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2016-04-01 08:17王晓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PBL教学案例教学法

王晓妍 郭 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全科医学教研室,济南 250000)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王晓妍郭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全科医学教研室,济南250000)

摘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五年制专业2013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组由相同的教师授课,采用理论考试、病例分析、调查问卷、教师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课外学习积极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全科医学;PBL教学;案例;教学法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以及常见病、慢性病成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加强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成为必然。它如何适合全科医学教学特点,能发挥基层中医药优势,对探索中医全科医学的最佳教学模式意义重大。近些年来兴起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临床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采取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1],为做好中医全科医学教学提供了新途径。实践证明,在中医课程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彰显中医学术中理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特色,是构建形象、立体和生动的中医学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评价采用PBL教学模式的中医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对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全科医学的教学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1 PBL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中的适宜性

1.1满足中医全科医学强调实践的特点中医全科医学是中医学与全科医学有机结合的新型学科,在知识技能上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培养的是学生面向社区基层,应该具有的整体思维、综合照顾和医患沟通能力,其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体本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观,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去升华中医全科医学理念的理解及各种能力的运用,中医学习中就素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之说。而让学生真正的去社区、去临床,却受课时、基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PBL模式提供的经典的案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近似与实战的临床环境,使他们在反复的体察、实践中感悟中医全科医学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临床技能。

1.2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而中医全科医生工作在社区,特殊的工作环境更需要其具备良好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中医全科医学强调学生有较强的自主能动性,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均有别于一般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涉及到社会、社区、家庭、个人[2]。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PBL模式以问题为先导,可突出、强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切实提升个人的人文和科学素养,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

1.3有利于实现教与学主体的转换PBL模式实现了“以学为本”的理念转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调小组学习,在中医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临床案例,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获得最有效率的学习。它通过现实临床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期刊,网络检索,和他人讨论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对新旧知识结构重新整合[3]。长期运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教学目标提早实现。

1.4对象与方法

1.4.1研究对象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学五年制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学号将6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30人(男生12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为19.93岁,对照组30人(男生14人,女生16人),平均年龄为20.12岁。2组学生的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入学成绩和前期课程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

1.4.2研究方法

1.4.2.1课前准备(1)教学内容选用祝墡珠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全科医学概论》(第四版)第十二章——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和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2)实验组所用案例为教研室老师集体备课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3)2组教师为同一位老师。(4)实验组在教学前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PBL的内涵,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验的有效性。

1.4.2.2教学过程本次教学分2次课完成,每次课2学时。(1)实验组:第一次课课前将学生分成每6人的小组,每组由学生自行推选出1名主持人,由主持人介绍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临床诊病,同时围绕疾病提出基础理论、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问题,围绕所提问题进行组内讨论,确保每一位组员参与讨论,解决部分问题,并整理问题讨论资料,剩余问题在课余时间通过集体讨论、查阅文献等方法寻找答案,老师在此过程为指导者,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讨论的发展,防止出现“跑题”现象,并适时渗透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4]。第二次课主要为组内归纳课下自学成果,形成一致观点,并由主持人进行总结,老师点评,组内同学每人在课余时间完成一份讨论报告。(2)对照组:由老师常规授课,讲授所选两章内容,布置课下作业,复习所学内容。

1.5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结束后采用期末考试、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分理论考查和病例分析能力考查两部分,病例分析为主观论述题形式,总分为50分,理论考试为客观选择题,总分为50分。

1.6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资料分析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课余学习时间的比较表1结果可见,实验组查阅书籍时间、网络检索时间、同学讨论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余学习时间(h)的比较 (n=30)

2.2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表2结果可见,实验组理论选择题成绩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要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相当,差距较小,而病例分析能力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实践能力较高,总成绩高于对照组。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的比较(n=30,±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的比较(n=3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理论选择题成绩实验组 44.42±4.23对照组 45.12±4.78病例分析成绩  总成绩43.07±5.32* 87.49±7.36*19.53±11.64 64.65±12.92

3 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专家B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以临床病例中产生的问题最为学习的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许多欧美医学院校所采用[4],国外的全科医学教育,一般是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再进行2~3年的全科医学专业培养,说明全科医生决非是专治小病的“万金油”式的医生,而是专业性极强,对专业素质与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医生[5]。目前,我国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立足我国中医学深厚的土壤,突出中医特色,积极探索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完善,进而引导更多的中医专业学生投身于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

此次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中医“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的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老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在PBL教学中,老师是允许被学生“问倒”的,这种民主、自由、生动的课堂氛围受到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缺乏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教材,中医的全科医学教育要体现中医“简便验廉”和“辨证论治”等特色,这样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区岗位时有更大的帮助。(2)案例库建设不完善,课题研究还仅局限于某一点尝试,没有凸显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特色,对于通过“望闻问切”而形成的中医临床症候的描述不够详细,应当完善PBL教学数据库的构建,在对社区中医全科诊所充分的调研后,逐步完善案例库的内容。(3)部分学生对PBL教学不了解,在小组讨论和课余学习中显得被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应加强PBL教学模式的宣传和推广。

总之,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全科医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认真研究PBL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中的适宜性,逐步扩大其使用范围,将有望形成体现中医学术特色和人才成长规律的PBL教学模式,为基层中医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文华,林晓嵩.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63-64,66.

[2]常学辉,张良芝,王振涛.中医全科医学院校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J].光明中医,2013,28(11):2423-2425.

[3]杜娟,王嵬,路孝琴,等.PBL教学方式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2):20-22.

[4]齐殿君,王爽,何旖旎,等.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12-313.

[5]姜建国,郭栋.开展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J].中医教育,2003,22(5):43-44.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Xiaoyan,GUO D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School of Basic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Taking 60 five-year students i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student I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30 people)and the control group(30 peopl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BL Teaching Mod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 two groups were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We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test,case analysis,the 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 feedback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Results Analysis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extracurricular study enthusiasm was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but theory test scores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PBL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Gener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BL teaching;cases;teaching method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谢芳2015-11-02)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No:JC2014073)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4.006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4-0011-03

猜你喜欢
PBL教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东盟留学生应用PBL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