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6-04-01 09:28刘洋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儿童

刘洋

学龄前的阶段正是孩子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所以,应该重视这个时期对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能够进步的桥梁,然而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长大以后,再想纠正就是会非常的困难。孩子在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将会在他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所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目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孩子建立自信,懂得自立;有益于孩子提升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益于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这些途径。

一、家园合作,让家长和教师共同进行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坚持教育的一致性

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肯定有一个好家长做先锋,后者肯定是老师做后盾。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这是学龄前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环节。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难以养成。多数家长都说,孩子是最听老师的话的,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对于自己的老师孩子都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因此,家长如果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配合老师进行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这样一般都会去的不错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几乎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不尊敬长辈,但是在幼儿园做值日生的时候,却能够做得认真负责,对老师有礼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 这就对家长提出了要求,主要在于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配合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有的班的两位老师上课后一个地面整洁干净,而另一个纸屑满地。同是一个班的幼儿,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两位老师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个老师则放弃原则。这样也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第一就是趋早性。每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都是起于幼儿阶段,从小就注重培养,好习惯就很容易养成。第二就是渐进性。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内容也应该逐渐增多,要求逐渐提高,慢慢积累,逐渐定型。第三就是反复性。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会有反复的,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变化,表现不是很稳定。影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庭的影响,有的是社会带来的影响,他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接受不同的影响。

2.坚持教育的一贯性

重点突出在榜样示范作用上,孩子的模仿性强,正处于向别人学习的阶段,家长、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老师、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教学中许多的老师也曾出现过相同的错误,平时会对孩子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告诉孩子不能随地乱扔杂物。可以举个实例,有一次,有个老师在进行办公用品的整理,随手将抽屉里的杂物扔在了地上,一个孩子马上把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行为极容易会将孩子养成的良好习惯给破坏了。

3.坚持正面教育,家长以身作则

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儿童的知识经验贫乏,分辨是非、对问题的理解、了解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在进行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培养时一定坚持正面引导,要将道理讲清楚。让他们学会分辨对与错。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以鼓励为主调动孩子的上进心,不能用语言讽刺、挖苦孩子,这样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二、优化幼儿园的日常教育

1.教育形式接近于生活游戏

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偏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沒有正确的认知。因此,幼儿园老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为孩子进行相关道理的讲解,为了让孩子更直观的认知,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的方式进行,使孩子明白不好习惯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危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与将来的个性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统一一日生活目标,利于全园的常规教育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发现老师接班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幼儿的常规培养。因为,每个老师的教育目标不一致,导致各班的常规教育展现“孔雀开屏——各有千秋”的现象,新老师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花费一段时间与精力纠正幼儿的常规。为了减少老师接班的顾虑,应该结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年龄阶段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老师有目标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3.持久性的强化教育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然后再经由熟练到自然化。要想更好的完成这个形成过程,必须要能够长久的坚持,循序渐进的进行强化。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在这段时间进餐的情况比较好,但是多一段时间就会有明显的退步,这就是老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的疲劳效果产生的,只要稍微有一点点放松,孩子就会逐渐忘记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老师的教育就要从新开始。因此,教师就必须坚持持久性的强化教育,利用各种实际的案例或者请值日生代替教师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提醒。

总之,学龄前的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容易塑造的,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比较容易进行纠正。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必须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儿童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