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肝硬化CT分型与患者肝储备功能相关性研究

2016-03-30 23:05周立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肝硬化

周立华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肝硬化CT分型结果与患者肝储备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肝硬化患者, 根据CT分型分为轻度组(60例)、中度组(31例)及重度组(21例), 对三组进行肝脏CT灌注扫描。对比三组患者肝脏CT灌注参数差异, 分析CT分型结果与Child-Pugh分级结果相关性。结果 随着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程度加重, 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及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0)呈逐渐下降趋势,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平均通过时间(MTT)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三组患者肝动脉灌注量(H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门静脉灌注量(PVP)值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P<0.01), 同时肝动脉、门静脉灌注比率(A/V)值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112例患者Child-Pugh分级, 其中A级60例, B级27例, C级25例。分析CT形态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进行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 即两种分级方法具有高度相关性(r=0.869, P<0.01)。结论 不同肝硬化CT分型间肝脏CT灌注参数具有显著差异, 而肝硬化CT分型方法与Child-Pugh一致性较高, 可以利用CT灌注参数对肝储备功能作出更精确的量化评价。

【关键词】 CT灌注扫描;肝硬化;CT分型;肝储备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29

肝硬化患者由于疾病进展, 肝细胞不断死亡、再生, 导致肝脏结构的明显改变及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1]。而目前判断量化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主要为Child-Pugh法[2]。该方法判断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跨度较大, 不利于更准确的判断肝功能水平及对治疗中肝功能变化进行更敏感的分析。由于肝硬化进展过程中, 肝脏结构改变的同时也改变原先肝脏血流供应及灌注参数, 利用CT诊断的无创性及参数可量化检测的优点, 可以肝硬化CT分型与肝脏CT灌注技术用于更精确的对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价。作者对临床中肝硬化患者CT分型及灌注参数的差别进行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肝硬化患者。入选标准:①入院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 具有全程治疗完整病历资料、化验结果及影像结果;②无心脏病病史, 无明显呼吸功能障碍或胸腔疾病, 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对造影剂不过敏;③门静脉处未发现瘤栓形成。根据肝硬化CT分型将以上患者分为轻度组(60例)、中度组(31例)及重度组(21例)。轻度组中男35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62.7±10.3)岁;中度组中男16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61.5±10.5)岁;重度组中男10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62.8±10.1)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扫描方法 对三组患者行肝脏CT灌注扫描。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宽腹带对上腹部进行加压, 限制患者腹式呼吸, 并指导患者采用胸腔平稳呼吸。待呼吸确认无误后开始扫描。首先选择膈顶到肝脏下缘区域进行扫描, 同时定位到第一肝门相邻4层作为靶层面。定位后, 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50 ml进行肘前静脉快速注射。观察患者无造影剂过敏后开始扫描。总共扫描时间110 s, 分两部分完成, 前50 s行动态快速扫描, 后60 s每2秒进行1次轴扫。将两次扫描获得的图形进行重建。重建时采用CT自带软件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处理。选择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 选择门静脉为输入静脉ROI。选择靶层面中包含肝右叶、左内叶及左外叶作为ROI。通过软件计算出肝脏灌注参数。

1. 3 观察指标 肝脏灌注参数包括:BF、 BV、MTT、HAF、 IRF T0。利用以上指标计算出HAP、 PVP及 A/V。计算公式:HAP=BF×HAF, PVP=BF×(1-HAF), A/V=HAP/PVP。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肝硬化CT分型肝脏灌注值对比 结果显示, 随着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程度加重, BF、BV、HAF及IRF T0呈逐渐下降趋势,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MTT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三组患者HAP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PVP值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P<0.01), 同时A/V值随着CT分级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见表1。

2. 2 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分析 112例患者Child-Pugh分级, 其中A级60例, B级27例, C级25例。分析CT形态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进行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 即两种分级方法具有高度相关性(r=0.869, P<0.01)。见表2。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对不同肝硬化CT分型肝脏灌注参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随着肝硬化CT分型程度加重, BF、BV、HAF 以及IRF T0明显降低(P<0.01), MTT随着肝硬化CT分型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P<0.01)。结合以上数据对HAP 及PVP 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肝动脉灌注量在不同肝硬化CT分型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PVP则随着不同肝硬化CT分型加重而逐渐降低(P<0.01), 以上结果也验证肝动脉与门静脉在肝硬化进展中灌注量变化趋势的不同, 即在肝硬化进展中, 门静脉灌注量主要呈单向性持续降低趋势, 而在疾病的初期, 由于门静脉灌注量降低, 将出现肝动脉被动性灌注量增加以代偿, 但肝动脉代偿能力具有一定的阈值, 超过阈值后, HAP将不再具有明显变化, 从而表现出整体血流量及血容量的下降, 同时也有A/V随着肝硬化CT分型加重而升高的表现(P<0.01)。从以上数据分析说明, 不同肝硬化CT分型中肝脏灌注参数具有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 不同肝硬化CT分型结果肝脏灌注参数具有明显差异, 同时肝硬化CT分型与Child-Pugh肝储备功能分级法之间具有高度对应关系, 因此肝脏灌注参数可用于判断肝功能储备水平及辅助判断治疗对肝功能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邹彪, 孟令平, 吴强, 等.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分级诊断的探讨.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6):933-946.

[2] 张珂, 蒋力, 穆毅, 等.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补充Child-Pugh分级在评估门脉高压手术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9):1475-1478.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肝硬化患者健康生活要点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早期肝硬化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