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质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论述

2016-03-31 10:01
电子制作 2016年18期
关键词:质监管理系统信息化

新时期质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论述

张鲁鲁 范 杰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中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保证民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并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质量监测需要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本文从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着手,浅谈其建设对策,并结合当前形势发展,提出一些有关新时期质监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技术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帮助。

新时期;质监;信息化;建设对策

引言

随着质监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建设质监信息化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和技术性的重要工作,信息化是将产品的质量、计量、标准、认证、咨询、条码、代码、质监等诸多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监测。同时在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都采用信息化进行监测,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行统一化、规范化管理。

1.信息化建设概述

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情报信息是行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上,首先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构建一套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系统的量化体系。在此体系中,不但需要满足行业发展的当前工作的需要,还要适应今后长期发展的需要,所设置的体系内容必须具有科学、严谨、合理、适用性。其次,还需要有一套适用于企业或单位日常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此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满足日常业务办理需求,还要对企业或者单位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比如重庆市推行的城市IC卡,既能满足民众日常交通、吃住,又能保证其不可复制性、无含义和终生不变性。在民众登记或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组织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维护等,是一项既复杂又含有高技术的重要工作。在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时,保证数据正确性主要是依靠系统中注录规范的制定和操作人员理解信息的敏锐把控。充分认识到数据的实效性,认识到信息是快速变化的,数据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时间差,而互联网的建立则极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的范围。所以为保证国家社会稳步向前发展,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经济,在信息化质监建设前需要对信息资源的技术和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解,以便能够达到提高企业或者单位日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2.具备的硬件条件

在建设质监信息化时,首先需要对其硬件设备进行规划建设。因为质监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互联网络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建立系统时对信息数据的总量、网络数据流量、机器设备响应的速度等要求进行测算,就可以进行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及网络结构的布局、设备的规划及选择等硬件工作。在建设硬件设备时,需要遵循系统设计的系统管理,布局上要合理,技术上需要按照目前最新技术设定,系统对信息数据的采集需正确有效,且在实施期间性能较为可靠。在具体实施时,总体的规划、系统综合建设、分布施展、人员和系统板块间的职责需要明确。

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在针对互联网设备的规格和性能选用时,需要选择时下最为先进、功能较齐全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因为系统一般采用台式计算机,对主机的选择应该要求其是当今国际知名计算机研发制造企业生产,技术先进,性能高效,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系统的操作需要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稳定、易学习和操作的,同时还需要具有很强的联网功能。如果选择的是异种机,在异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联网能力上需要多加考虑。其次,网络设备的运行带宽需要支持三层交换和强大宽带接入的功能,能够支持多种广域网接入的方式,并且系统还需要具有兼容性,能够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中建立运行,在后期的系统升级过程中,只需要在服务端作调整即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让内部和外部数据在交换时能够保持一致和兼容,尽可能做到在一级系统管理层中直接交换。最后在系统模块的设计时,还要具有可扩展性和维护性,除系统必须要带上的软件及资料外,还需留有可存储的空间,方便后期系统能够在网络结构建设和布线时进行维护和功能的扩充。并且在系统中还需要配备防火墙和病毒防御,加强系统防范入侵的能力,使其具备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3.实施关键

3.1 方案设计

在建立质监信息化前,需要做好设计方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方案的前瞻性的规划和方案的实际实施操作。对设计方案高要求之下,就是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的科技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产业、信息经济、基础结构的发展核心等,熟悉质量技术的监督管理的各项业务及现有的管理模式,并结合目前全球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技术经验,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3.2 对当前网络技术有足够的了解

因为系统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所以在设计时需要系统能够适应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如能够从Windos7转换到Windos10。并且为了适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后期更为全面的管理,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升级和修改,从而推动此系统的普及与应用。

3.3 安全防护

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可以从内部和外部区分和设置,在双重保护之下,才能保证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防护时,将网络分为internet和intranet两种,因此在做有效防护时,两者之间的嫁接和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建设的成本,又要在采集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冗余度之间寻找平衡点,使资源能够共享。外部的安全防护主要是防火墙的设置,而内部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

3.4 建设时需要注意采集信息的时效性

数据采集的时效性是通过系统中再现数据维护和上报实现的。在采集的数据动态控制和实时监控的过程中,系统需要掌握最新的资料。因系统采用的是广域网络,是以在传输方式上同城宜采用宽带,这样可使得访问过程较为方便、快速,同时所投入的成本也较低。而城市之间的传输可以选用ASDL、DDN等数字网,数字网络比较稳定,且能够根据网络运行流量需求加以选择。同时还需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掌握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系统的操作。

4.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建设质监信息化是保证民众生产、生活安全和高质的生活标准,也是保证国内经济市场稳定的发展趋势。

[1]陈丽菊.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服务模式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136.

[2]薛童.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2,22:57-58.

[3]李强.精心实施四大工程 推进统计信息化再上新台阶[J].统计研究,2011,07:3-8.

猜你喜欢
质监管理系统信息化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监之路
新常态下多举措实现质监工作新跨越
在实现“三转”中加大质监工作力度
创新质监思路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