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电磁干扰措施在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31 06:17作者李计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25台
电子制作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短波电视广播共模

作者 / 李计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25台



抗电磁干扰措施在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 李计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25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的发展也逐渐加快。电视广播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受到推进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阻碍。在电视广播中主要以中短波发射技术为主,而中短波最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影响其运行。因此解决电磁波干扰成为电视广播业最为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中短波受干扰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措施。

电磁干扰;中短波;广播发射;措施

中短波发射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广播中,它的发展推动了电视广播业的进步,它给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它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不仅仅限制了它自身的发展,也会对相关设备造成损害,因此也一定程度制约了电视广播业的大力发展。

1.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的受干扰概述

■1.1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的应用概述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又存在相应的弊端。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的优点很多,第一便是它的成本较低,因此在广播界大受欢迎;第二,由于它的覆盖面积较广,覆盖范围较广使得中短波发射机器的数量减少,这对广播界来说意义重大。第三,它的收听较为便捷,正是由于方便,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收听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业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它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影响信号的传输,会使的广播的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收听率,也制约了广播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合理,不仅仅不会解决干扰的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干扰形成。因此,解决电磁波干扰问题是发展中短波发射技术的关键。

■1.2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受干扰的概述

中短波受干扰的原因是由于频率资源的过度占用而致使中短波的相同或相邻频率之间发生相互干扰。中短波干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通过介质传导型的辐射和通过空间发出干扰的辐射,其中以空间为介质发出干扰的辐射干扰居多。既然存在干扰的发生,则必然会有一定的干扰源。干扰源按其功能不同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根据产生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工干扰源;第二根据干扰的设备不同可分为功能性干扰源和非功能性干扰源。这些干扰源无论是什么属性,都给中短波的发射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严重阻碍了它在广播中的应用。

2.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受电磁波干扰的类型

■2.1 由于被测信号的干扰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经常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其中干扰类型最为常见的便是被测信号干扰。而被测信号干扰又由于干扰源作用类型的不同而分为共模干扰和常态干扰两类。以下主要介绍这两种干扰的发生原理。首先对于共模干扰来说,它是由于转换器所受的的电压而产生影响的,不管是直流电压还是交流电压,只要同时作用于转换器的两个输出端,便会形成干扰;而对于常态干扰来说,是指杂乱无章的交变信号作用于变化较平缓的直流或者交流信号中,从而产生干扰的现象。此外,如果采取一端输出,在共模干扰的情况中还会出现转变为常态干扰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应该采取两端输出的模式。

■2.2 由于程序的干扰

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容易受到电磁波干扰,除了被测信号干扰以外,程序干扰也一定程度的制约着中短波发射的应用,它的解决将会促进中短波在广播发射中的应用。现在,大多数广播站均装有自动监测系统,使得中短波发射装备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复杂和多变,往往存在一些外界因素,严重影响着中短波发射的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电位接地现象和屏蔽处理不得当,这均会使得工控机和控制器产生电磁干扰。而工控机受到电磁波的影响会对自身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从而使得中短波发射的进行遭到破坏,只能采取屏蔽的形式对运行的程序进行干扰来解决。

■2.3 由于线间耦合干扰

这种干扰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中短波发射技术的应用。这种干扰方式通常包括:电容性、电磁性和电感性耦合干扰。当干扰发生时,每种形式的干扰均会发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而且不同种干扰形式之间可以彼此作用,而使得磁场不断增加,而加大电感性耦合干扰,从而对中短波造成更严重的干扰。

■2.4 来源于地面的干扰

地面的发射设备是造成地面干扰的重要原因。地面的发射装备由于受到杂波的影响而导致本身的信号输出出现问题,另外一些辅助设备产生的噪音也会对发射装备造成影响,从而使得中短波发射受到干扰。

3. 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抗电磁干扰措施

■3.1 提高抗共模干扰特性的措施

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对其采取对应的措施会使得问题的解决得心应手。对于共模干扰来说,它是相对普遍的一种干扰形式。通常,解决这种干扰形式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转换器将前端的放大器作用到两端的运算放大器,当发生电磁干扰时,使得被检测信号通过并形成回路而使得干扰信号不能通过即不能形成回路,故而大大降低了干扰发生的现象。第二是通过数字箔铝技术来降低干扰。第一种方式的应用相对于第二种来说较少,第二种方式的操作简单且效率较高。

■3.2 提高抗常态干扰特性的措施

对于解决常态干扰的措施是从干扰源和干扰信号本身的特性立足的。这种措施的第一步便是比较干扰的频率和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然后根据滤波器进行干扰排除。如果干扰频率较高,则采用低通滤波器,如果干扰频率低于被测信号频率,则采用高通滤波器,如果两种频率相似,则采用带通滤波器。另外,还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以使干扰得以排除,从而保证信号的质量。

■3.3 提高抗线间耦合干扰特性的措施

中短波信号发射主要依靠信号线完成,它实现了信号的传入和输出,以不断提高其自动化程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线便成为了干扰源,干扰着中短波的发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的手段有使用同轴电缆,另外还可以使用双绞线,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干扰。此外,还可以采取屏蔽的手段以保护某些特殊的回路,以使得干扰的发生不能进行。

4. 总结

中短波发射技术虽然被广泛的应用且发展良好,但由于其易受电磁波的影响而阻碍了其发展道路。要想使中短波发射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解决电磁波干扰是首要步骤。解决电磁波干扰应分析受干扰的原因和类型,然后针对其主要问题进行处理,进而提出有效性措施,以使中短波发射技术健康发展、不断完善。

* [1] 梁广平.抗电磁干扰措施在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86-86.

* [2] 王昌林.抗电磁干扰措施在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82-82.

* [3] 田军.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J].硅谷,2015,(2):126-126,232.

猜你喜欢
中短波电视广播共模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应用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中短波广播发射机间电磁干扰的解决措施
探究中短波天线场形测量新技术
中短波无线电磁辐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中短波广播发射中电磁干扰的影响及探究
新媒体在电视广播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逆变器输出端共模与差模电压dv/dt滤波器设计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分析
单相逆变器共模电磁干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