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囊素铝与替普瑞酮治疗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比较

2016-03-30 00:50王明君崔众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炎

王明君?崔众芹

【摘要】 目的 比较尿囊素铝和替普瑞酮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0例胃炎患者和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成A组(30例胃炎患者+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尿囊素铝治疗, B组(30例胃炎患者+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替普瑞酮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疼痛缓解率为80.0%和96.7%, B组分别为76.7%和93.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镜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83.3%和86.7%, B组分别为60.0%和56.7%,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尿囊素铝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更佳, 值得应用。

【关键词】 尿囊素铝;替普瑞酮;胃炎;消化性溃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43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前者是胃黏膜急慢性炎症, 后者同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相关, 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两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黑便等症, 胃镜检可对两者作出较为准确的鉴别[1]。相关研究[2]指出胃肠黏膜攻击-防御因子失衡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增强防御因子或抑制攻击因子是治疗的关键。尿囊素铝和替普瑞酮是抗溃疡药物, 本文比较尿囊素铝和替普瑞酮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炎和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A组(30例胃炎+30例消化性溃疡)和B组(30例胃炎+30例消化性溃疡)。A组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39.8±10.6)岁, 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8±3.2)年;B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39.5±11.2)岁, 病程1~7年, 平均病程(4.6±3.4)年, 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药物过敏者。患者自愿接受该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A组使用尿囊素铝(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10635)治疗, 餐前口服, 0.2 g/次, 3次/d, B组使用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656]治疗, 餐前口服, 0.5 g/次, 3次/d, 两组均辅助使用雷尼替丁抑酸。两组持续用药4周, 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抑酸、抗感染药物。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疼痛缓解效果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疼痛有所减轻;无效:疼痛无缓解甚至加重。疼痛缓解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胃炎内镜疗效标准:痊愈:白苔、周边红肿消失, 同正常黏膜色泽相同;显效:白苔消失, 中央凹陷消失, 略发红斑;有效:白苔消失, 中央凹陷发红;无效:病灶无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内镜疗效标准:痊愈:溃疡消失, 瘢痕形成且无炎症;显效:溃疡消失, 瘢痕形成但伴炎症;有效:溃疡直径缩小≥50%;无效:溃疡直径缩小<5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观察记录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后A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疼痛缓解率为80.0%(24/30)和96.7%(29/30), B组分别为76.7%(23/30)和93.3%(28/3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镜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83.3%和86.7%, B组胃镜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60.0%和56.7%,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血尿常规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便秘3例, 口干2例;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 便秘3例, 2例腹胀感, 1例腹泻, 1例皮疹,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黏膜攻击-防御因子失衡引起的黏膜损伤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肠黏膜的攻击因子,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是黏膜的防御因子, 抑制攻击因子、增强防御因子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替普瑞酮和尿囊素铝均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药物, 替普瑞酮有广谱抗溃疡作用, 可促进胃黏膜、胃粘液中防御因子的分泌, 提高胃粘液中重碳酸盐, 从而利于胃黏膜损伤修复, 国内报道提示替普瑞酮还能促进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 改善胃黏膜血流量, 促进胃黏膜组织修复, 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尿囊素铝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些年应用较多的胃黏膜保护剂, 该药物有增加黏膜保护因子、中和胃酸双重功效。胃痛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尿囊素铝和替普瑞酮对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缓解率相当, 说明两种药物对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当, 该结果和已有报道结果相符。内镜检查是鉴别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本文结果显示尿囊素铝对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总有效率均明显好于替普瑞酮, 说明尿囊素铝对胃黏膜的修复效果要好于替普瑞酮。尿囊素铝可增加溃疡处粘多糖、碱性磷酸酶含量, 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抑制胃酸分泌, 迅速缓解溃疡症状。同时能够促进病灶周围小血管黏膜上皮组织再生, 改善黏膜血流量, 增加粘液分泌, 提高防御功能。尿囊素率也可提高前列腺素水平, 对溃疡的复发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尿囊素铝颗粒具有抑制攻击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双重功效, 增加病灶处粘多糖、碱性磷酸酶促进胃黏膜上皮增生, 促进病灶肉芽组织生成;尿囊素铝可促进溃疡周边毛细血管再生、重建, 进步促进溃疡愈合。替普瑞酮主要的作用是提高胃黏膜的防御功能, 也有改善胃黏膜血流的作用, 但其对攻击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等无明显抑制作用。两种药物在改善胃黏膜防御功能的机制基本一致, 相较于替普瑞酮, 尿囊素铝还有抑制攻击因子的作用。两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只是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用药停止后均可自行缓解, 两种药物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均较好, 在其他报道中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尿囊素铝和替普瑞酮在缓解疼痛效果相当, 尿囊素铝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更佳,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岩枫, 吴萍.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和阿莫西林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119-120.

[2] 王青釭, 张澍田.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0, 19(1):90- 92.

[3] 程留芳, 赵永伟, 孙国辉.尿囊素铝颗粒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11):1043-1046.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胃炎
胃炎的诱因,分类及治疗知识科普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四问”慢性胃炎
二仙四逆散治疗妇女更年期慢性胃炎54例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慢性胃炎会不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