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和结构构建

2016-04-02 09:41
21世纪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论界民商事以飨读者

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和结构构建

编者按:民法典是权利宣言,也是一国法律文化高度发展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2年四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始终未能如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对民法典的需要越发迫切。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拉开了我国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大幕。

确立好民法典的体系和结构是民法典编纂的前提和基础,为厘清有关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体系和结构问题,本刊在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理论专业委员会、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约请了民法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和司法审判一线的部分审判人员展开研究,特别策划推出“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和结构构建”之专题,以飨读者,希冀对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理论界民商事以飨读者
论国际民商事仲裁与诉讼的平行程序
跳频序列的理论界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论法定公证与民商事法律秩序的维护
且看经济“新周期”
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裁判案件审理思路研究
论对外国民商事案件送达程序的分类审查——基于对我国274份承认与执行裁定书的实证分析
跳频序列研究综述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左手年华,右手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