅使日本国民重视团结的力量,也使得日本国民培养其谦逊的性格,社会的发展并不能消除日本人普遍存在的危机感。日本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因素等原因造就了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

【参考文献】

[1]李旭佳.矛盾与共生——安藤忠雄作品中折射出的日本文化[J].华中建筑,2010,28(1):17-18,20.

[2]郭旭红.从《菊与刀》析日本文化的矛盾性特质及现实意义[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2):66-67.

[3]王芳.论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性[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6-129.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与日语日常会话的共生
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征看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治愈系现象学分析
日语寒暄语背后的文化解析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