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3-31 03:53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檀国印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317000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青花菜选育特征特性

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檀国印(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檀国印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 317000)

摘 要:台绿2号是CMSB2-19-10-8-3-2-5和S509-1-1-5-3-1杂交而成的青花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较多,花球紧实,球型高圆且圆整,蕾粒中细;单球质量0.5 kg,产量约20.25 t·hm-2;早熟,从定植到采收65~70 d;保鲜和速冻加工兼用,鲜食口感佳。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及北方夏秋季种植。

关键词: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204

我国青花菜生产用种,如目前的主栽品种优秀、绿雄90、炎秀等,绝大多数都是从日本等国进口,而国内选育的品种由于商品性和产量都不及国外品种,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1-2];因此,国外公司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种子价格,垄断种子供给,这种状况不利于国内青花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选育出了花球商品性好、保鲜和加工兼用的早熟青花菜新品种台绿2号。

1 选育过程

青花菜新品种台绿2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B2-19-10-8-3-2-5为母本,以自交系S509-1-1-5-3-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CMSB2-19-10-8-3-2-5是以从日本引进的青花菜雄性不育品种SP15 (F1)为不育源,以从日本引进的青花菜品种B2 (F1)为原始材料、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B2-19-10-8-3-2-5为轮回亲本,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田间表现为中晚熟、株型半直立、侧枝多,叶片狭长、叶色深绿、蜡质中等,花球较小且中部凸出、蕾粒细、花球稍块状、球色在低温下发紫。该不育系幼苗低温不黄化,生长正常,雄蕊退化,雌蕊正常,蜜腺发达,花朵开花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父本S509-1-1-5-3-1是以从日本引进的青花菜品种S509 (F1)为原始材料,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田间表现为早熟、株型较平坦、侧枝较少,叶片近圆形、叶柄较短、叶色深绿、蜡质多,花球高圆、球面圆整、蕾粒中细、花球颜色在低温下保持绿色不发紫,单球质量约250 g。2010年春以CMSB2-19-10-8-3-2-5等不育系为母本、S509-1-1-5-3-1等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共97份,同年秋季种植,经田间观察和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较优的早熟杂交组合CMSB2-19-10-8-3-2-5×S509-1-1-5-3-1 (编号为2010-56 )。2011年继续进行新组合观察,2010-56田间表现较好。2012—2013年在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宁海、临海上盘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在浙江临海、河北张家口、甘肃兰州、云南昆明、北京、重庆等地进行试种示范。2014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台绿2号。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及北方夏秋季种植。

2 特征特性

2.1丰产性

2012—2013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1)表明,台绿2号的产量为16.474~23.012 t·hm-2,2012年平均产量为21.433 t·hm-2,2013年平均产量为19.321 t·hm-2,2年的平均产量为20.377 t·hm-2;与对照品种优秀比较,各试点产量互有增减,2年平均减产0.3%,没有显著差异。

表1 青花菜台绿2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表现

2.2品质

2014年春季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对台绿2号、优秀的营养品质进行检测。表2表明,台绿2号的水分含量为90.0%,Vc含量为1 100 mg·kg-1,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42%,粗纤维为1.0%。台绿2号的鲜食口感佳,总体品质与优秀相近。

表2 青花菜台绿2号和优秀的营养品质检测结果

2.3植物学性状

台绿2号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直立,株高60.4 cm,开展度76.0 cm×75.0 cm,侧枝数5.8个;最大叶长53.9 cm,宽21.3 cm;叶片长椭圆形,蜡粉较多,叶缘微波状,叶色深绿,叶尖圆;花球高圆,纵径12.1 cm,横径15.2 cm,单球质量0.5 kg,产量约20.25 t·hm-2;花球较紧实,蕾粒中细,球茎颜色较绿,低温下花球易发紫,适合于保鲜和速冻加工;早熟,定植至采收65~70 d。

3 栽培技术

3.1适宜种植区域

台绿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秋冬季和北方夏秋季种植。

3.2播种和育苗

长江流域秋冬季栽培适宜在8月至9月播种,11月中旬以后可以陆续采收,北方可以在3—7月份播种。采用穴盘育苗或土床育苗。穴盘育苗可采用72孔或128孔穴盘,可选用金色3号等商品基质,搭盖小拱棚,晴天中午盖上遮阳网,注意水分管理。土床育苗选择地势高、不淹水、排灌方便、土壤肥沃,2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每公顷大田需苗床约600 m2。播前翻耕晒土,施入适量基肥,撒防病除草剂预防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杂草。要精细播种,做好苗期管理,培育壮苗。

3.3大田种植

种植大田宜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冲积土。移栽前15 d翻耕,施腐熟的有机肥15 t· hm-2或商品有机肥4.5 t·hm-2,复合肥225 kg· hm-2,硼砂45 kg·hm-2,撒施后整地,要求深沟高畦。选5~6片叶壮苗进行定植,定植宜在晴天下午15时后或阴天进行,种植3.75万~4.50万株·hm-2。定植前1 d将苗床浇透水,做到带土带肥带药移栽。栽种深度以不埋住子叶为宜。台绿2号早熟,营养生长期较短,除施足基肥外,移栽成活后要及时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并施适量的磷钾肥。如肥料不足,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不良,花球小,蕾粒变粗,商品性降低。追肥分3~4次进行,第1次在定植后7~10 d施尿素150 kg· hm-2;以后隔10~15 d追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结球后重施结球肥,用复合肥和尿素450~900 kg·hm-2。浇水可以结合施肥进行,缓苗期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成活后要控制浇水,之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无雨天一般5~6 d浇1次水。特别是结球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要求供水均匀充足。采收前7 d要控制浇水,减少花球含水量。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切勿积水,并及时喷杀菌剂,以防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在封垄前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

3.4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跳甲、蚜虫等。定植后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黑腐病、软腐病、菌核病、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等。要根据病虫情报科学用药,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用量。

3.5采收

根据市场情况适时采收。用不锈钢刀具收割,留4~5片叶,塑料筐装运,严防损伤,及时交售,防止失水。

参考文献:

[1]何道根,何贤彪,陈银龙,等.青花菜台绿1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3 (1):24-25.

[2]王岚,朱熠鹏,蒋明,等.青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 (6):915-919.

(责任编辑:张才德)

作者简介:何道根(1971—),男,浙江临海人,高级农艺师,从事青花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daogenhe@163.com。

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903-3-2);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项目(2013TD05);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4C02006);台州市农业重大专项(14ZD05);台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4-1)

收稿日期:2015-12-12

中图分类号:S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2-0164-02

文献著录格式: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等.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2):164-165.

猜你喜欢
青花菜选育特征特性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蔗糖在延缓青花菜黄化过程中维持其能量和抗氧化力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