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出台规定:海事案件类型增加至108项

2016-04-01 11:45
珠江水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远核动力运力

2月2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规定》,对原有63项海事案件类型作少量适当调整;在原有规定63项海事案件类型基础上增加45项案件类型,将海事案件类型增加至108项。

规定认为,目前,海事法院发展的现实情况与新时期海事法院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存在受案范围过于狭窄,各海事法院收案不平衡等现象。同时随着武汉、大连等海事法院在沿江地区增设派出法庭,拓展其辐射范围,也需要逐步扩大其受理通海可航水域案件的范围。为此规定增加了案件类型,一是传统航运贸易中新出现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二是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类民商事纠纷案件;三是民事诉讼法修订后和海事诉讼实践中新出现的程序性案件;四是具体细化海事行政案件类型。

同时,最高法还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诉讼管辖问题的规定》,明确海事法院对海事行政案件行使管辖权。这两个规定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王茜 罗沙)

“中国神运”2018年运力将达200万标箱

近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透露,计划在2018年末将集装箱运力达到200万TEU。中远海运扩张船队的目的是正在努力扩大东西航线和南北航线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中国正在扩大亚洲-非洲和中国-东南亚航线的集装箱航运业务,并注重亚欧航线和亚太地区的集装箱航运业务。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力仅次于丹麦马士基航运、瑞士地中海航运和法国达飞轮船,位居全球第四,该公司打算从三家欧洲竞争对手处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中远海运总经理表示,中国各大航运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增加运力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中远海运在全球拥有158万TEU集装箱船运力。(何坤)

中国将推进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

2月26日,武汉举行了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会,旨在推进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建设。会议表示,要建设一批能够满足渤海等海域资源开发需求的海洋核动力平台。

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曾于1月27日表示,中国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即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在规划中。他说,中国致力于建设海洋强国,所以海洋资源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利用。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官方资料显示,海洋核动力平台属国内首创,平台技术可填补中国在民用核动力船舶领域的技术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中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船重工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一则消息显示,该公司申报的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同意,这将为实现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零的突破奠定基础。据悉,中国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已有近50年历史,虽然已拥有多艘核动力舰船,但民用核动力船舶建造尚无先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世界首台复杂曲面船板成形装备落地

在现代造船生产中,从前期的船舶设计、板材号料和下料,到后期的船体装配都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流水线,唯独复杂曲面的船板加工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最近,由山东硕力机械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江南造船集团三方,产、研、用通力合作的产品6000吨级“SKWB-2500船舶大型三维数控弯板机”在江南造船集团成功应用。据了解,这款被吴有生院士和段正澄院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产品是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现已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美、日、韩、澳和欧盟专利授权。

据项目发明人之一,硕力机械董事长焦和桐介绍,多年来,国内外船厂对曲面分段中的三维曲面(双曲度)船体外板进行加工,一直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由于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技术复杂,工作条件差,熟练工人日渐缺乏,加之存在生产效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化造船的生产瓶颈。

武汉理工大学王呈方教授介绍,全新的复杂曲面成型装备,是集成了先进的工艺技术、测量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该产品能够根据造船软件系统提供的船板加工数据,使用专业计算和控制软件,自动进行曲面造型和三维曲面船板成形加工,使三维曲面船体外板冷压及自动成形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获得基本解决。

面对世界造船业“大型化、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国内造船业急需数字化造船装备的支持。因此,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该装备适应了造船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具备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了解,该装备已在湖北、山东等地落地。(胡一军)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原中海集团董事长许立荣任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中远集团副总经理万敏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集团总部设在上海。

2015年8月7日,中海、中远两家集团涉及的八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拉开了改革重组的帷幕。12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两家集团实施重组。两家集团旗下中国远洋、中海发展、中海集运与中远太平洋,于2015年12月11日同时发布公告,宣布签订一系列资产重组交易和服务协议。2016年2月1日,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和中远太平洋分别召开股东大会,相关重组方案均获得中小股东高票通过。

从前期两家集团研究改革重组方案,到国务院正式批复两大集团进行改革重组,到今天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正式成立,这次整个重组方案共涉及资产交易74项,交易金额600亿元人民币,堪称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交易。通过重组,中国远洋成为包括集装箱航运和码头业务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供应链平台,中海发展成为油气运输平台,中海集运成为综合性航运金融服务平台。

整体而言,这次改革重组方案既满足了股东利益,也考虑了解决企业当前困难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着眼了未来,绘就了蓝图。方案得到了资本市场和舆论市场的充分认可。

中远和中海重组,也是两家公司从自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也是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变革之举。重组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及行业领军地位均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和巩固,全球化市场将不断扩张,国际化竞争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将显著增强。

据悉,新集团在运营规模上实现了新突破,拥有4个“世界第一”:分别是船队综合运力8532万载重吨/1114艘,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3352万载重吨/365艘,油轮运力1785万载重吨/120艘,杂货特种船队运力300万载重吨。(王文嫣)

猜你喜欢
中远核动力运力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核动力第一舰
倘若“菲莱”使用的是核动力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