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青年导师观

2016-04-04 05:13胡孝红郭笑雪
关键词:教书育人鲁迅

胡孝红, 郭笑雪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鲁迅的青年导师观

胡孝红, 郭笑雪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在中国教育界,鲁迅作为代代青年的导师,已常青逾一个世纪。十年授课,三十年为师形成鲁迅独到的青年导师观:理想信念层面,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是好导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人格品质方面,道德情操高洁与价值观念朴直是好导师人格魅力的质素之本;学识底蕴方面,学术功底扎实和治学态度严谨是好导师堪为人师的建构之基;情感态度方面,以人为本和仁爱之心是好导师塑造人才的蓄能之根。

关键词:鲁迅;青年导师观;教书育人

中国共产党《为悼念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中评价鲁迅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导师、思想界的权威、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摘下诸多光环,鲁迅本为一个护翼中国青年,为青年筑梦的好导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教师节讲话时特别将鲁迅等人列出以示典范。十年授课,三十年为师,教师鲁迅的青年导师观涉及了四个方面:坚韧的理想信念、高洁的人格品质、扎实的学识底蕴和宝爱青年的情感态度。该青年导师观契合好教育之本,合乎好导师之实,陶育代代青年,影响至远至深。

一、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好导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

好导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传道重于授业和解惑,鲁迅通过持久战斗来观察、剖析世界,终确认“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2]这种确认,促使鲁迅接近无产阶级青年,并将其对国家的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心通过导师的身份关照于青年。

鲁迅的思想具备开放、常新和稀有的特质,囊括了他对人类若干恒定主题的求索,譬若奴役与解放、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等。求学东洋时期,鲁迅弃医从文,初省中华民族之觉醒需寄希望于两种药方,一是通过改革国民性以“立”青年进而“立国”。他坚信“少年乃沉思”,通过沉思而开化的“精神界之战士”,是救国民于水火的一剂猛药。1903年,鲁迅译《斯巴达之魂》,以揭竿而起的气魄书下“我今掇其逸事,贻我青年。呜呼!世有不甘自下于巾帼之男子乎?必有掷笔而起者矣”[3]26。他热忱呼吁铁屋子里的先觉青年起来唤醒更多沉睡者,一道打破这铁屋。然而现实很快予以青年鲁迅惨重的打击,使其意识到自己并非登高一呼便应者云集的英雄,少部分人的力量不足以撼动这座铁屋。二是他坚信科学之光将普照东方,唯有科学与工作是中国的救星。上世纪20年代,原载美国《Current History》的《新中国的思想界领袖鲁迅》一文绍介鲁迅时强调他不信上帝,只信科学和道德。这是继罗曼·罗兰之后世界范围盛赞鲁迅文学地位和思想价值的一篇外文文献。

五四运动后,中国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以何种思想理论指导哪个阶级进行哪种模式的革命的问题,这个探索的过程映射至思想界,就转化为知识分子群体的分歧。资产阶级和新兴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围绕“改良还是革命”这个命题的论战日渐激烈,以段祺瑞、章士钊为首的“官场学者”大量充斥文学界,他们竭力粉饰太平,拒绝革命,胡适在紧要关头站出来提倡要“少研究主义,多研究问题”。鲁迅却敏锐地察觉到群众中蕴含着蓬勃的革命力量,他高呼劳动人民须获得个性的解放,并首先旗帜鲜明地站在群众这一边。毛泽东著名的《鲁迅论》里谈及,“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4]889他揭穿那些打着实际主义旗号的人的假面,在自己的哨岗上与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作斗争。由进化论过渡至阶级论,从独自戎战的侠士升华为无产阶级的诤友,“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5]

关于中国当时的状况和出路问题,鲁迅有深刻、精准、犀利的思索和剖断,这深深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培养了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人翁意识。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完成于五四运动前夕,它映现出鲁迅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广泛提出反封建口号前,已自觉进行着反封建反压迫的课题。面对“鬼打墙”般到处存在的无形墙壁,人只能在壁内兜转,墙壁之外有活路,人们却匮乏击破墙壁的孤胆。所以中国素来“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3]418。鲁迅以为世上本无路,那所谓的路实则是从无路处踏将出来的,从荆棘密布处开辟出来的。“改革一两,反动十斤”,因此亟需青年作持久韧性的战斗,作“壕堑战”。同时他反对青年于人于己均不益的“无谓的牺牲”,提倡留存实力,以施展最大功用。

立在21世纪,回首那激荡年岁,更能体味鲁迅于那个时代处在何等高度,诚如郁达夫所言,“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6]

二、道德情操高洁与价值观念朴直,好导师人格魅力的质素之本

既能横眉冷对、又可甘于俯首的善恶观,解放思想、塑造个性的教育观,重精神抑物欲的价值观建构了鲁迅的人格魅力。五四运动95周年时,习近平在北大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通过立德修身,好导师的人格魅力可招引青年自发追随和模仿,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鲁迅认为青年导师,至少要具备以下精神品质:

一是不精不诚,无以动人。《京报副刊·民众文艺》于1925年发表过题为《一个俄国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对于<呐喊>的观察》的文本,俄国《阿Q正传》翻译者王希礼评价鲁迅为“中国的这一位很大真诚的‘国民作家’!他是社会心灵的照相师,是民众生活的记录者!”[7]95这篇国内报刊披露的第一篇国外鲁迅研究文献,证实鲁迅不单用真诚匡助和感召国内青年,还通过文学的形式感染和哺育世界畛域的青年。一代美术大师吴冠中之所以奉鲁迅为终生的精神导师,即源于鲁迅敢于讲真话。

二是讲实干,忌空谈。鲁迅反感青年对无关大体的无聊事关注过度,认为那只会令人格萎缩,所以鲁迅主张“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8]180,青年应少管文坛的鬼祟消息,多看世界经典著作,拓眼界,宽胸襟,写出真正有益于中国之作品。鲁迅曾严词拒绝左翼青年作家叶紫请其为朋友书写招牌的请求。并批评叶紫,“青年做事不要只在外表上出风头,图漂亮”。“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是鲁迅为青年建议的人生目标。此外他还补充:“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8]264同时,鲁迅憎恶那种“自以为有正路,有捷径,而其实却是劝人不走”[8]315的导师,他认为导师应为青年指出生存的出路,可带领青年步上坦途,栽种树木,开掘井泉。如不得遇见,青年宁可自己走,也不该去寻乌烟瘴气、不学无术的所谓导师。

三是粗茶淡饭饱即休。清苦过活的鲁迅,在民国文化“圈子”中堪称异类。北京时期,他概不出席各式宴请和聚会,自己也从不呼朋唤伴大吃大喝。这固然多少源于需要供养一家老小的窘迫,但与其重精神,抑物欲的原则也不无关系。鲁老太太曾让孙伏园劝其将穿了20年的棉裤丢掉,鲁迅答伏园的话于今仍发人深省:“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4]112据周家老佣人王鹤照回忆,八道湾时,鲁迅总是步行于家里和学校之间,而周作人则早就像老爷一样,坐二人抬的轿子了。一母同胞,一个追求精神领域的大自由,一个追求物质生活的小资化,价值观的差异实为兄弟殊途的根本原因。

四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鲁迅钟爱并奉献于教育事业,《未有天才之前》中他强调中国之少有天才,缘于缺乏出产天才的土壤。土乏,自然无花,他愿奉血肉做那育花的泥。1909年8月归国后,鲁迅陆续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香港等地诸多中高校任教或讲演,譬如浙江两级示范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等。其教师生涯约为十年,1920年8月至1926年8月,鲁迅前后在北京八所学校主讲中国小说史,由于无有讲义,他便自编《中国小说史略》。北大授课时,鲁迅不作教授态,不照搬讲义,向学生传授宝贵知识的同时,细致入微地剖析社会的美丑、善恶、是非,揭示光明终将到来,黑暗的闸门终将打开,促使学生对未来满怀期冀。因而年年有学生重复去听讲,更有慕名从外地赴京求教者。1926年9月鲁迅应林语堂之邀至厦大,后来鲁迅愤然于厦大的腐败,抗议无果后提前离厦,他说:“‘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9]陈梦韶在《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中写道:“厦门大学自一九二一年成立起,至一九七九年止,六十年间,来校任教的海内外著名学者……他们在校时,深受学生的尊敬,他们离校后,学生便忘之矣。惟有伟大文豪鲁迅先生,......离开厦大以后十年,厦大学生自治会,还于一九三六年四月留日校庆纪念日,写信到上海去慰问伊。”[10]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一个道德上的楷模,鲁迅当之无愧于教师这个身份,也无愧于青年学生的拥戴,而他自己却认为,“中国要做的事很多,而我做得有限,真是不值得说的。”[11]204

三、学术功底扎实和治学态度严谨,好导师堪为人师的建构之基

“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1]上海时期,以郭沫若、成仿吾等人为代表的创造社和太阳社对鲁迅的思想、文学乃至人格展开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一场笔伐。然在中国文艺复兴阶段,如鲁迅这样胸襟博大、视野开阔、思想深远的学者是罕见而宝贵的,经得住光阴与现实的检验。郭沫若在《民族的杰作》中书下其对鲁迅的最终体味和定位,“中国文学由先生而开辟出一个新纪元,中国的近代文艺是以先生为真实意义的开山,这应该是亿万人的共同认识。”“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国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4]3鲁迅作为青年导师,他的求学治学精神也堪称表率。

一是沉寂十年,潜心学问。1908年至1919年鲁迅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传统文化、古籍校辑、古碑临摹、墓志抄写上,这期间他出产不多,却篇篇发聋振聩。中国社科院杨义以鲁迅的《看镜有感》为例指出,“鲁迅以余裕的心情,寂寞地沉观默查,把锈迹斑斑的古器物看活了,看出生命来了。”[12]鲁迅倡美术,认为美术能表现文化,能佐助道德,能带动经济,故他少年描画、中年研究古代画像、晚年宣传版画;他读佛经,称赞释迦牟尼为“大哲”,感叹其对人生观的启迪,但又能辩证地扬弃它,佛经于他不过是史料,借以窥见人类思想史的丰富宝藏。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木刻事业的先驱和青年木刻家的导师,除物质援助外,他还能在精神、技术、审美上尽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指引和教育源于鲁迅关注俄国等国家版画事业的发展并购买大量相关书籍,对版画领域广泛涉猎和潜心研究。同时,鲁迅对外语的运用也如火纯青,他一生创作近600万文字,半数为译著。有人统计,鲁迅一生读万本书,堪称通晓古今中外。这种学究式的好学精神、治学态度赋予鲁迅渊博的知识蓄能,使其能够产出价值常青的思想、文学巨制。

二是名著如秋月,照人造乾坤。1923年8月,鲁迅的小说《呐喊》由北京新潮社首版,这本小说集如照妖镜一般震荡了近代中国的文学界、学术界和政界,迅速风靡于喜好文学的青年群体。同年10月,茅盾在《时事新报》副刊以雁冰为笔名发表《读<呐喊>》,谈及:“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这两个字”,并从文体视角给出《狂人日记》“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7]35的观点,这实质是强调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掀起了一场小说文体革命。早在20世纪30年代,诸多中国文学史著述中鲁迅就占据重要一席。其用作讲义的《中国小说史略》被胡适评为中国白话文学史中重要的一部开山创作,内容充盈、取材精确,断制严谨,助“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7]506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纲》更具前瞻性地观察到五四运动后的青年,之所以积极涌入革命浪潮,固有青年自身追求进步的需要,然鲁迅作品对青年的思想启蒙更是起了不可抹杀的助推功用。

四、以人为本和仁爱之心,好导师塑造人才的蓄能之根

仁爱是教育的魂魄,好老师当做仁师,把学生置在本位。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萧红曾探问鲁迅对青年的情感态度,鲁迅回答:“我想,我对青年的态度,是‘母性’的吧!”[13]正是那种对青年无私的“母性”的爱,鲁迅才有一怒为学生反叛权贵的勇气,才有奉献讲台十年、教坛一生的动力,才有弥留之际仍记挂青年的真情。

一是对有志青年俯首作牛,血肉饲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个呐喊“救救孩子”的作家,鲁迅对青年一代的珍视和眷注立足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首先,为使青少年“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他在教育部时常欠薪的情况下,仍坚持用稿费替穷困学生垫付学费。在鲁迅看来青年必须读书,而后方成国家的未来。鲁迅的收入来源主要有版税和稿费两种,帮扶青年、抚养全家、仰事俯畜并及购买付印图书等尽出于此,他一度困窘到几乎把版权卖掉。面对青年的乞助,他像亲长一样不计回馈地施以援手,1934年,萧军、萧红赴上海投奔鲁迅,连睡床都是鲁迅让黄新波帮他们张罗来的。其次,“他从不摆出‘我是青年导师’的面孔,然而他确指引青年们一个大方针:怎样生活的,怎样动作着的大方针。”[7]2981918年,震惊中外文坛的《狂人日记》横空出世,狂人在文中真挚地呼唤,“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3]557这呼唤的对象是麻木的国人,更是初醒的青年学生。1936年4月,有一个叫颜黎民的少年给鲁迅写过两封信,倾诉自己“成长的烦恼”。鲁迅对他有求必应,索书给书,要照片给照片,并耐心劝告:“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11]230。这些话宛如一个父亲谆谆教导自己叛逆期偏科的孩童。

二是对无为青年横眉冷对,绝不宥恕。关于青年,鲁迅发觉不能概而论之,其中不乏“挑了一担同情”来强迫他出很高代价的。有个从广州跟着鲁迅到上海的青年,鲁迅曾收留他一道住在景云里。但这一位不仅不感恩,反以“儿子”自居,并找女友一同坐食在鲁迅家中。由于鲁迅无力供给两人的吃穿用度,这位“自定的鲁迅的子嗣”就要求鲁迅必须谋得出路给他。鲁迅无奈下求救于郁达夫,并称如若没人用他,那只管让他做事,薪水鲁迅来出。然而这一位青年等待不及,不声不响地脱离鲁迅而去了。于青年处吃过苦头的鲁迅发出“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的怒吼,从此,自嚼黄连不皱眉的他主张对优秀青年加倍庇护,但对自以为是,哗众取宠,甚至玩弄权术想做“工头”的青年,绝不宽恕,更不放纵。单人独骑的鲁迅,就这样横站在“时代”的前头为着青年人与几千年的古代文化而战,与黑暗的恶势力战,直到“坟”为止。

五、结语

国家之未来,在人才;人才之塑造在教育;教育之根本在教师。中国几代青年的导师鲁迅,其文学巨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哲理,30年的育人活动践行了朴实的教师哲学,其青年导师观源于实践并旨归现实,因而能够立足历史,着眼当代。接近、重读并梳理鲁迅的青年导师观,有助于反思当代教育界价值导向,有助于反哺当代青年教育,有助于重塑青年导师的必要质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DB/OL].人民网,2014-9-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2]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编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814.

[3]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编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 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2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5]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22.

[6]郁达夫.回忆鲁迅[M]//郁达夫谈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111.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8]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编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9]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编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10] 薛绥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93.

[11] 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编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12] 刘国胜.独有“爱”是真的——鲁迅“立人”思想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58.

[13] 郑心伶.鲁迅与青年作家[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32.

[责任编辑:赵秀丽]

中图分类号:G 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1-0027-04

作者简介:胡孝红,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郭笑雪,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工作室教学法研究——以三峡大学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为例”(15JT016)。

收稿日期:2015-07-10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鲁迅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鲁迅,好可爱一爹
安徽省教育系统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篆刻
鲁迅《自嘲》句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鲁迅的真诚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