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2016-03-30 23:39祝华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效果

祝华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88例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 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观察组48 h内接受手术, 对照组48 h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 高于对照组的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绞窄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6.8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22.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为(10.26±2.8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3±3.2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密切观察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病情变化,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宁早勿迟, 可缓解病情发展, 减少术后并发症, 改善预后。

【关键词】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68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为儿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 该病起病急, 发展迅速, 部分患儿可经非手术治疗使症状消退[1], 但大多数患儿保守治疗无效, 反复发作, 需接受手术治疗[2], 而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重点[3]。本研究对不同手术时间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进行对比分析, 以寻求最佳手术时机。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 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排便困难等, 经X线、B 超等检查确诊。患儿中67例(76.14%)有既往手术史, 手术原因为阑尾炎19例, 肠扭转不良13例, 肠套叠12例, 巨结肠9例, 肠闭锁8例, 其他6例。所有患儿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6例, 年龄6个月~13岁, 平均年龄(5.08±2.97)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7例, 年龄5个月~14岁, 平均年龄(5.10±2.9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患儿均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 每3~4小时观察腹部体征, 每8~10小时行X线检查, 密切监测病情进展。观察组患儿在48 h内接受手术, 对照组则于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手术, 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分别采取单纯粘连松解术、单纯肠吻合短路术及肠切除吻合术等, 病情严重者可于术后行附加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

1. 3 疗效评定标准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患儿体征与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可恢复正常, 患儿体征与临床症状有好转为有效;患儿病情无缓解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肠绞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 (42/44), 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肠绞窄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肠绞窄发生率为4.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肠坏死1例, 切口感染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82%;对照组肠坏死3例, 切口感染4例, 腹腔感染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恢复时间为(10.26± 2.8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3±3.2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 P<0.01)。

3 讨论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腹腔内先天因素或腹部手术、腹腔炎症等原因引起肠粘连后, 肠腔不通, 肠内容物无法在肠道内顺利运行和通过[4],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该病患儿因年龄较小, 多无法准确描述不适[5], 故临床医生应结合辅助设备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明确梗阻性质, 以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6]。

患儿因机体免疫力较弱, 腹腔结构发育不成熟, 病情进展快, 一般可尝试保守治疗缓解病情, 但因其为进展性疾病, 当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时, 则可引发肠坏死及穿孔等, 穿孔后肠内容物渗漏, 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从而严重威胁患儿生命[7], 即使转行手术治疗, 若延误最佳时机, 则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降低疗效, 影响预后。故临床治疗时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如发现以下情况则应尽早进行手术[8]:①疼痛时间间隔缩短, 或转为持续性疼痛;②体温上升, 呼吸加快, 脱水不稳定或不能纠正;③腹胀加重, 腹肌紧张, 出现板状腹;④腹腔穿刺渗出液体检测有红细胞或脓细胞。此时应尽快根据患儿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儿则在48 h后进行手术,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 高于对照组的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绞窄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6.8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22.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为(10.26±2.87)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3±3.2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 密切观察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病情变化,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宁早勿迟, 可缓解病情发展, 减少术后并发症, 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屠义梅, 张乃臣.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河北医药, 2013, 35(19):2972-2973.

[2] 章社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4):110-111.

[3] 胡靓, 黄凌娜, 郑毅雄.急性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其预测因子探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6):704-706.

[4] 吴仕和, 张炎, 黄云, 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28):5514-5516.

[5] 段琳.小儿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40例护理体会.贵州医药, 2014, 38(11):1056-1057.

[6] 陈小勋, 周永醇, 潘向荣.急需手术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策略探讨.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 20(5):318-321.

[7] 区文辉.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2):1327-1329.

[8] 田介兵, 赵晓燕, 郑飙, 等.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13):1982-1983.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2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非产科急腹症手术时机选择的探讨
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