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2016-03-30 14:05邱鹏飞
科技视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邱鹏飞

【摘 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能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毕业实习难、学生毕业设计创新不够、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对学校也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问题。于企业能节约员工培训时间,节约企业成本,招聘到更多优秀员工。一体化模式是一个三赢的模式。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

1 研究背景

毕业实习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是从业和创业的重要培养环节。毕业设计是工科本科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教学环节,对于学校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工程师基本训练至关重要,是衡量每位毕业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个学生能找到适合、满意的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

同时,校内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而我们看到,校外社会教育资源是无限的。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2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现状

2.1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如201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人数就增至66200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使得高校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虽然专业指导教师在长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真实工程型设计题目,但要实现近三届学生设计题目不重复且为一生一个真实的工程型设计题目,其难度仍然很大。

2.2 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毕业实习

国内由于生产工艺的大型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企业往往觉得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很麻烦,需要专人负责,而短时间的实习很难为企业带来生产效益,从而不愿意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即使安排,也只是让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听报告和分组参观的方式进行实习,获得的现场实践和学习时间很少,直接影响了后期毕业设计的质量。

2.3 就业难

在就业难这个问题上,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从学生方面来讲,第一个就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工作过程中,他们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目标不明确。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同学无法接受专业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他们不愿意去从事如加工、生产等一线的工作。以上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与学生期待的目标错位。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比如说数控、加工,都能够容易上手的,非常讲求一个动手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深层次,这也是对学校培养目标和模式的一个反问与挑战。

2.4 现行培养方案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的“断裂”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存在脱节和断裂,实际效果不佳,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肋。在现行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都是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其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工作,由教学管理部门管理;就业作为学生工作,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举措。

但落实到操作层面,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学校难于统一安排、管理和指导,通常是有名无实,致使校外实习环节被简化和弱化,质量评价指标缺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实际操作时往往是由教师给出题目,学生选题并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如选择的虚拟设计项目未能与工程实际结合;题目偏小单一,得不到综合性训练;题目重复,多人同题;单师(只有校内教师)指导等。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平均每位教师要带八个左右课题,甚至十几个课题。加之繁重的教学工作,教师无暇基于学生及时指导;有些毕业设计课题缺少实践平台,只能作理论分析;还有的学生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学生又忙于落实工作,造成很多论文不规范,质量不过关,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毕业生找工作难是普遍问题,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毕业生的质量降低,更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紧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存在结构性失衡。

3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3.1 一体化模式的目标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是指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将三个阶段的时间提前,并融合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整体,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状态,负责完成8—10名学生三个阶段的全程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实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三者的有机整合,提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和支撑,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丰富毕业实习的内涵;通过毕业实习提前融入企业生产实践,参与产品的研发、核算、管理、市场调查与开拓、对外业务处理等方面工作,全面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及工作要求,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3.2 科学统筹安排教学与就业各环节工作

德国很多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必须在企业实习三个月以上才能开始毕业设计,最好就是在企业先完成毕业实习后进行。针对我国国情,鉴于这种形式可以在第七学期期初启动就业工作,根据各专业情况,开设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业界形势和各项政策。学校组织开展“就业招聘会”或“实习招聘会”,全面落实学生实习单位的安排问题。同时,第七学期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三向选择,学校选择企业,企业选择学生,学生选择企业。这就要求学校对企业进行考察,从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发展规划、用人需求及学生在企业的发展空间等进行综合考量和考虑。在选定合适的企业后,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如果学校老师替企业为学生做宣讲这样更好,因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不够,往往只能简单从网络获取企业信息。学生在了解企业后,根据意愿,投出简历,学校做筛选后投给企业,然后企业安排面试,选择留下适合自己的人才。有了前面合作的基础,就是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可聘期企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双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必须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且契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实用性。具体开展期间,采用校企双导师制,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考虑到学生时间问题,需要学校老师会主动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进度,答辩也可以安排在企业进行。而正是因为企业与学生之间有深度互动,给了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这也为双方就业意向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经过6—9个月的时间,待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完后可签订就业协议或合同,这样企业能够挑选优秀的学生留下,学生也能通过这段时间对企业文化、理念、待遇等进行详细了解,最终愿意留在企业工作。

3.3 及时了解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度

在企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生应按时按量完成学校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和企业生产需求,双方导师应加强沟通,学生校内指导教师应多次前往企业指导学生按时完成学校和企业交待的具体任务。

4 联合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事项

4.1 学生应注意身份的转变

从学校进入公司实习,第一个必然是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到职工,态度上需要改变。在企业工作中是容不得半点失误的,尤其是像机械性质的行业。一个小数点的失误就能够带来巨大的损失。那另外的就是学生应该为自己争取到利益,在确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同时,也应该留心观察企业的文化,发展前景,生产状况以及考虑自身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珍惜双方之间双选先机,争取获得通行证。

4.2 确保学生利益

学生应该为自己争取到利益,在确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同时,也应该留心观察企业的文化,发展前景,生产状况以及考虑自身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珍惜双方之间双选先机,争取获得通行证。

4.3 注意选题难度

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在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时应考虑学生具体从事的技术工作,不宜过难或工作量过大,应比正式员工要求略低,对学生保持宽容、足够的耐心。

5 典型案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2014年9月开始启动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经过前期的走访企业,最终与上海某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A公司)、广州某啤酒有限公司(B公司)共安排了17名同学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试点。其中A公司7名同学,B公司10名同学。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选定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后,开始实施一体化模式。学校毕业设计的要求一般是学生必须每周见一次指导老师,但考虑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特殊性,一般采用网络或电话联系,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企业给学生当面提供指导,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设计进度。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学生也不时培训,在一些专业上的问题给出建议。A公司毕业设计答辩安排在企业进行,B公司邀请企业领导及技术部门领导到学校参加毕业答辩,最终大部分同学毕业设计成绩优良,企业也对这些同学大部分满意。最终在A公司和B公司实习的17名同学毕业答辩后有13名同学选择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

整个模式试点完成后,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学到更多新的东西,更为学生挣得了就业机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明晰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对论文完成有完全的实际感知。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这块,由于企业给出的课题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之前没有接触过,存在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去调动自身最大的主动性去思考。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引领生产实际的项目,没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尽管每天的实习与自己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关系,但还需兼顾上班实习,着实压力不小,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考验和成长。通过这段生活,体验了社会,并学着适应社会。

学生通过在企业学习后,发现自身各方面能力都需要提升。学习是培养自己的基础,实践是加强自己动手能力的很好方式。学生也意识到就业时选择企业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比如学生在啤酒厂工作,学生对于实习地点并不是很满意,一线工作也比较单一,但学生看到一些积极因素,比如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职工学习体系良好以及即将在嘉兴建造啤酒厂等。除此之外,就是觉得应该坚持。因为对于机械,汽车这些专业来说,不去生产线上体验过,学习过,是无法从事今后的设计行业的,所以从最基础做起很有必要,不要承受不起最开始的辛苦。

与此同时也安排了十位同学进入某汽车公司整车生产线实习,毕业设计题目并未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企业经过简短技术培训即安排学生到操作较简易的生产线实际操作,学生周而复始从事同一操作,不轮岗,不培训,初衷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留下来,学生实习三个月后感觉没有受到企业重视,企业以前从不不招未毕业学生实习,企业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学生实习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学生一边要高强度的实习,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最终10名同学在毕业答辩前都陆续跑掉了,没有一名同学留下来。

6 总结

时间必然会改变学生的身份,每位学子必然会站在选择就业方向的十字路口;学生有学校知识的熏陶,还少不了社会对学生的锤炼。借助校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平台,在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同时,学生也在设计着他们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周庆元,包文姝.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毕业武.安全工程专业野就业+实习+设计冶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10).

[3]刘春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4(4).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高校药学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
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