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海上长城” 明清时期青岛地区的海防遗存

2016-03-31 03:40薛广平张露文
大众考古 2016年9期
关键词:黄岛区海防炮台

文 图 / 薛广平 张露文

失落的“海上长城” 明清时期青岛地区的海防遗存

文 图 / 薛广平 张露文

古镇口炮台

山东半岛临近京畿,为明清海防的重点地域,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长城的最东段就修筑在今青岛市的黄岛区。《史记•吴太伯世家》载:“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这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首次大规模海战——齐吴海战,它的发生地据考证在今青岛的琅琊台附近海域。到了宋金交战的南宋三十一年(1161),在今青岛西海岸灵山卫附近的唐岛,又爆发了海战。金军投入水军7万余人、战船600余艘;宋军只有三千兵力,却利用季风采取火攻战术,大败金军。唐岛据说因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率水师驻扎于此而得名。明清时期,随着山东半岛海防战略地位的提升,青岛地区(即明清时期莱州府的胶州和即墨两辖区)海防重要性更加突出。

海防布局

明代在军事上实行卫所制度,这一制度在巩固边疆和海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沿海一带共设有独立城防的卫所20多座,同时设立海防三大营:登州营、文登营和即墨营,分别控制半岛北、东、南三面沿海卫所。其中在即墨境内设有鳌山卫、雄崖所和浮山所;在胶州设置灵山卫、胶州所和夏河所,配以栲栳岛巡检司、古镇巡检司、逄猛巡检司,同时下设烽火墩堡和寨营等辅助军事设施。清代初期继承了卫所制度,随后逐步进行改革,并最终取消了卫所制度,代之以附属于八旗和绿营的水师防守各紧要处的海口。同时,在海防紧要之处修建炮台等海防工事,自康熙五十八年(1719)至雍正十年(1732)共在山东沿海修建炮台20座,青岛沿海一带有亭子兰炮台、古镇口炮台、唐岛口炮台、青岛口炮台等。

海防工事

按照用途、文物遗存特点及与军事的相关性,大致可以把青岛明清史上的海防遗存分为三类:海防工事(第Ⅰ类)、海防配套设施(第Ⅱ类)以及与海防相关的史迹(第Ⅲ类)。这三类遗迹以海防为核心相互关联,并且其范围依次扩大。

海防工事,顾名思义是指单纯军事用途的设施,是海防遗存最核心的部分。明代海防设施大致以卫城、所城为中心,辅以兵营、烽火烟墩和巡检司;清代在前代基础上于战略咽喉处增设了炮台。青岛地区现存的明清海防遗迹,有海防主体的所城——雄崖所故城遗址、夏河城城墙遗址;又有管家大村兵营遗址这类小规模的驻防兵营遗址;同时还有解家烽火台、宋戈庄烽火台、琅琊台墩等烽火烟墩;以及反映巡检司职责的逄猛张墩台等;此外,唐岛炮台、古镇口炮台和亭子兰炮台更是清代海防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和“亲历者”。

雄崖所故城遗址位于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设置于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所城呈方形,城墙东西长337米,南北长389米,周长1452米。城墙高6.85米,底宽8米,顶宽3米。所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门,门上均筑城楼。城内有十字大街通往各门,街道用石条铺地,街衢平整,商号林立,市井繁荣。

雄崖所是当时防御倭寇的滨海重地。清雍正十二年(1735)雄崖所被裁撤,城池因此被废弃,大部分被毁弃,东门和北门早已倾塌;南门则经过多次修葺,门洞和城楼上建筑物尚完好,城门外题“奉恩”,门内题为“迎熏”;西城门尚存拱圈门洞,系夯土外包砖石,长12.5米,外口高2.5米,内口高3.5米,底宽2.5米,门额题“镇威”,是明代旧迹。城内外尚存兵马营和校场、烽火墩堡等遗迹。

古镇口炮台位于黄岛区滨海古镇营村东南1.5公里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向大海,呈倒凸字形,总面积452平方米。炮台全部为花岗岩大石块垒砌。前面突出部为炮位,面对大海,东西长7米,南北宽5.3米,上置火炮。据史料记载,当初炮台上曾设置竹节大炮两尊、“镇海吼”大炮一尊,扼守要塞,以御外侵。炮位东侧为炮台门,高2.6米,上有长方形石制门额,镌刻“古镇口炮台”五个大字。炮位后方曾建有宽大石梯,便于军士登城,石梯现已坍塌,但遗迹清晰可辨,所遗石条散落于地,最大一块长1.2米,宽50厘米,厚20厘米。后面炮城呈正方形,残墙长、宽均为18.6米,厚2米,高5米,城墙上曾有垛口。炮台券门设于炮台东南侧,内层高3.2米,外层高2.7米,进深1.9米,宽2米,青砖砌筑券顶。

明代青岛地区海防机构概览

雄崖所南门

海防配套设施

海防配套设施主要是起辅助作用的设施,部分与民用相关,又富有军事功能和色彩。随着卫所的设置和军事设施的修筑,许多民用设施相继修建。据《灵山卫志》记载,卫所内设有卫署、仓廒房、学宫、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先农坛、城隍庙等。灵山卫城隍庙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

灵山卫城隍庙位于黄岛区西街村,前临东西大街西段,后靠观音堂,东接卫署,后为庙湾,西北30米有仓湾,大门西侧为明代监察御史苏林的故宅。城隍庙建于明初,庙前大门外两边,各竖一根旗杆,进大门东侧有钟楼一座,西侧有鼓楼一座,路两侧有长廊。主殿门前的两棵银杏树已经有600多年了,树径达到1米。2011年,灵山卫城隍庙重修,庙西新建了卫城大戏台。

海防相关史迹

海防相关史迹,即指因海防而产生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如薛禄故居遗址、《灵山卫志》。

薛禄故居遗址位于黄岛区薛家岛街道。薛禄,原名薛六,祖籍陕西韩城,其父薛遇林为灵山卫军户。明洪武五年(1372)出生于灵山卫,卒于明宣德五年(1430),终年58岁。据记载,薛禄随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起兵,因作战勇敢升任指挥同知(从三品)。在连年的征战中,薛禄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晋升为骠骑将军、后军都督府佥事(正二品),封阳武侯,并以其官秩加赠三代。薛禄去世后,明宣宗亲自为其撰文祭悼,并赠鄞国公、谥忠武。明王朝为褒奖薛禄的历史功绩,在薛家岛立祠堂供后人祭祀。该祠堂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大建一次;道光十三年(1835年)重修,20世纪40年代末被拆除。当地群众为追忆薛禄的历史功绩,于1977年在其故居遗址树立了纪念碑,2001年黄岛区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灵山卫首次修志。起初由贡生苏再武编纂成灵山卫志稿本。康熙后期,灵山卫孝廉高颖斯加以增补,形成新的卫志稿本。乾隆十六年(1751),灵山卫贡生也就是苏再武之孙苏潜修于编纂《胶州志》之际,整理高颖斯稿本,重新增补部分内容,《灵山卫志》正式成书。全书共包括八卷十二志,是有史以来黄岛地区的第一部志书,也是第一部专门关于灵山卫的志书,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海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灵山卫城隍庙

青岛地区明清海防遗存分布示意

明清时期青岛沿海地区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出于当时的海防形势需要,在这里构筑起了一营两卫四所三巡检司等完整的海防体系,确保了整个山东半岛的安全形势;清代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海防设施。青岛地区现存明清时期的海防遗存内容较为丰富,加强对海防遗存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作者薛广平为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馆员;张露文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馆员)

猜你喜欢
黄岛区海防炮台
海防导弹武器系统“明星”盛装出席航展
青岛市黄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江苏明清海防炮台建筑遗存
走向深蓝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辽宁发现104处明清时期海防遗址点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
问题导向 先行先试 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思路
炮台,战争与和平
秀英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