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控专业对现代学徒制可行性的探索

2016-03-30 12:57钟俊文苏霄飞刘勇
科技视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

钟俊文 苏霄飞 刘勇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一种新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之上,完全不同于传统学徒制的概念,是探索的一种以学生(学徒)为主体,企业需求为本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标准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本文通过数控专业的调研和分析,研究深入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和模式,立足实际,重心努力偏向企业的需求,更多地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评价,突出可行性,为推进现代学徒制做一些积极地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可行性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教学,对学生(学徒)以技能培养、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传统学徒制,传统学徒制仅仅是建立在企业环境中学徒与师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由师傅传授技艺的过程,参与的人员很少,计划性也很局限,受教育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及相应的考核非常单一;而对于现代学徒制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参与的对象更为复杂,有政府、行业、企业、院校、教师、师傅和学生(学徒),涉及到制度、模式、学制、场所、教学内容和方式、考核鉴定标准,因此,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进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从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地学习研究现代学徒制,参考国外的一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实现现代学徒进行有针对地研究和探索。学校必须站在企业的需求角度,探索新的课程及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尤其是要让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和评价,旨在提高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契合度,以及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相适应为核心,在创新招生招工、产教结合、校企融合、双师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徒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以求达到有足够的可行性。

2 高职现代学徒制推行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校园招聘,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形式招收技职院校的学生,同时,职业院校也鼓励规模型企业在校资助开设“冠名班”,鼓励有相同专业需求的企业在职业院校开设“订单班”,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提供一些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培训设备,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并评定人才质量和效果。职业院校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合作的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努力实现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下进一步深入,探索出现代学徒制的一系列政策、制度、课程、管理、师资、学制、场所及考核的新模式。

3 基于数控专业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施

3.1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探索,解决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可行性探索一:打破传统的以学校组织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来制定,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根本

职业院校要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进行企业走访,根据专业主动地寻求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建立有代表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企业的管理、技术、培训方面的专家结合各自的企业人才要求共同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的实际岗位出发,明确岗位上所要求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学院在专业调研与整合的基础上,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确定各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并且细化到课程的实施方式,理论与实践的环节的内容及比例,教学的人员与场地,学时分配及考核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要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承担管理、实施、评价的环节,委派素质和技能水平较好的企业技术人员担当企业指导教师(即为现代学徒制的“师傅”),指导并配合学校的指导老师完成专业实践教学和评价,校内指导老师要在发挥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优势的同时,提升专业的实践技能,努力达到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导师”制。

2)可行性探索二:通过现代学徒制如何实现企业师傅与学校老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由于苏州地区数控专业的人才紧缺和流动性大,有些大中型企业非常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乐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利用学生在校三年时间的学习、培养及企业培训,希望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教育,优先挑选一些优秀的毕业学生留在企业,使企业的发展与学生的职业发展保持良性态势,达到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能让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项目相结合?这就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学校共同进行设计分层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培训项目,尤其注重其可行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培训,会积极地促进更多的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更具体地明确专业的方向和要求,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作为企业,在员工培训成本上明显地降低,提升了经济效益;作为学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另外,如果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还会促进企业加大对学校培训的投入,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训设备投入和材料的消耗进一步减少,实现一种良性发展。由于学生(学徒)的学习阶段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的,对企业的生产影响非常小,企业只需要安排具备良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培训员到学校与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学生的培训,解决了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项目相结合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模式也大大促进了企业师傅与校内指导老师的沟通与互补,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地提升了院校老师的企业能力,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学生(学徒)在现代学徒制的前两年,企业不可能安排很多的企业技术骨干投入学校的培训工作,一个“师傅”可以负责培训同专业的几个班级。有了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到了大三,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部分优秀的学生还具备了一些企业实战的经历。根据学生选择,学校推荐,企业招聘等不同途径,学生可以进入自己的企业进行长达半年的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受企业更多的岗位和项目的训练,企业会专门指定安排“师傅”,可能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师傅,负责学生在岗位上的任务、完全、质量等一系列与生产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可以在学生顶岗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解决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

3)可行性探索三:人才评价体系如何做到的综合全面,满足企业的需求

人才培养的评价也要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学校评价为主,要以企业评价、学校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而且要以企业评价为主。学院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时,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就设定了技能考核项目和要求,这部分应该由企业来鉴定,可以由校内指导老师参与评定,学校对学生的基础通识课程、专业专项课程进行评定也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定由学校来实施,也就是是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始终围绕企业的要求为根本。

3.2 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学制3年,专业方向为数控加工、CAD/CAM、三坐标测量。面向苏州及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备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三维造型与制造、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工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识图样、懂工艺、会编程、能操作、精测量、善维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与企业当前的需求分解详细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再根据希望达到的各个工作作务和能力目标,设计数控专业的课程结构,再对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考核目标进行明确,确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为了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的共同研讨,进行相关专业的市场调研,进行岗位分析,及当前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优化了课程。第一阶段为通识类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目的是能够贴近岗位,教学的形式是识岗和认识实习,让学生走进车间,参观企业,企业实践,从而形成职业的概念和认识。第二阶段为专业模块课程,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数控专业的课程学习和训练,此阶段开始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重点地学习相关专业,目标是接轨岗位,教学形式主要是集中习岗,专项项目训练,引入双导师制,校中厂及实训技能考证,参加市劳动局中级技能等级考试为主。第三阶段为专业拓展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专业课程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要求能够适应岗位,教学的形式主要采取顶岗和综合项目训练,学生完全进入企业,完成企业的项目,企业导师为主,校内老师为辅。通过校方、企业评价及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

4 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效

(1)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有了实质性地深入,通过学习与培训学生职业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双重身份在学校与企业间平稳过渡,学生感受并接受企业文化,在专业方向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大大地与企业的要求所接轨。

(2)用人企业大大缩短企业与学生的磨合期,基本实现零对接。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通过生产性实践基础和专业项目的训练,第三年为完全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学生已经熟悉了企业的要求并且通过学习能够基本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与学校实现了双赢,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地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3)现代学徒制促进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指导的沟通与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双师型”素质,并且完善学校的“双导师”,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4)现代学徒制完善了人才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了学生考核的完善,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学生。同时,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促进了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学徒制是实施校企合作渗透的全过程,校企共同参与,优势互补,在不同合作阶段其教学方式及校内老师与企业师傅的安排有所侧重,注重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始终围绕企业需求展开。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地推动更多的专业在苏州实施现代学徒制。

【参考文献】

[1]冯伟国,徐静,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23).

[2]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3]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19-21.

[4]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10-13.

[5]毕结礼,王琳.我国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培训,2012(8):14-18.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