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2016-03-30 01:35李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舒适护理新生儿

李花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舒适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护理后智能发展指数(MDI)与运动发展指数(PDI)均有改善, 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个月, 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为15.00%, 低于对照组的4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舒适护理, 可改善智能与运动状态, 并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舒适护理;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8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属于新生儿窒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极易造成患儿智力、运动功能障碍, 成为小儿伤残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1]。从近几年相关研究报告来看,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智力与运动功能, 同时对预后也有积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舒适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本院实施了相关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 2015年3月接诊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经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确诊, 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2], 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28 d, 平均年龄(10.2±5.9)d;轻度、中度、重度例数分别为19、15、6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27 d, 平均年龄(10.5±5.5)d;轻度、中度、重度例数分别为18、16、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主要为环境护理、喂养护理、呼吸支持护理、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 具体包括:①体位舒适护理:要求患儿要保持安静, 将头部适当抬高15~30°, 若头部有血肿的患儿应尽量减少患处挤压或患侧卧位;可采取冰毯包裹患儿, 形状和鸟巢状相似, 患儿则放置在鸟巢中央, 手则放于嘴边, 上肢收紧于胸前, 下肢则屈曲于腹侧。②疼痛舒适护理:对患儿末侧血糖测定前、动静脉置管前、拔针前及撕胶布前实施5%葡萄糖水舌尖滴入, 滴入1 ml/次即可, 滴入次数<8次/d, 尽量缓解患儿疼痛, 确保舒适度[3, 4]。③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谈话、走路、关门及操作等方面都要尽量“轻”, 尽量减少办公噪音, 仪器设备工作音量、电话铃声、报警声音等均调到最低, 若有仪器报警或温箱报警等要及时解除报警。④睡眠舒适护理:白天室内光线过亮时可将窗帘拉下, 除了病情观察与治疗护理所用温箱出口, 其余温箱均应采取温箱布罩住;NICU病房中设置地灯, 晚上可将大灯关闭, 需要时才开启, 并采取温箱布挡住光线。⑤非营养性吮吸护理: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有侵入性操作, 在操作前建议实施非营养性吮吸, 于患儿口中放入安慰奶嘴, 增强吮吸, 但不予以母乳或其他液体, 直到操作完毕, 安慰奶嘴依旧放在患儿口内。此外, 若患儿采取鼻胃管喂养, 予以安慰奶嘴吮吸8次/d, 5~10 min/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前后MDI与PDI, 以及随访6个月两组预后效果, 并对比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MDI与PDI对比 两组患儿护理后MDI与PDI均有改善, 研究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预后结果对比 随访6个月, 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为15.00%(6/40), 对照组为45.00%(18/40),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威胁患儿健康与生命安全, 甚至累及多个器官、神经系统, 同时本病机制复杂, 不仅要重视临床治疗, 同时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舒适护理属于整体性、创造性及有效性的护理模式, 尽量促使患儿在社会、心理、生理及灵魂4个方面都舒适, 以最愉悦的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本研究对本院接诊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对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加用舒适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护理后MDI与PDI相比护理前显著升高, 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从预后效果对比来看, 随访6个月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仅为15.00%, 对照组为4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舒适护理, 将体位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睡眠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等应用其中, 使得患儿更好地配合护理, 改善疗效, 同时减少自行吮吸时间, 缓解家庭负担, 提高家属满意率, 加上可改善智能与运动状态, 并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余逢蝶.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7(11):3064-3066.

[2] 庄婵芝, 房晓祎, 吴玲, 等.舒适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疗法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11):1427-1430.

[3] 吴春芳.新生儿缺铁性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中国伤残医学, 2014, 10(13):281-282.

[4] 张筱爱.新生儿缺氧缺铁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9(13):69, 71.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缺氧缺血性脑病舒适护理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3例临床分析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MRI诊断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