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高校文学课教学

2016-04-03 23:58张晓霞
文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灵魂人文文学

张晓霞

由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高校文学课教学

张晓霞

内容摘要:反观我们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育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却灵性缺失,没有灵魂。此种现状急需承担语文师资培养责任的高校语文教育专业反思。高校文学课如何培养有灵魂的语文师资,是文学课教学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必须转变培养理念,树立唤醒灵魂的教育理念;必须从突出人文性唤醒灵魂、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文学领悟力、开拓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入手打造有灵魂的文学课堂,从而培养有灵魂的语文师资,为今天和未来的语文课堂带来有灵魂的教育,带来有希望的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育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灵魂

在中国的大中小学教学日益技术化,功利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即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要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柏拉图有一句关于教育的至理名言:“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1]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能促使人灵魂转向的艺术,具备唤醒心灵的能力。著名教育理论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在柏拉图和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首先是一种精神交流,是一种灵魂的唤醒,如果教育没有深入到精神的交流,那这种教育就不能算真正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不仅仅是使人获得某种知识技术,而是通过精神交流,唤醒灵魂,使人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育是我们的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反观我们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育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却灵性缺失,没有灵魂。原因在于教师根据现行教学用书和考试进行备课准备,缺乏关于文学美的自我思考,课堂教学把文学篇目进行肢解,从字、词、句、修辞等各种细节处进行解剖,损害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导致语文课堂成了解剖式的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灵魂。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教育理念,即从工具性、思想性转向有灵魂的教育,突出人文性、文学性和人格教化功能。中小学语文教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的转变、教材的编写、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考人才选拔方式的调整、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多环节进行。除去别的因素,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高校语文教育专业,应更好地适应改革的需要,担负起培养师资的重任。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师资,是高师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高师语文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必须关注中小学教改,并走在教改前面,起到引领作用。如何培养有灵魂的语文师资,是文学课教学应该思考和探索的。

一.树立唤醒灵魂的教学理念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不缺技术,但缺情怀与灵魂。除却教育体制,教师个人等因素外,高师院校应承担责任,反思我们在培养中的问题,尤其是文学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却忽视了审美的熏陶与灵魂转向。高校语文教育专业必须转变培养理念,树立唤醒灵魂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文学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学发展史,把握思潮流派及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影响,更多地把对文学的解读技术化,忽视了对文学内涵的挖掘,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熏陶,心灵感染,精神交流等人文作用。对于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来说,我们要进行怎样的文学教育?很显然,文学教育应该合乎灵魂,应该通过文学的阅读,文学的交流,唤醒灵魂,使人更具有爱,更具有善,更具有智慧。因此,要树立文学是艺术,文学合乎灵魂的理念,确立灵魂教育的课程理念。

在灵魂教育的课程理念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学语文师资,我们的文学类课程不仅要兼顾“职业性”“学术性”,更要关注“人文性”,才能实现语文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正如学者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3]文学课既要丰富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掌握赏析文学的技巧,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使学生的灵魂转向。只有我们的师范生有了情怀与灵魂,他们才能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带着这种理念与灵魂进入他们未来的语文教学。

在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向之下,教学内容也应相应改革。改变过去重史轻作品的倾向,文学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史,二是文学作品选,三是文学专题研究。具体来说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为基础课程,在课堂上注重两者的结合,以文学作家作品为重点。串讲略讲文学史,让学生有纵的线索,对文学史有宏观了解,在此基础上,重讲作家作品,尤其要重点解读经典作家作品,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领悟力。在另一学期开设文学专题研究,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戏剧研究,现当代散文研究,鲁迅研究等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批判思维,提升审美品味,使文学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灵魂转向,发挥文学的无用之大用!

二.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高校文学课堂必须是有灵魂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熏陶下,我们才能培养有灵魂灵性的新时代人才,为未来的语文教育带去灵魂与希望。那什么样的文学课堂是有灵魂的课堂?如何打造有灵魂的文学课堂?笔者认为有灵魂的文学课堂要突出人文性,能唤醒灵魂;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文学领悟力;要能开拓视野培养批判思维。

1.突出人文性,唤醒灵魂。

文学是人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里有社会文化,人情风俗,社会情感,思维方式等,文学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性。因此,文学教学应该具有与别的学科不同的特点,不能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剖,而要突出其人文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站在人性的高度,挖掘语言下的思想,引导学生探索与领悟。如对沈从文《边城》的解读。《边城》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边城”世界。翠翠纯净、美丽而坚强,爷爷老船夫质朴憨厚,傩送、天保真诚大度,作为船总的顺顺也真诚待人,小说中所描写的茶峒地区虽是偏僻蛮荒之地,但这里的人都平常而又善良,集中体现着“边城”世界的人性美,人情美。但在这样一个美的世界里却发生了爱情的悲剧。凡是阅读了这篇小说的读者都会读出这里的美与悲剧,但仅仅到这个层面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悲剧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到这既是对美好人情美好社会的赞美,也蕴藏着对“边城”黑暗混乱乃至血腥现状的批判,更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思考与人生理想。这样的作品显然是建立在人性思想的基础上,表达了沈从文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与审美理想,以及这种追求与理想在现实之难以实现而带来的隐忧。教师只有在解读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隐藏在文学之下的深层意蕴,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领悟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家们的情感体验、心灵感悟与人性思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以,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教师应根据作家作品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文字下面的意蕴,重视对文学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而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文学知识和解剖技能,从而突出文学的人文性特点。这样的课堂才能启发人的心灵,使人获得感动与慰藉,引导人去追求智慧,发现灵魂。

2.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文学领悟力

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艺术,这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对文学的解读极具个性,如何理解,如何解读,有什么样的启发都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其次,教是为了不教。高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最终大都要走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因而在文学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学生在走上语文教师岗位后,才能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得心应手的解读,从而引导中小学生发现文学之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心灵转向。所以高师的文学课堂应是能激发人思想与灵性的课堂,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笔记,把结论性的认识灌输给学生的讲课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认为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监控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中学习,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建构。[4]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结束时安排下一次上课的任务,并就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布置给学生,给够学生自我学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行阅读,查找资料,思考并形成自己关于某问题的看法,以便在课堂上合作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再适时给以点拨。如在讲授郁达夫这个专题时,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沉沦》,并要求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如何理解《沉沦》结尾把主人公的死与祖国的强大联系起来?你是如何看待《沉沦》中的性描写的?这样就给学生留够了阅读与思考探索的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说出他们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和自我理解。教师再就问题进行引导,步步深入,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作品。

在这样一次次的研读和探讨中,使学生既加深了对各种作品的感性认识,又在探讨中对各种作品有了理性的把握;既培养学生形成文学解读有多种可能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只有这样,未来走上中小学语文教育岗位,他们才能把思考与灵魂的启发带入课堂。

3.开拓视野,培养批判思维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总有许多种,不同的时代,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解读同一个作家作品,会有很大的不同。曾经受到肯定的名家名作可能会受到质疑,而一些曾受质疑的作家作品可能会被重新发现。课堂上教师应把一些前沿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认识带给学生,以开拓学生思维与视野,激发他们探索的热情。比如对茅盾的解读。茅盾以社会剖析小说获得美誉,他的《子夜》被誉为现代文学经典,《子夜》里的吴荪莆最后的失败反映出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处于必然失败的命运。但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资本家在1930年代事实上却获得了发展,民族资本家必然失败只是茅盾依据某种阶级理论而做出的理性思考,却与社会现实相悖,茅盾的《子夜》以及后面的系列小说,大都体现着作者的理性思考却缺乏作家自我的个性,茅盾作品的文学史意义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与认定。相比于茅盾,一些在解放后相当长时间被质疑忽略的作家如沈从文、徐志摩、张爱玲、周作人等作家在新时期却被重新发现,重新估值。

主观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很难完全符合,对文学的解读与认识,更是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重读文学时,注意不简单地褒贬,不把一般结论性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多重视角进行深入解读与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批判意识。

总的来说,高校文学课乃至其他课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技术、信息的地方,更应该是获得启发与智慧的地方,受教育者应该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下冷静地思考他们关注的东西,以新视野,新角度去思考审视所看到的事物,不受传统因袭的困扰。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思想之火花,有智慧之光芒。这样,我们才会带来有灵魂的教育,有希望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康:论希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4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4-5

[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5):27

[4]祁云、嵩华伟: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19

(作者介绍:张晓霞,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第二期培养工程资助成果

猜你喜欢
灵魂人文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人文绍兴
灵魂树 等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