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远程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

2016-04-03 16:59张耀民石速耀付来兮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远程教育思考

张耀民,石速耀,付来兮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2.工程管理系,3.公共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

“互联网+”语境下远程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

张耀民1,石速耀2,付来兮3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2.工程管理系,3.公共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19)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如何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途径、提高内涵建设等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中、美两国远程教育比较,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模式多样化、教育理念转变等手段,促进新时期我国远程教育内涵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内涵发展;思考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重大部署: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二是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一计划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教育部的层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十年规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网络环境下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注定成为终身教育的理想平台,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承载者和执行者。作为远程教育践行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途径等,促进我国远程教育内涵发展做出探索和思考。

二、中、美两国远程教育比较

目前,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大转型升级开放大学、手机学院升级国际开放大学、示范性高职建设工作正积极推进,牵头组建的“中国移动智能教育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陕西中心先后获批成立,“超慕课(SMOOC)”研发也进入攻坚阶段。这些开拓创新的工作和项目要落地生根、全面推进,亟需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本次有幸作为学校首批赴美学习团成员,按照团里分工要求,我们三人重点对美国高校就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坚定了创新决心,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美国高校远程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重视远程教育宏观的统筹与规范

北美网络学习委员会在对美国网络教育调研的基础上,从2007年12月开始历时两年先后发布了《全美网络课程质量标准》(简称:课程标准)、《全美网络教学质量标准》(简称:教学标准)、《全美网络项目质量标准》(简称:项目标准),这三个标准构成美国网络教育系列标准。通过此次培训交流,美国的网络教育很普及,既有专门的网络教育学院提供学历教育,也有大学提供的网络课程帮助学生获得课程学分,还有校外教育机构(一般与地区中学结合)提供中学生的不合格课程的补习。众多的学历教育或学分获取,都必须保持其相应的水平与质量(据了解:美国网络课程学习与课堂学习考核质量要求一样)。在质量要求上美国已经宏观考虑其网络教育质量并制定规范标准,虽然不具强制性,但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中国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8号)中,提出“各试点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建立本校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并按照本校制定的质量标准,从严管理,保证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质量”。要求自己定标准,自己遵照执行,由于标准不统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良莠不齐。面对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有针对中国情况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

(二)强调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性与实用性

网络课程定义为:“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美国网络课程重点强调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及技术,包括使用过程中学生反馈、监控与评价的技术要求。我国网络课程建设是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指导,成为精品网络课程。同时,更重要的是美国以扩大教育机会为目的,强调网络课程使用的实际效果,这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结合此次出访的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美国高校的网络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该校学习的所有学生开展的。所开设的网络课程已贯穿于该校的各个学习层次,既有针对本科阶段的网络课程,也有硕士阶段的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的网络课程,即所有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师生间的交互、生生之间的交互、课程作业、课程考试、教学评估等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另一种是网络辅助教学,即教师把教学内容的讲解做成视频课件,上传至网上,学生可以选择在教室听教师讲解,也可以通过网上的视频课件浏览或二者结合的方式来学习,师生间的交互还是在教室里面对面地进行,作业和考试在网上完成。美国高校的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学位认证上没有差别。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不管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或是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学习,获得的学位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最后获得的学位证书完全相同。一门课程可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也可以网络教学模式进行,学分完全一样,选择传统模式或是选择网络教学模式学习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由于网络教学模式的公开性、公平性及方便性,该校的网络课程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陈雪明(William Paulfrank)教授、博士所讲的课程中有3门是网络课程,同一门课,选择网络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

(三) 突出网络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以目的为指导,计划性很强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导与监控,才能获得成功的学习。网络课程教学,不能一味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事先做好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才能确保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以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为基础,但是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相比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情况更加复杂,所以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该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师角色由知识传递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网络课程的课堂环境由教学环境转变为学习环境。众所周知:美国学生18 岁以后基本是独立的,尤其是经济上独立,一般能就业就先工作,工作的同时读学位,这时突破时空限制的网络课堂才能突显出其适应性与灵活性。因此,对于网络学习我们要做客观认识,不能片面夸大网络学习的作用。单从网络的交互性角度考虑网络教学远不及面对面教学的快捷与准确,但网络的丰富资源及其多媒体手段却完全可以辅助面对面教学。我国很多网络教学试验的失败或说效果不好,与忽视网络教师的作用有很大关系。

三、思考与建议

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是美国高校及其相关学者争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知名院校(譬如本次访问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学系Steven M.Peterson博士认为:他们的教学很注重学校名望,对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持有怀疑态度),网络教学能不能达到或接近传统教学的质量,一直是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不过在到访的几所高校,大多数学者对网络教学效果还是持积极的态度,一致认为:网络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授网络课程的教师是否充分认识理解网络教育的理念,并在遵循网络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好的网络课程设计应体现交互性、合作性、信任关系、媒介运用四个要素。综合美国大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对于进一步认识网络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网络教育水平有着很大的启示。

(一)建立支持教师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相关政策

美国高校对于网络教育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即教师参与传统教育与参与网络教育的工作得到同样的认可,并且有的高校还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除了广播电视大学)各网院教师主要承担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工作,网络教育的教学工作只是兼职。而在网络教育中,特别是目前网络教育的初始阶段,进行教学设计、与学生进行交互等工作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网络教育的工作量和教学成果得不到承认,对于教师职称的评定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导致教师对于网络教育缺乏积极性,也就无法开展有质量的网络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制度,保障和肯定教师参与网络教育工作,高校领导应该具有长远的战略性的教育眼光,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教师参与、研究网络教育。

(二)加大与网络教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一问题不以为然,认为我国在技术条件上不比国外差。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高校十几年来有学生学费和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来源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和稀缺。实际上,网上教学的普及需要的技术条件是多方面的,远不只是一台计算机和一条网线那么简单。美国的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信息化程度很高,为网上教学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在美国的大学中,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的计算机全部开放,免费使用,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账号即可。学生在家里或宿舍里也很容易通过宽带上网,费用低廉。大学校园内随处都可接通无线上网,平时的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例如,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注册,就是通过一个专门的网上选课和注册系统,大学图书馆已经建成了虚拟图书馆。平时查找书籍资料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大部分期刊文献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检索到全文。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高校,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开展网上课程还会受到诸多设施条件方面的限制。例如,机房的设备和软件多数不能免费使用,上网费用相对较贵,网上办公还未普及,图书馆资料还没有电子版本等。这些基础设施和条件的不足都会对网上教学的广泛开展起到制约作用。我国大学应该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和条件上有长远规划,增加投入,逐步改善条件。这不但是网上教学的需要,也是大学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网上教学活动和媒体使用需灵活多样

美国网上教学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完全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基准。美国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建立网上学习社区,任课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采用了多种软件实现各种同步和非同步的交流。然而,在我国有的教师把教材分章节放到网上由学生自己阅读,也有教师把面授教学录像放到网上或制成VCD发给学生自己看,就称其为网上教学。这类做法离真正的网上教学还差得很远,充其量只是完成了网络教学中内容呈现环节,还有更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等环节没有建立,其中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四)尽快推行对教师进行网络教育理念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制度

目前,对于网络教育理念、网络教育方法以及网络课程设计方面还仅仅局限在网络教育的理论界。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接受传统教学学习出身或从事网络教学工作时间短,对网络教育的理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更没有掌握网络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技能,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教师在网络教育中有意无意地继续采用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固化了网络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形成的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网络教育中的交互与合作无法开展,网络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建立及推行相关的培训制度势在必行,尽快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掌握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方法。只有当教师对网络教育确实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确实接受了网络教育的理念、并确实掌握了网络教育所需的教学设计方法后,才可能保证较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的网络学习者。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我国的远程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状况,一方面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远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高校信息化建设为网络教学提供条件保障,网上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等等,是尤为重要的几个方面。

[1] 王达. 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 国际金融研究,2014(12).

[2] 刘海琼. 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及其启示[J].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 叶宝生,曹温庆.从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和网络项目的三个标准看美国网络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10(9).

[4] 徐海,孙宁. 美国远程教育的认证制度和质量保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环球目嘹望,2006(2)

[5] United States Distance Learning Association : History & Mission[EB/OL]. [2014-01-15]. http://www.usdla.org/history-and-mission/.

[6] 2013 USDLA ANNUAL CONFERENCE [EB/OL].[2014-01-15]. http://www.usdla.org/2013_national_conference/home.html.

[责任编辑王爱萍]

Distance Education’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Zhang Yaomin,Shi Suyao,Fu Laixi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

With the advent of "Internet +" era, how to comply with era's development demand and change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 to update educational contents, how to change education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problems are worth our thinking. This paper put forward improving the related policies, reinforc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king diverse teaching models and changing educational concep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thin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distance education, which has a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n promoting Chinese distance education’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in new period.

Internet +; Distance education;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Thinking

2016-03-22

1.张耀民(1976—),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高级工程师。2.石速耀(1965—),陕西省铜川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正高级工程师。3.付来兮(1967—),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

本文系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5年度重点科研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15G-08-A03,课题负责人:张耀民。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5年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1507,课题负责人:张耀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4-2015年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15DJ-A01,课题负责人:张耀民。

G728

A

1008-4649(2016)03-0009-04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远程教育思考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