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6-04-04 02:06姜蓉
时代农机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实机电实训

姜蓉

(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淄博 255200)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姜蓉

(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淄博 255200)

传统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严重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文章结合机电专业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场地和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有效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和效益的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训;机电专业

1 明确培养要求,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

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参照企业运行的固有模式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制订了现代化的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设备配置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该校已建成功能较完备的数控实训基地,基地占地近2000m2,包括校内建设钳工实训、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仿真教学中心、电焊实训车间、“引企入校”的企业投入部分配套设备,实现由消耗型实训向生产型实训的转变,使学生在校就能进行企业生产流程的体验,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引入企业文化,提升实训基地内涵,形成基础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职业岗位训练的实践教学环境。

2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仅仅传授给学生机械工作原理、设备工作过程等知识,而实践教学侧重于机械零部件加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比较明朗,毕业后大部分都是直接就业,所以仅有理论无实践操作经验,会使理论知识无的放矢,学生到企业后适应时间较长。因此,学校在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

目前的课程体系是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主干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提升(顶岗实习、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模块等三部分组成。一年级上学期全部为基础课程,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剩余的少量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二年级主要学习主干专业课程模块,三年级学生才全面进行技能提升,学生在校期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习专业课程。以往教学过程中,受到场地和设备的制约,机电专业教学经历过整体理论和整体实训(每学期单独用两周时间进行实践操作)阶段、每周先理论后实践(每周六课时,前四课时上理论,后两课时实践操作)阶段。这两种分段教学的共同点就是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但如果这一类的课程都在一体化教室完成,一体化教室配置的多媒体和操作台架等,可以边讲理论知识便进行操作。对于感性认识的零部件,直接从台架上拆卸下来即可;对于工作原理,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进行夸张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只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形式上的结合,更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3 提高技能水平,培养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要全面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教师就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学校为了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特别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先后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国家PTC计划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技能竞赛教师培训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专业教师每年下到企业去进行实践与锻炼,每人每年不得少于1个月实践时间。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机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最新的加工工艺,还可以在企业能工巧匠的协助下,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训指导教师,协助学校实现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他们到学校任教,可以把自己在企业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进学校,传授给学生,也可以与专业教师形成互补的作用,相互促进。

4 完善评价方法,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贯彻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这就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依据。实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坚持以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技能需要作为依据,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仅专业教师说了算,还必须让企业、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教师在考评学生成绩时,一般要综合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平时表现,最终得出学生的考评成绩,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安排专业老师到企业跟班实习,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顶岗实习手册》,企业师傅填写实习情况评价表,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班主任还应时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样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革新,可以为职业教育注入真的血液,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其实已经深刻的融入到了教师的心中,并为大多数老师所接受,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很难实行到位,比如模块化的课程在真实性、完整性和趣味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技能水平、教学方法和对企业生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等,但也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为培养企业适用人才而努力。

[1]张国强,王中海.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修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

[2]谭玉华.浅谈机电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东方青年教师,2012,(11).

Introduc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 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JIANG Rong
(Zibo Boshan Ship First Vocational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Zibo,Shandong 255200,China)

The teachingof traditionalmechanicaland electricalprofessionalcourseshasseriously caused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which can notachieve the desired learningeffect.Thispaper,combining the condition of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ituation,discusses themethods ofbringing the teaching into play and producing itsbenefitsonfully play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of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team and teachingmethods,curriculum evaluation,venuesand facilities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teaching reform;training;electricalandmechanicalprofessional

G632.0

A

2095-980X(2016)08-0123-01

2016-07-14

姜蓉(1974-),硕士,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理实机电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